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让百姓在改革中尽享“健康红利”

西安区:让百姓在改革中尽享“健康红利”

 

    本报讯 百姓从看不起病,只能在家门口的小诊所、乡村医生诊所看病,到现在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急危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不出区……近年来,西安区以医疗卫生惠民、利民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抓落实,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狠抓落实健康扶贫举措,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以前看病就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这三大件,现在B超、CT都有,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先进医疗设备,条件一点都不比市里的大医院差,在这就医,我心里很踏实。”家住西安东苑小区53岁居民宋丽颖说着自己在西安区人民医院就医的感受。
    历经改革征程,西安区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及医疗护理质量,为辖区百姓提供良好优质高效的康复服务环境。成立了西安区城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全面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现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低到30%左右,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增长总体控制在10%以下。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4家卫生服务中心、1家镇卫生院、42家个体诊所、12家中医个体诊所进行校验,规范了医疗行为,净化了全区医疗卫生市场。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安区人民医院为主体,仙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灯塔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为根基的辖区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辖区居民百姓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家庭医生签约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看病医生,有事情可以直接给我们的医生打电话了,他们经常到我们家里来给测血压和血糖,对我们的用药进行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现在不用出门就可以有医生咨询了,太方便了。”家住我的家园小区的刘玉芹高兴地说。
    从去医院挂号预约专家,到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西安区不断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通过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分级诊疗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就医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此外,西安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区、镇(社区)、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着重改善医疗办公条件,加强业务培训,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专科人才,强化进修学习,外聘临床专家等形式进行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传帮带”,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医务人才,有效充实了临床技术实力。此外,结合“医院管理年”“创百姓放心医院”等大型活动,以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西安区不断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对症下药”开良方,遏制和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现在看病不用再去市里大医院了,镇卫生院就能看。以前发病时候来回折腾不说,花钱也多。现在治疗费用和药费都比以前便宜很多。”沐雨村村民李友对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政策很满意。
    西安区通过开展“服务在基层、送医送药送到家”为主题的巡回义诊活动,组织由西安区医院、灯塔镇卫生院、村医组成的医疗团队,携带医疗设备为贫困人口进行测血压、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腹部B超、抽血化验肝功、血常规等多项检查。针对行走不便贫困户,医疗团队专门派出救护车辆将贫困户送到灯塔镇卫生院进行检查,力保贫困群众看病无忧。专门组织灯塔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乡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贫困户及“特殊家庭”签约,负责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跟踪治疗与管理,坚持使用基本药物,提供双向转诊服务,每周至少一次电话随访,每月至少一次家庭巡诊,并同时做好随访登记,实现“未病先防、小病即治”。此外,在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的谋划和设计上,打出“农村合作医疗+民政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的健康扶贫“组合拳”,严格落实“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三减免”等相关政策支持,织密医疗保障网。
    一台台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次次上门医疗服务、一项项医疗惠民政策,记录着西安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足音,也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着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健康红利”。
    (张洪伟 龙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