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你好

家乡你好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在这40年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政治、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经过40年的改革,一个以创新转型发展为引领的,由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工作转型向全面转型发展迈进的新辽源正在加速崛起。
    那么,40年间,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的辽源人对改革开放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今天,请跟随本报各路记者的脚步,一同去了解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变化。请听辽河儿女对家乡的诉说与问候——


    来自老报人的讲述
    与时俱进的《辽源日报》

    国庆节前夕,记者采访了的辽源日报社原顾问、离休干部田稔。今年95岁高龄的田老,回忆起《辽源日报》的发展史,依然兴致满满、感慨万千。
    1948年5月5日,是《辽源日报》前身《西安工人》报创刊的日子。当时报社的领导部门是矿区工会。创刊时是油印小报,只能作文字报道,是不定期刊。工作人员也只有两三个人,编釆通一体,主要报道辽源矿工的政治生活和生产生活。
    西安市委(现辽源市委)成立以后,《西安工人》报改为市委领导的党报,由油印改为铅印,四开四版,逐渐由不定期发展为定期,基本上一周一期,由矿务局印刷厂承印。
    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矿务局生产形势发生变化,报社也随之改变,增加了编釆人员,成立了编辑部和按生产局面设置的各个报道组,包括生产组、基本建设组、文化生活组等。此时报纸每周三期定期刊发。
    国家实行“一化三改”时,《西安工人》报改为《辽源市报》,成为辽源市委机关报,报道内容也开始多元化,触及社会活动和时事新闻,从企业性质的报纸转变为全民性质的报纸。当时报社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经常开展各种政治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为提高报纸质量奠定基础。
    后来,在“大跃进年代”建立的各县小报由于当时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停刊,但《辽源市报》被东北局批准继续出刊。然而,1969年,《辽源市报》还是被迫停刊。
    1983年,辽源市升格地级市。《辽源市报》重新创刊,改名为《辽源日报》。多年来,报纸不断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由铅印改胶印,由胶印改彩印,真正告别铅与火,变小报为大报、彩报…… (本报记者 田蓓蕾)


    来自城市老环卫工人的记忆
    城市卫士 不屈的灵魂

    60岁的老环卫工人刘晶,27岁那年走到环卫岗位上。为环卫事业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已成为他一生的事业。在家乡,爱家乡。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刘晶亲眼见证了辽源环卫工作的发展历程,也守望了这座城市历久弥新的沉淀。环卫工人是捍卫城市灵魂的“后勤部长”、是城市美容师、是城市卫士,更是一个挚爱家乡并一生愿意为之奉献的“大地”工人。
    都说环卫工人“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1985年,在环卫食堂工作的刘晶因一线缺人,就主动申请调到一线。保洁工作又脏又累,冬战严寒、夏战酷暑,但他毅然选择了这条每天和气味熏人的垃圾打交道的街路,一干就是30多年。当年他接手的小区环境卫生差、垃圾成堆、环卫设施有限,老百姓素质也有待提升,他只能一个人连推带扫、早出晚归,两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
    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不干净整洁就像缺点啥。记不清有多少年的日月里,环卫工人以岗为家,多少个节假日,大家都奋战在保洁一线,冬天清雪、夏天清淤,无论多忙、多累的活儿,他们都毫不退缩。城市保洁工作是一项枯燥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许多年过去,眼见着脚下的路变宽了、窄巷变大道、旱厕变水洗公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市民素质都提高了,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整洁、干净、靓丽的街路呈现眼前,环卫工作不仅在清扫设备和措施有很大改善,清运和处理水平也逐渐科学化,整个城市的卫生管理水平更令人称赞,环卫工人们都乐在心里。
    今年三月,刘晶退休了。这些年他为能见证家乡辽源环卫工作的发展历程而深感欣慰。去年,面对老腰疾,他一直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他依然怀念曾经手握的扫帚,怀念和他共同奋斗在保洁一线的队友们,怀念每天走过的大街小巷。那里是环卫工人的专属记忆,也是刘晶最为骄傲的地方。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来自农民劳模的讲述
    黑土地里刨出金

    吉林省景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辉是土生土长的农民,1971年出生在东辽县云顶镇西元村。16岁初中毕业后,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只能选择在家务农。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睡过早觉,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四五点钟起床,下地干活,天不黑不回家。为了能挣更多的钱补贴家用,17岁时利用在地里干活的间隙去地毯厂打工,当时每个月能挣42元钱。干了3年地毯厂倒闭,他又成了“职业农民”。那时候种地全靠人力,锄头、镰刀、独轮车是最好的农具。
    王景辉说:“随着改革开放,我在农村挣钱的门路也多了起来,先后做过豆腐坊、跑过运输、送粮、养牛、养鸡、养鹅……2007年,我顺应国家惠农的好政策,成立了东方红种植合作社。当时,入社的农户只有10户,流转土地300多亩,总共就几台农机具。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对三农的好政策连连出台,我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先后成立了东辽县云顶镇植物医院、亿发农机合作社、众旺养牛合作社、溜达购笨鸡养殖合作社、云顶草艺编制合作社、立春植保专业合作社、景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主体,流转的土地面积也增加到现在的12800亩,经营的种类扩大到水稻、旱稻、大豆、藜麦、谷子、马铃薯、大白菜、高粱、玉米、大黄米和牛、大鹅、小笨鸡等10余种有机农产品,实现了从耕、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亿发农机合作社目前已拥有各种农机70余台(套)。先后于2013年、2016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示范社’。我本人也于2017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并被农业部邀请列席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十几年来,王景辉从最初的一个人要致富,发展到今天带领众乡亲共同富裕的带头人。现在,云顶镇和辽河源镇间接受益的农户达到1100余户,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累计为农民兄弟增收近亿元。王景辉说,感谢新时代,让他从农民成长为农业劳动模范,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来自一个新农合受益家庭的讲述
    看病 不再愁、不再难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以前流传民间的大白话儿,说的就是咱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可现在老百姓看病就医,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让咱们老百姓不用再为看病难、看病贵而犯愁了。”西安区灯塔镇胜利村2组农民张清娜谈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发生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
    说起农村合作医疗,37岁的张清娜就打开了话匣子追溯到20多年前,那时母亲被医疗诊断为肝癌,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都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为给母亲治病,高额的医疗费花光家里所有积蓄,使本不富裕的家庭还欠下了外债,最终保守治疗也没能治愈母亲的病,至今留有遗憾。
    张清娜回忆说:“我记得大概在2009年,我们全家都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了新农合后,现在看病可以报销,非常便利,参合农民在乡(镇)级医院住院花销500元钱以上的报销比例可达到85%;县(区)级医院住院600元钱以上的报销比例达到75%;市级医院住院需达到1000元钱以上报销比例为60%。”
    张清娜说,她是一个家庭主妇,丈夫常年外出打工支撑家庭开销。自从参保新农合,全家人的健康有了保障,给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去年公公得肺癌,因为参保有了大病医疗保险,报销了3.7万多元钱,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若不是参加了新农合,高昂的治疗费用,她的家庭真的难以承受。如今,年迈的婆婆身体不好,有了新农合医疗保险,有个大病小情的直接住院,报销比例高达75%以上,让全家没了后顾之忧。
    “虽说新农合缴费标准有所提高,但我们获得的政策补贴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有效地调动了我们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现在村里的村民自愿参保热情高涨。”张清娜高兴地说:“感谢国家新农合惠农政策,让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实惠。” (本报记者 于芯)


    来自一位“70后”女士的讲述
    房子 花坛 白菜窖

    那一年我六岁,好像是刚开春儿的一个早晨,我们被叫门声吵醒,有人来告诉爸妈,我家在山上新买的房子塌了,原房主跑掉了,要我们赶快去看看。
    我和弟弟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跟着爸妈来到了新家。
    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房盖从中间塌下来,露出一小片天空,灰蒙蒙、冷飕飕的,地下到处碎瓦砾,四面墙黑黢黢的,南北炕上的炕席有一块没一块的。
    我拉着弟弟站在屋子中央,看着漏了天的房盖怎么也弄不明白,新买的房子为什么会塌了?
    大人们忙里忙外根本顾不上我们。那一年的春天,天气特别寒冷,我领着弟弟,尽量找不碍事儿的地方待着,尽管又冷又饿,可看着忙碌的爸妈,我们不敢出声。
    房子终于修好了,我们在新家安顿下来。和原来的家比起来,这里果然要好多了,不但有属于自己的仓房,还有一个不算小的院子。爸爸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院子平整后,在靠近邻家院墙的一侧砌起了一个小小的花坛,又从单位要了好多花籽。我们把花籽洒下去,过了不久,花坛里长出了很多小苗,绿油油的,可爱极了。到了夏天,小苗伸直腰杆开出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邻家的孩子常常翻过院墙,悄悄来掐花,爸爸知道了也不生气,他说:“那是咱家的花好看!”
    除了花坛,爸爸还在院子里挖了一个不小的地窖,用来存储大白菜。每到秋天,大白菜一买都得上千斤,在院子里晾上一段日子,然后存在地窖中,够吃一个冬天。有时候,地窖里还会存上一些土豆、大萝卜,那萝卜放好几个月都脆脆的、甜丝丝的,是我们冬天最喜欢的零食。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经历几次搬家,平房换成了楼房。院子没有了,花坛没有了,可爸爸养成了爱花的习惯,他把如今的阳台变成了花房,整日摆弄那些花花草草。菜窖也没有了,想吃什么随时可以去超市买,用不着一存一个冬天,可我和弟弟还是爱吃脆脆的大萝卜。而且,在我和弟弟所有的童年游戏中,过家家、搭房子成了主题,因为那个破房子留给我们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抹也抹不去。 (本报记者 王茵)


    来自守林人的坚守
    踏遍青山志不移

    从市国有林管护中心要来护林人刘爱民的电话后,记者立即打电话给刘爱民告知采访他的意愿,刘爱民说自己在黎明山附近。记者赶往黎明山的时候,刘爱民刚从山上下来。见到记者,刘爱民笑着对记者说:“真不好意思,采访我还让你们跑这么远。我这工作就这样,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巡山。”“他说的话没错,他几乎每天都来山上。”山脚下的住户老孙头插话说。
    刘爱民领着记者上了山。刘爱民今年56岁,1983年开始当守林人,到今年已经有35个春秋了。日月如梭,斗转星移,35年过去了,刘爱民从一个在师傅带领下巡山护林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守林人了。刘爱民现在分管看护的森林有好几大片,先锋村后、永兴村、大良村、五一村、苇塘村、安国村、东升村等地方的国有林地都归他看护。刘爱民说:“自己每天都要巡山,只有去看一看心里才踏实,才会觉得没有辜负自己的职责。”通过和刘爱民的谈话,记者对守林人的工作职责也有了越来越全面的了解。采访之前,记者简单的以为守林人的工作就是每天到山上走走看看。事实上,护林人的工作可不是那么简单。护林员不但要对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护,及时制止乱砍滥伐林木、滥采乱挖植物、滥捕乱猎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而且还要加强林区火源管理、及时报告火情、扑救森林火灾等。
    刘爱民说:“作为护林人,我们的工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并不复杂,但是,每天的工作压力却不小,要想干好工作就得耐得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下来。”刘爱民不管春夏秋冬每天早上四点多就上山了,下班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有的时间是晚上八九点,甚至到后半夜。刘爱民说:“去巡山夏天还不算辛苦,最难熬的是冬天。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踏着林中积雪,走一步都非常艰难,有时候还会受伤。”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爱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守着大山森林,心中无怨无悔。他说:“我对山林有很深的感情,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心里无比欣慰。”
    (本报记者 李锋)


    来自老教师的坚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他叫李铁军,是辽源市实验中学校有38年教龄的化学教师。38年风雨兼程,他历经了为人师的艰辛,也饱尝了桃李芬芳的幸福,见证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更看到了辽源日新月异的变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开始工作时虽有热情但缺乏经验,他便虚心向当时的老教师求教,反复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默默探索教法改革以及前沿的教改信息,主动请领导听课,虚心接受点评。由于住校,所以经常备课、编写习题、制作教具到深夜。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十几年后,李铁军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了校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李铁军说:“1995年,我将教改中‘七说’‘八说’浓缩为‘五说’。1999年,在学校要求摸索目标教学之前,我便按着‘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路进行备课撰写教案,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在电脑还没有普及、多数人还不会PPT时,我就用激光复印的方法制作幻灯片用于教学。2000年,上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便建立了个人网站,与学生进行信息传递探索远程辅导……”
    时间荏苒,他从一个弱冠小伙变成了年近花甲的老教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老师成为了“全国优秀教师”。不仅收获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成才的喜悦,更见证了辽源市实验中学校发展变化的光辉历程。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环境行业一流,多功能的电子黑板替代了让老师们吸入粉尘的玻璃黑板、校内门厅走廊到处都是文化景观、操场已是不怕风雨的沥青路、全校师生每天中午吃上了食堂的自助餐、大小活动也开在了校内的礼堂和电影院。
    现在,虽然李铁军即将退休,但他仍会坚守曾经的那份初心,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发挥在教育事业上。
     (本报记者 王超)


    来自长途汽车司机的讲述
    “智”在掌中 生活更美

    我叫李运国,今年53岁,跑长途已经有26年了,常年奔走往返于辽源与华北的各个地区,贩运蔬菜和小商品。跨省市、跨区域跑长途,特别是去陌生的地方,最担心的就是走错路,最麻烦的就是吃不上饭。
    早年间,科技还没有这么发达,城市建设发展也没有现在这么突飞猛进。头一次到外省运货,只能采用最笨的方法——找人打听道。开进市里、不知道具体位置,就边开边问路,有时候还会碰到指错路的,绕远、走反向、拐错路口,都是常有的事。这么多年算下来,跑了不少冤枉路,不仅耽误时间、影响赚钱,还容易有损信誉。
    不过,自从科技发展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建设逐步贴近百姓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之前意想不到的科技新玩意儿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必备。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导航等出行软件APP,帮助很多出行在外的人们提供了快速、准确、便捷的交通信息。
    现在我再出门,也不用向别人打听道了,只要打开高德地图,对着语音系统报出自己的目的地,导航软件就会自动帮我规划好最便捷、最直接、最顺畅的路线,并语音提醒我该怎么走、哪处限速、哪处拥堵,方便安全、省时省事。近几年,我跑长途从来没有走错过路,特别顺畅,腰包也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了交通出行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时代的发展进步,我觉得最大的转变还是在吃上。以前,没有那么多饭馆可以点外卖,也没有送餐上门服务。特别忙的时候,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随便找个食杂店落脚,买个面包、香肠糊弄一口,或是到路边市场买两个馒头、一袋咸菜填饱肚子了事。现在不一样了,打开“美团”“饿了么”等手机点餐软件,我随时可以选餐、点餐、下单,那些“外卖小哥”则会按照定好的时间、地点送餐上门,想吃什么不受限,也算是给辛苦工作的自己一份犒赏。
    如今,改革开放已走过40个年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中不断融入先进、便捷的智能科技,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我相信,下一个40年,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国家会变得更强大,辽源会变得更智慧,我们的小日子会越过越美!
    (本报记者 汪琳)


    来自村民的满足
    “幸福路”解决“出行难”

    初秋时节,行走在东辽县安石镇增产村,稻田泛黄、田野铺金,当地的农民在田地里忙着收割庄稼,远处的青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清晰,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走进该村3组村民徐庆忠家中,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大瓦房、造型美观的葡萄架和迎风挺立的李子树。“家里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自己看着也舒坦。”9月25日,记者见到徐庆忠时,他正拎着一把扫帚扫院子。今年48岁的徐庆忠一有空闲,就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维护院落环境已成为一种习惯。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卫生环境越来越好了,空气也十分清新,特别适合养老。”说起现在的生活,徐庆忠脸上挂满了笑容,热情地邀请记者到他家屋里品茶。
    走进徐庆忠130余平方米的家中,从厨房到客厅干净、整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屋后还有一小畦菜地,种着青葱和辣椒。而对于徐庆忠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今后再不用为出行发愁了。“现在镇主路提升成了柏油路,无论坐车还是骑车,都很平稳很舒服。”徐庆忠告诉记者,前些年,镇主路大都是水泥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泥泞难走,对附近村民的生活出行都有影响。尤其每到逢年过节从市里提着一堆年货准备回村时,寻思打个出租车方便,但因为路不好走,也就没人愿意去。
    “现在到市里挺方便,大客车就在家附近,而且还有空调车,冬暖夏凉、坐着舒心、票价便宜,只要按点坐就有车。过去的小客车,噪音、异味、拥挤,坐一趟车下来头昏脑涨。”徐庆忠由衷地赞叹着如今便利的交通环境,“真不错,现在有‘辽源至东道’‘辽源至椅山’‘辽源至依云’的三条‘农客’线路经过自家门口,一般40来分钟就能到市里了,想看在市里工作的儿子,什么时候都能去了。”
    秋风习习,阳光明媚。记者结束采访时,不远处一辆“农客”正满载着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村民,洒着欢歌笑语,奔驰在乡村的公路上…… (本报记者 赵强)


    来自旗袍协会的祝福
    活出自信 活出自我

    爱我中华,传承美丽文化。我们有着无数丰富的文化瑰宝和延续不断的精神传承,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民族自信的根源。在周边城市都很有影响力的辽源旗袍协会,就是由一群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美德、展现中国女性优雅美的女人组成。她们不仅热爱传统旗袍所展现出的女性古典优雅之美,更愿意展示出当代中国女性特有的独立自信、活出自我的精神状态。
    2016年,这群有共同爱好的姐妹们聚在一起成立了辽源旗袍协会,这些年在会长杨金鸽的带动下,她们参加各种传承文化的活动和展示旗袍魅力的表演,多次参加了省、市及周边城市举办的文化宣传活动。协会成员们虽然并不年轻,但身着旗袍的她们走在舞台上是那么的优雅、自信、魅力十足,这种精气神让很多同龄人对她们的生活状态十分向往,旗袍的魅力也吸引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
    旗袍协会的杨金鸽会长从事礼仪培训工作,教人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展示自我。她说,女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追求的美会从外表转向内在。外表的美丽只能得来一时的喜欢,真正能长久的是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和内涵,而这些是通过良好的礼仪展现出来的。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辽源旗袍协会,学会欣赏自己、追寻美好生活。
    杨金鸽说,感谢这个大好的时代,如今的女人不再是围着锅台转,把丈夫、孩子过成自己生活的全部了,她们以更加独立、自我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正是祖国的强盛,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才让当代女人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去展示自我价值,在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更有能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在国庆69周年到来之际,祝福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愿我们伟大的母亲永远年轻。 (本报记者 刘红娇)


    来自村民的喜悦
    “热水情”温暖“一家人”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在西安区灯塔镇富强村的路上,透过车窗,湛蓝天空下,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片苍绿。阵阵秋风而过,田野里的庄稼翩翩起舞,非常美丽、惬意。
    9月26日10时32分,记者驱车10余公里后,来到富强村5组的一处山坡上。走进一户农家大院,院里的杨树、榆树上翠绿的叶子像潮水一样随风涌动,令人神怡。这里,便是本地村民王刚的家。记者见到村民王刚时,他正在厨房“哗哗哗”作响的水龙头下忙着洗着油麦菜、大白菜等。
    “一会儿有亲戚来家里串门儿,寻思炒几个家常菜,一起聚聚。”今年54岁的王刚乐呵呵地对记者说,现在上秋了,天也凉了,俺家这水可一点儿也不凉,用的是太阳能,热乎乎的。
    “你看,俺家现在这水温,到了冬天都够用。这要是换做夏天,水温能达到90来度。”王刚一边说,一边指着卫生间墙壁上一个显示屏,当时的温度显示为60℃。打开淋浴喷头,一会儿就有热水汩汩流了出来。记者用手试了一下,还略有些烫。
    如今,村民王刚享受到了新能源带来的便利。王刚告诉记者,5年前,家里便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虽然当时花了3000余元钱,但经过一阶段的使用,王刚一家人还是觉得蛮划算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包括媳妇和两个孩子共4口人,以前用玉米秸秆烧水,不但烟熏火燎不方便,还污染环境;用电水壶烧水的话,还不能满足平时洗手、洗脚、洗菜、刷碗的热水供应,电费还不少花。“现在有了太阳能热水器,起码每个月都能省30余元钱,一年下来,也能省近400元钱。尤其冬天洗菜、洗手、刷碗时有热水,既省钱又方便。”
    王刚最得意的是用热水器洗澡。“每当夏天来临,下地干农活后往往是一身汗,回到家后洗上一个热水澡,干净又解乏;到了冬季,想啥时候洗都行,尤其外面下大雪时洗个澡,那才叫一个舒坦。”  
    时近中午,记者结束采访时,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王刚与亲友们围坐在桌子边,一边开心吃菜、一边开心畅聊,其乐融融,让记者感到乡村农家院里无处不在的别致与温馨。 (本报记者 赵强)


    来自一位辽源作家的讲述 
    从电影中感受时代

    54岁的作家刘秀荣是个“资深”电影迷。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打开了话匣子。
    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1978年开始,刘秀莹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那年她14岁,虽是个孩子,但对这些变化也感触颇深。
    那时,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家中经济条件好的,还能拥有一台黑白电视里,条件不好的,就只能选择其他娱乐方式,所以,在那时看电影就是一件奢侈的事儿。看电影的时候,条件好的小伙伴还会炒点黄豆、南瓜籽带去电影院,哪像现在电影院的配套设施这么齐全,还能买爆米花和可乐。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是大家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且,看电影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了各大影院的新客源。   
    他们这一代的中国人见证了春风化雨的40年,40年的时间让中国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改革开放40年,电影业也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从改革前的样板戏、胶片电影到数字拍摄、3D电影,中国电影业从困境、复苏走向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不光是播放形式,就连电影内容也有着很大的改变,以前都是《渡江侦察记》《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这种紧扣时代背景类型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电影创作的观念也不断的开放,从露天电影到院线电影,从题材单一到爱情电影新突破再到科幻大片呈现,中国电影的一路芬芳也代表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改变。
    原来的电影预告全靠张贴海报,逢上喜欢的电影,刘秀莹就会把目光落在电影院门前醒目的海报上。而今天,如果需要哪部电影的介绍,只需用手机一搜,就会有源源不断有关电影的消息蹦出来。
    改革开放40周年,“60后”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看到了如今的美好生活。的确,人们文化生活的变迁在悄无声息中经历了沧海桑田。 (本报记者 陈博琳)

 

 

 

 

 


    本版策划 郭珍珠 李及肃 田蓓蕾 张莹莹 夏景明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魏利军 吴培民 张建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