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不仅要“住”村更要“助”村

驻村干部不仅要“住”村更要“助”村
本报记者 李艳红

 

    驻村帮扶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厚重责任。
    不再承担本单位工作的驻村干部,作为挂职最基层的农村“村官”,担负着帮助农村基层搞好党建,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任。但在驻村工作中,仍有个别驻村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做不到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想着混混日子、避重就轻,进行“走读式”帮扶;对驻村任务无目标、无思路、无主动性,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与驻村意义南辕北辙;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不抓、不管、不参与所在村工作,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直接导致一些贫困村工作滞后、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难以形成脱贫攻坚整体合力。
    驻村干部在农村基础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驻村干部一定要生活驻村、感情驻村、思维驻村,不仅要真“住”,更要真“助”,克服任务重、压力大、条件差等实际困难,走屯入户,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一线中锤炼党性、磨炼意志,在引领带动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开动脑筋、勤奋努力,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要深入群众、深入农户特别是深入非贫困户、边缘户,主动融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多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拉家常、话发展、谈未来,讲他们听得懂的话,办他们乐意接受的事,把他们当家人,成为受群众欢迎的人,才能为开展驻村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要“走地头”“接地气”,切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摸清群众的利益诉求,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做到听民情、了民忧、化民怨、解民困、助民富,才能真正向群众学习,不断增长农村工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