沧桑巨变化成蝶 风雨同舟铸辉煌

沧桑巨变化成蝶 风雨同舟铸辉煌
——龙山区改革开放40周年掠影

 

    40年筚路蓝缕,经济项目建设在龙山辽水畔发展正酣;40年披荆斩棘,城乡党建基础于产城融合间逐步夯实;40年砥砺奋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40年春华秋实,社会民生工程应百姓新需求稳步提升。
    回望过去,东辽河蜿蜒展现经济硕果;大步向前,龙首山巍峨打造宜居城区。改革开放以来,龙山人怀揣信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攻克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龙山区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总体思路,一路创新思维、一路奋发向上,逐步成长为一个实力更强、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后劲更足、充满生机的辽源“首善之区”。
    展开改革开放40年间龙山区发力绘就的梦想蓝图,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个个历史印迹展现着龙山的振奋和辉煌。
    经济繁荣龙山——改革开放以来,龙山区作为全市创新转型发展的核心区,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三次产业比优化到1.2:39.8:59.0,服务业占比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引进了汽车贸易物流小镇、500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华纺静电纤维等项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活力;认真落实各项改革部署,蹄疾步稳推进各领域改革,全力推动“只跑一次”改革,梳理可以“只跑一次”事项201项,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环境最优地区。
    生态宜居龙山——树立“规划先行”战略思维,制定区域和乡(镇)、园区发展规划,形成了“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模式,有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清理整治各类污染源,打造整洁靓丽、面貌一新的城市风景和田园风光。苇塘村文化墙、永治村党建景观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幸福文明龙山——持续落实惠民实事,不断完善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一直以来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打响脱贫攻坚战,把产业扶贫作为关键点,利用顾大山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大良村亲子采摘园等有效助力村民脱贫。同时,将政策扶贫作为保障线,全面落实“五点双享两救助”政策,统筹推进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新农合覆盖等优惠政策,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双重医疗保障”等政策,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涵养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程度、公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和谐稳定龙山——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以“平安龙山”建设为抓手,实施警务模式转型升级,基层治安防控和风险管控能力明显增强;构建“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强化市场监管,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各领域专项整治,促进市场秩序健康有序运行;引导城乡居民参与自治事务,不断加强村委会、居委会、居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建设,推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40年,是龙山人信心坚定谋发展的创业时代、是龙山人满腔热血为民生的梦想时代,更是吹起龙山人扬帆起航开创未来的激情号角。合上旧的一页,翻开新的篇章,龙山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放眼大地,经济发展步伐更加有力、人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创业就业之路更加宽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一幅幅幸福和谐的画卷已然绘就。面对未来的挑战,龙山正意气风发、阔步向前,以更饱满的激情、更稳健的步伐、更创新的思维、更积极的态度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奇迹!

 


龙山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安全的校园环境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利源精制产品覆盖建筑装修、轨道交通、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七大领域,年生产铝型材能力30万吨、深加工产品10万吨以上,产品出口1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辽源创新转型的支柱型产业

直饮水为学生校园生活提供便利

秋收时节稻谷飘香

    “舞动丝路旋律,唱响古韵新声”,显顺琵琶已成为世界级文化名片,龙山韵味享誉中外

龙山区首届全民运动会盛大开幕

    华纺静电纤维项目运用针刺生产线、小型复合纺丝试验机、意大利FARE公司复合纤维生产线,实现无油剂附有静电纤维产业化,引领“智慧龙山”建设

 

    本版稿件由孙思萌 提供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