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病因症结全力盘活“双停”企业

柴伟在全市“双停”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病因症结全力盘活“双停”企业

 

    本报讯(记者 李艳红 夏景明)12月7日,全市“双停”企业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柴伟出席会议并强调,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当前辽源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因症结,集思广益,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合力攻坚,全力盘活“双停”企业,保持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在听取8户“双停”企业和5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后,柴伟指出,目前我市“双停”企业增多,这里既有个性原因也有共性问题。工信部门要把这些问题进行逐一梳理,兜清底数,拿出具有支撑性的政策和意见,形成专项推进方案,有针对性地逐一明确责任主体,牵头组织落实帮扶措施,尽快帮助企业恢复正常运转。
    柴伟强调,要正确认识辽源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给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水平、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在经营管理上加快改革创新。同时。政府部门在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宣传研究落实政策上还不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要加快制定“双停”企业恢复生产发展的配套措施。适应企业转型脱困需要,在深入研究中央和省里关于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我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针对“双停”企业要确立具体的扶持措施和复产方案,做到实事求是、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要把领导包扶作为一项措施来狠抓落实,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企业的服务,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短板,加强对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辽源的发展要靠民营经济支撑,不抓民营经济就是严重失职。必须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与民营企业作“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企业家与包扶领导之间要多沟通,及时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要从市委做起,经常听企业家的诉求和想法,并作为一种工作常态。要把是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帮助中小企业破题解困引入考核机制,对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严肃问责。民营企业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双停”企业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部分企业有专利产品、有好的市场需求。辽源还有技术劳动力的优势、有好的企业家队伍、有一批辽源籍外地企业家,还有企业用地等资源,这都是难得的基础优势。希望企业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诚信,讲契约,依法经营,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对真抓实干的企业,政府会大力支持,特别在量化、细化、实化政策方面要创新突破,体现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担当,政企同心,加快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弘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要在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和此前召开的“双停”企业座谈会提出的各项措施基础上,以此次会议为起点,进一步把对接方案做实做好。各级各部门要分类、分线、分头开展工作,对盘活企业确定的六个工作组对照八项工作措施落实落细落小,明确到每一个部门、岗位和节点。要落实领导包保责任,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要做好综合会商,针对企业存在的侧重点分行业、分目标、分部门定期回访、定期问效,及时解决、及时回应。要增强发展信心和决心,提升内部挖潜能力、外部谋划途径,不断推进企业产品再创新、产业再升级。
    会上,宣读了我市盘活“双停”企业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重点“双停”企业代表和市相关部门代表在会上发言。
    在家的市级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相关部门以及重点“双停”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