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一天

“第一书记”的一天
一村同吃住 干群心连心
本报记者 李及肃

 

为村民办理证件。


走访养殖户。

 

    大良村是我市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因坐落在銮驾山脚下,又紧邻大良水库,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
    14日6时许,晨色朦胧的小山村里,村部的灯光亮了,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巩大明和另外两名队员将热气腾腾的馒头、大米粥、白菜炖土豆端上桌。米面是自己买的、白菜土豆是老乡送的。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7点30分,大良村支部书记于长敏走进村部。巩大明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跟大伙儿说,咱们现在就把昨晚夜访孙贵仁家的情况议一议。巩大明接着话茬说:“昨天工作队夜访孙贵仁家时,孙贵仁一家人情绪都很低落。他家今年投资45万承包土地500多亩,原本指望着多出点钱,没想到今年夏季干旱,庄稼遭灾,粮食减产,粮价虽说上涨,可还是赔的多。咋把来年的地种好,我觉得,光凭咱几个跟他唠,老孙不一定能信服。周一我去趟乡农广站,联系专家,让专家到村子里给种粮的农户讲讲选种、科学种田等方面的事。我听说有的种田大户,今年干旱没减产,种地用的是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旁人行,咱也应该行。”
    正议着事,一组村民低保户孙国富走进村部。巩大明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问道:“老孙大哥,你来村里有啥事?”孙国富说:“给低保户免费办养老保险,我不知道咋办,你帮我看看还缺啥手续。”巩大明看了一下时间,8点20分,对大家说:“早会就先到这。”然后,将孙国富递过来的一堆证件,依次摆在办事大厅的台面上,将需要复印的一一给孙国富复印好。“老孙大哥,你现在缺一张农行卡,你把农行卡办好,连同手里这些证件一起交到村里就行了。”
    送走孙国富,巩大明和另外两名工作队员按工作计划,去二组徐万发家走访,并顺路查看秸秆禁烧情况。去徐万发家的路上,巩大明介绍:“徐万发家的住房因年久失修,变成了危房,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工作队了解了徐万发家的情况,协调资金9000余元,为他家进行了危房改造,这次走访,就是看看徐万发家还有什么困难。”
    一晃就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已是12点10分。巩大明拿起电话和妻子互发微信,询问家里的情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午休时间是巩大明和妻子的“通气”时段。巩大明15岁的女儿正读初三,备战明年中考,每天都学习到晚上10点左右。自己一周至少要吃住在村里5天,家里啥事也帮不上,觉得妻子这一段挺不容易,好在妻子非常支持自己工作。
    下午1点30分,巩大明接到二组村民胡登山的电话,说他家外屋天棚漏个洞,往屋里灌风。于是,工作队的身影出现在去往二组胡登山家的路上。一边走,巩大明一边向记者介绍胡家的情况。二组村民胡登山老人今年86岁,和两个儿子共同生活。大儿子胡广库56岁,在20多岁时遭车祸后智力受影响;小儿子胡广清49岁,视力残疾。过去一家三口靠着仅有的几亩地维持生活,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扶贫工作队驻村后,为了解决胡登山家生活上的困难,年初为他家联系银行办理了小额信贷2万元,购买了2头母牛发展养殖。区农林局和村里还花费资金9000多元给他家建了40平方米储粪间一个,使他家畜禽粪便及时处理。还协调相关部门为他家办理残疾补贴6000元,对他家的厨房进行了改造,入冬前还给他家买了一车烧柴,解决了他家冬季取暖问题。
    说话间,工作队走进胡登山家的院子里。胡登山和两个儿子都迎了出来。巩大明说道:“快进屋看看,漏到什么程度。”进屋一看,天棚上果然漏了一个很大的洞。巩大明对胡登山说:“这事我们工作队包了。”
    见有记者在旁边,胡登山拉开话匣子。这几年通过国家对贫困户的政策帮扶,村里投入扶贫资金入股顾大山庄和够够购蛋品,产生的效益专门用于贫困户分红。通过产业分红胡登山家每年可以分得现金6300元,另外五保金、农村养老金、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性补贴,每年他家可享受4720元,每年种地及粮食补贴收入也有7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