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是义务 尽责是本分

尽职是义务 尽责是本分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有一条“医生边输液边工作”文配图的消息被广大网友转发,引起大家的热议、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医生的职业是救死扶伤,可是在遇到自己生病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带病工作的医生值得所有人敬佩!”这条消息被大家广泛转发、点赞的同时,更折射出一个大道理——工作态度决定人生高度。带病工作的医生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工作,也是在尽自己的工作本分。由此,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是否尽了工作本分?


    人民警察是人民公仆为民服务是义务

    1985年出生的柴德灿,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情报专业,双学士学位。曾任市公安局东山分局民警、情报信息中心主任,现任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数据分析大队大队长,具体负责“110”接处警和情报分析研判工作。2017年,受邀到公安部上派锻炼一年。期间,又被省厅遴选代表吉林队参加全国情报大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公安部“全国情报部门研判能手”荣誉称号,并直接入选专家人才库。工作6年来先后荣获多次个人荣誉。
    虽然是毕业于刑警学院的高材生,是公安队伍中年轻的“中坚力量”,是业务尖兵和岗位能手,但柴德灿却始终不忘初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时刻坚守在工作一线。待人接物,不但没有令人生畏的感觉,反而还多了一份平和与温暖。
    “四百待警点请注意,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是……”在市公安局三楼指挥大厅里,你总能看到一位年轻民警,拿着对讲机,对着显示屏从容指挥,他就是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数据分析大队大队长柴德灿。从警6年来,他无论是做分局内勤民警、普通情报员还是现在的情指中心数据分析大队大队长,在每个工作岗位上他都能努力地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我们所接的每一个电话、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代表着市公安局的形象,要为两县局和七个分局指挥中心作榜样,敢于和省内其他地市公安指挥中心争高低。”是他经常对接警员说的一句话。在情指中心坚守的1000多个日夜里,他经常24小时坚守在一线岗位,遇到敏感节点、重大安保活动或突发事件,连续几天几夜坚守岗位也是常事儿。三年来,他值班期间接报群众报警电话19353起,指挥调度出警12750起,协助查找走失人员510人,失物招领298次,危重病人求助83次,处置自杀54次,通过快速反应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43名,侦破案件426起,并且零失误、零投诉。
    遇到危险和困难拨打“110”,是很多人的本能之举。在柴德灿看来,“110报警电话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一个电话就可能影响警察甚至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必须用心好好守护它。” 除了接到一般的警情,他和同事们每天还会遇到很多琐碎的事情。有半夜酒后骚扰的,有夫妻因家庭矛盾打架的,还有测试新手机通话效果的……但不论接到什么电话,他都会安排接警员耐心接听、用心记录。有一次,柴德灿接到一名小学生报警:“警察叔叔,我考试没考好,爸爸要打我,我要离开辽源!”说完就挂掉了电话。柴德灿赶紧回拨过去,接电话的是店主,说这是商店的公用电话。柴德灿立即请店主追回小孩,并在电话里安慰说:“我让警察叔叔陪你回家,保证你爸爸不打你。”心急如焚的家长见到离家的孩子后,面对柴德灿已是感激的热泪盈眶说不出话。
    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110”接处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警务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柴德灿意识到,要满足群众对“110”报警服务的新需求,必须对接处警模式进行改革。恰逢其时,市公安局推出了以“情指合一”为基础的实战化警务机制改革,力求做到“人来迅速发现、犯罪及时甄别、作案现行抓获”,这给情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带来很大的考验,但作为指挥长的柴德灿,把指挥大厅当作战场,把警情当成命令,针对高危前科人员轨迹,及时发布导防指令和预警提示,动态调整社会面警力,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如今,辽源市巡控警力已实行24小时屯警街面,现场处置率达80%以上。特别是今年6月份,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2.8%,实际逮捕人数同比上升81.8%,全市流窜抢夺至今更是零发案。
    对于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一致好评,柴德灿说:“成绩都是过去的,今后我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尽自己所能将情指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人民寄予我的厚望。同时,我也应该感谢党和国家把我培养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感谢局领导、同事以及辽源的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人民警察就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是最基本的义务。”


    社区工作“良心活”居民评价看“作风”

    社区是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是与居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基层单位。所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与居民群众的关系也直接代表或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市民群众心中的位置和形象。
    年近耄耋,身患癌症却十几年如一日扶弱济贫的龙山区福镇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迟东岩;退而不休的老共产党员,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到社区网格的西安区仙城社区网格长初继仁;始终怀着一股热情,努力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和贴心人的龙山区站前社区委会主任籍红等人就是社区工作的先锋代表,是居民群众信赖认可的贴心人。
    虽然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多数都能像上述几位代表那样尽职尽责,但也不乏少数人玩忽职守,对工作敷衍了事,没有正确认识社区工作的职责和义务。据市民林女士介绍,2015年,她由于在我市某事业单位试用期满,欲办理正式入职手续,而单位需要所在社区开具的一张户籍相关证明,但她在我市某社区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不待见”。当日,林女士来到社区办公大厅,找到了负责开具她所需“证明”的工作窗口。当她和工作人员说明自己的来由和欲办理的事情时,该工作人员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涂红抹粉照镜子,听了林女士的诉求,头也没抬,然后不客气地告诉她没有单位的介绍信就开不了证明。因为其他同事都是没拿“介绍信”的情况下在各自社区顺利开了证明,所以林女士再次央求能否给帮帮忙。此时,该工作人员没好气、不耐烦地呵斥她:“你听不懂话呀,告诉你开不了,办事要有规矩。”因为忍无可忍,林女士直接找到了该社区党工委书记,书记听完事情经过连声向林女士道歉并希望林女士原谅该工作人员,同时,也给在开具的“证明”上盖了章。
    2012年11月,东吉社区居民宋阿姨曾为了感谢党和政府而找到记者。当年她家所在的民乐小区是弃管小区,因为供暖管道年久失修而严重影响正常供暖。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吉社区工作人员放弃了国庆假期,同时牵头联系多个相关部门,经过了半个月日夜奋战,终于在供暖试水前给辖区居民换上了新管道。那一年开始,居民们也享受到了冬日里的温暖。也因此事儿,记者报道了“天寒人心暖”的新闻消息。对此,时任东吉社区党工委书记唐军说:“社区工作就是良心活儿,作为基层单位的社区工作者,就是要作居民的公仆,居民的一切困难我们都尽量要想办法解决,居民的一切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居民的问题,没有轻重之分,更没有大小之分。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就是好的工作作风。”


    快递工作很辛苦尽职尽责受尊敬

    “双十一”的购物狂潮和热议话题近日刚刚平复。但由于“双十一”网购的商品允许延期发货,所以,快递、物流的超强度工作模式还在继续。工作人员的日工作量是平时工作的好几倍。这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当属快递小哥。因为他们从每天凌晨的包裹分拣、到装车送货,再到午夜时分送完货填报数据等等,每个包裹、每个流程都马虎不得。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给千家万户送去期待已久的包裹,他们的职业是光荣的,他们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快递小哥的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队伍庞大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却参差不齐。虽然多数从业人员都能尽职尽责、有始有终地为用户们安全送到每一个包裹,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以不端正的态度工作,对包裹不恰当搬卸,对用户态度生硬不耐烦,投递包裹只取不送,甚至有的“弃货”而逃,玩失踪……
    近日,一条“快递小哥疑因工作压力太大,将上百件包裹扔地上跑了”的新闻十分抢眼。内容大致是杭州一快递小哥本来负责一个社区的快递包裹派送的工作,然而,就在近日,快递小哥突然不见了,留下上百个快递放在社区服务大厅门外,无人看管。取货人打电话联系他,时而能打通,时而打不通。打通了他就敷衍了事,一会儿说来帮大家找包裹,一会儿又说不想干了,再一会儿电话可能就打不通了。正如新闻中律师说的:“近日快递工作量大,快递员很辛苦,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小哥啊,你不能说不干就不干,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你今天可以潇洒地走,明天呢?”
    这样的快递小哥,不但是对快递行业的亵渎,更是不值得尊敬的失职行为,也可以说给全行业都抹了黑。对老板、对用户、对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医生带病工作获赞护士推卸责任“打脸”

    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并受到广大网友“点赞”带病工作的医生让人感动。据了解,该医生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雪梅。对于自己带病工作的图文被发到网上的事情,她淡定、谦逊地表示,在医院有很多像她一样生病但还坚持工作的同事,自己之前也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据了解,她基本上每天都要审查10个PETCT报告,而审查一个这样的报告,就相当于1000多张医学影像片。同时,一天还需要审查ECT报告30——40份。正是因为每天的工作任务都很重。所以,即使自身有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等多种慢性疾病,也要尽量克服。被转发出去的打吊瓶工作的图片,是因为骨质疏松,明显感觉骨头都是疼的,虽然这种情况应该住院治疗,但是因为自己手里还有很多工作,所以只能先输液缓解。王雪梅说:“我是一名医生,所做的事情也是医生的普遍行为,感谢网友和市民对我们医生的理解和关心,任何时候努力工作,都是我们的本分。”好一个“努力工作就是本分”,为王雪梅医生“点赞”。
    同是医务工作者,同是发生在医院里。但是,近日我市市民袁女士在医院遇到的个别护士的工作态度却与上述的王雪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袁女士的母亲和儿子同时生病,为了便于护理,她选择让两个亲人住进同一家医院。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一个是中老年常见慢性病、一个是重感冒。虽是同一医院,但不同楼层、不同疗区。在此期间,她每天只能多次往返于两个疗区之间。某天,她看着母亲打上了第一个小吊瓶之后便去了儿子病房。但当她两个多小时以后回到母亲病房时,母亲说第二个吊瓶都已经打半个小时了。又过了几分钟,她无意间发现母亲正打着的吊瓶上赫然标注的是“盐水”。“盐水”冲管不是几分钟就可以了吗,怎么打起来没完了呢?于是,她喊来护士问缘由。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年轻护士不屑且傲慢地说:“盐水冲管之后都是家属直接换药,陪护家属该做的。疗区这么多患者,都喊我们,我们啥也不用干了。”合理的解释没得到,反而受到了护士的一顿数落,这让袁女士的火气冒了出来,直接找来了护士长。护士长的立场比较客观,首先安抚了她的情绪,接着又一个劲儿提醒小护士道歉。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小护士的脸上仍然一副不屑的表情,在护士长多次命令的情况下,才不情愿的向袁女士及母亲“道歉”。隔了两天,袁女士儿子打吊瓶时感觉不舒服,和妈妈说手疼。于是,她喊来护士,护士瞧了一眼说没问题便走了。由于小孩子打吊瓶通常在手上粘一个药盒以做支撑,所以,她就相信了护士的话,以为儿子在撒娇。她还告诉儿子,男子汉要坚强,之后儿子也没再说疼。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她发现孩子的手已经肿得像馒头一样高,这才意识到孩子不是撒娇,更没有说谎。又找来护士,拔下针头才发现是因为扎针时位置没找好所以“渗药”了。就在她心疼儿子又在期待护士给出缓解孩子水肿的症状时,护士却告诉她家属自己处理。过了一会,这名护士送来一个消肿的“冰敷贴”,趾高气扬的说一句:“这五块钱就不给你们入账了。”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责任和义务,而对患者做身心的基础护理则是护士的本职工作。人们也经常将所有医护人员统称为“白衣天使”,因为他们神圣的工作而备受尊敬。庞大的医疗队伍中,多数人是忠于职守的,甚至为了他人的健康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但像袁女士遇到的这两个护士也大有人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