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候选人事迹展登
辽源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候选人事迹展登
无声现场的解说者
杨立勇(左)在勘查犯罪现场
杨立勇,现任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高级工程师。曾荣记三等功4次、嘉奖9次。
鉴定证据是法庭的有力证据,“让事实说话、让黑白昭雪”是刑事技术民警的职责与使命。不知不觉中,杨立勇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了28个年头。28年来,杨立勇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以对党和人民、对公安事业的赤胆忠心和无限热忱,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履职尽责、不负使命。
牢记宗旨,甘于奉献
常年坚守在刑事犯罪现场勘查第一线的杨立勇,不畏辛劳、不图名利,甘为幕后英雄。他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无论狂风暴雨、酷暑严寒,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哪里有现场,他就会及时出现在哪里。他曾经钻进狭窄的供热通道查找腐烂模糊的尸体,也曾在炎炎夏日里跳进恶臭的粪坑里寻找作案工具,还曾在一起凶案现场与尸体“独处”十多个小时,但他无怨无悔,时刻恪守和履行刑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宗旨。
2011年7月11日,接到群众报案,称在银基花园工地上的一口下水井内发现一具白骨化尸体,疑为他杀。当时天气炎热,水井里散发着浓重的腐烂物霉臭味,令人无法靠前。为了验尸定案,杨立勇第一个攀爬进入下水井,在分局技术员的配合下,将尸体搬运到地面。为确保不破坏原始现场,他仔细清理附近的腐败物和泥土,在一寸一毫中寻找犯罪证据,最终获取了作案凶器和死者的着装,推断出被害人的身份及抛尸过程,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为确定死者身份、及时侦破案件奠定了基础。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有人说,杨立勇是全市刑事技术领域的“大拿”,是案件侦破的“指南针”“定盘星”。可是,他在人前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无法计量。在案发现场,他细致勘查、反复实验、缜密推理,还原事实真相,锁定关键证据,从技术角度对无声现场进行解说,为刑事案件侦破打开有利突破口;在私下里,他深入思索、整理卷宗,认真记录每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关键证据等信息,为刑事案件侦破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2年12月10日,西安区东山街一地下供热通道内发现一尸块。冒着纷飞的大雪,杨立勇迅速赶到报案地点,更换上轻便单薄的勘查服,攀爬进入高度不足1米、十分潮湿的地下通道。为保证勘验器材完好,杨立勇与另一名技术员双手支举器材,双肘支撑匍匐前行,经过2个多小时的仔细勘验,获取到残缺的尸块、作案凶器、抛尸包装物等关键证据。
事后,杨立勇多次进入案件现场的供热通道内,反复勘查实验,进行案件分析,还原犯罪嫌疑人杀人抛尸的过程,描绘出嫌疑人的人形特征,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断超越,勇于攻坚
杨立勇坚持技术服务实战,不断利用科技手段,攻克大要案。2017年5月30日,东丰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大阳镇同兴村治三组村民肖某在家中被他人杀害、妻子沈某被人打晕,财物被抢。接警后,杨立勇立即率领技术人员最先赶赴现场。进行勘查时,杨立勇敏锐地发现案发现场并没有打斗痕迹,炕上炕下、甚至炕席下都未发现第三人可疑足迹,那么是没有外来人员进入,还是作案足迹被清理了呢?
经分析判断,杨立勇认为犯罪嫌疑人能够顺利进入室内,很有可能和被害人相识。经询问,沈某称自己被一名戴着口罩、手套和鸭舌帽的陌生男子一拳打晕,叙述信息与现场勘查情况明显不符。经查验,沈某头部并无被打伤痕迹。通过采集沈某的手机数据,发现其原有的通话记录、短信、微信等大量信息数据被删除。经技术处理,找到疑似其家地理位置的手绘地图照片。杨立勇推断,沈某与肖某被害有关联。
围绕以上疑点,公安机关立即组织警力对沈某进行突审,在客观事实面前和政策攻心下,沈某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雇情夫杀害肖某,并清理痕迹伪造犯罪现场的全部犯罪事实。
兢兢业业,永不退缩
杨立勇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钻研,还多次带领全市技术员到全国先进地区交流学习。2017年,他带领技术人员承担的公安部开放课题——“指纹鉴定结论的统计学分析”项目是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标志着我市乃至吉林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新进展。
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杨立勇患上了严重的腰突和心脏病,几次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大夫让他住院治疗,他却不听劝,打针理疗完毕又赶回单位继续工作。2015年以来,杨立勇参与各类案件事件现场勘查210余起,为基层办案单位提供研判线索400余条,协助破获案件500余起,参与破获杀人、抢劫等大要案件70余起。在全省公安机关第五届刑侦“信息战”活动中,他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杨立勇凭借永不言败的敬业精神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用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坚守。面对诸多殊荣,杨立勇说:“这辈子我只想当好一名无声现场的解说者。”
为社区安全添加“智能料”的“百科民警”
武彤向群众宣传预防电信诈骗
武彤,现任东吉分局东艺社区警务室主任。2014年于公安院校毕业,一直怀揣着英雄梦的武彤如愿穿上了一身警服,被分配到社区警务室,成为一名基层民警,这一干就是4年。
在15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平凡,用执著与奉献诠释伟大。2017年4月,被龙山区政府评为“龙山区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11月,被辽源市委市政府评为“安保维稳先进个人”;2018年3月被市公安局评为“崔光日式好民警”。参加工作至今,他先后被辽源市公安局嘉奖3次,被辽源市公安局评为“十佳优秀社区民警”2次。
扎根社区无怨无悔,用真情构建警民和谐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武彤最常挂在嘴边的六个字就是“担责、负责、尽责”。在全市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中,武彤凭着一股对工作的执著和拼劲,带领社区同事稳步推进创建工作,走出了一条特色创建之路,赢得了辖区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武彤负责的辖区面积大、常驻人口多、出租房屋多、行业场所杂。为做好创建工作,他和同事们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路、每一个小区、每一栋居民楼,并结合“三实人口信息”采集与录入工作,深入社区每家每户,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建立小区档案,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筑牢群众基础。
他注重日常管理提挡升级,每天组织小区门卫、保安人员进行巡逻盘查、安全检查、纠纷调处、进出管理等,增强小区主动防范效能,提高小区人防建设水平;他侧重强化小区智慧防范,全面指导物业安装电子安保系统,将社区警务室与小区视频联网,每天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逻等手段准确监测小区实时动态,并与分局实现信息联动,及时共享治安预警,实现智能巡控;他不断加强禁毒暴恐管控,协调东艺社区、物业,成立民间禁毒机构,形成禁毒前沿阵地,对辖区在册吸毒人员进行定期审验和毒品知识宣传教育,防止辖区在册吸毒人员复吸。
突破创新巧用科技,小平台发挥大效能
作为一名青年民警,武彤头脑灵活、勇于创新,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脉搏规律,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将传统的警务工作与高新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着力打造新时代电子警务。
为了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武彤遵循“以宣传促应用推广”理念,采取用线下代线上推进机制,落实“2+3”工作模式,即注重“2个拓展+优化2项服务+强化2个结合”,实现户籍办理电子化、人员管理平台化、治安治理全民化的工作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初步实现了户籍办理、人员管理、治安治理的电子化,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警务服务;以社区警务窗口为中心,向办事群众介绍平台应用知识。积极开展“四走进”活动,向整个东吉辖区延伸辐射,深入12家企事业单位、15所中小学校、18个村屯、56个行业场所,为700多名机关干部、1200多名企业员工、10000多名师生、3000多户村民、60多名行业场所业主积极宣传推介“互联网+公安平台”的优越性,提升平台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自主使用平台办理相关业务,将平台与户籍办理、居民登记等工作相结合,实现户籍办理电子化服务,得到了辖区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目前,东吉分局实有人口登记数、非标信息采集数量分别同比提升13%和15.3%。
情系百姓一心为民,时刻践行警察誓言
在社区群众眼中,武彤性格直爽、做事雷厉风行、对待群众温柔和气。“有小武民警在,我们心里就踏实!”这是社区群众提起武彤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武彤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辖区里的每一名群众,时刻践行着人民警察“执法爱民”的神圣职责。他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80多岁的老人家中帮助办理户籍证明。每逢节日,他还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到家中探望老人,老人深感心里热乎乎的;他冒着炎炎烈日,远赴山海关,帮助辖区居民满街寻找失联的孩子,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终于帮助即将崩溃的一家人重逢团聚;他积极与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协调,将贫困户李某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对李某一家进行了帮扶;他还积极与社区联合,组织警务室民警协调开展社区公益活动、警民恳谈、邻里节包饺子、篝火晚会等活动,不仅密切了警民关系,而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邻里和睦,备受群众欢迎。
武彤说,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小事,但溪流终会汇成江河,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限的力量和希望,将爱和温暖洒向四面八方,用创新和务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警徽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他一辈子不懈的追求。
绽放在户籍窗口的“文明警花”
林源利用休息时间为高考考生办理身份证开辟“绿色通道”
林源,现任东辽县公安局巡防(户政)大队民警。“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她,2013年从西安财经学院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工作之初,她被分配到全县较偏远的农村派出所,成为所里唯一的“女片儿警”。她肯吃苦、不畏难,将基层老百姓始终挂在心上,乡村土路、田间地头、各村各户,都印下了她深深的足迹。如今从事巡防(户政)工作以来,她也不忘职责与使命,始终将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无数赞誉。在群众心中,林源既是大家信得过的“文明警花”,又是比亲人还亲的“宝贝闺女”。
她认真务实、积极工作、表现突出。曾被推选为市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党员代表;荣记三等功1次,荣获东辽县 “最美人民卫士”“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扎根群众,练就本领
上岗之初,带她的“师父”就撂下一句话:“想干刑警就得先把这片儿警干好喽!”怀揣使命和梦想,林源剪掉长发、脱下长裙,抛开“小女生”的矜持,放下“研究生”的身段,紧跟着“师父”一头扎进管区。几个月来,林源跑遍了辖区3个村、14个组的1237户。期间,她办理户口、采集信息、组织巡逻,只要是辖区的事儿、群众的困难,一刻都不敢耽误、随叫随到。
2013年底,正赶上管区土地确权,历史遗留问题,纠纷日益增多。为防止矛盾升级,林源将办公地点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每天进行土地丈量、法规宣传、纠纷调解。每当彻底解决一起土地纠纷,看见朴实而信任的笑容,她都会倍感舒心。就这样,林源和管区的老百姓拉近了距离、成为了朋友,逐渐熟悉掌握到管区情况,甚至成为“管区百事通”。那一年,她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
立足本职,改革创新
2014年8月,林源的女儿出生后,她的工作角色发生转变,开始走上大厅户籍审批岗位。工作调整带来的诸多不适应,使她身陷参悟堆积如山的法规政策、解决纷繁复杂的户籍问题、应对形形色色的办事群众等工作无所适从。
面对手中突然赋予的重要权力,林源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为确保工作不出差错,她把女儿交给母亲和婆婆轮流代管,每天花费近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学习政策、请教同事、摘抄笔记。短短一段时间内,她通览了自1983年以来国家、省、市、县出台的土地、房产、生育、婚姻以及户籍等相关政策法规,完成了全县近15年内的户籍审批件、年终人口报表的分类整理。同时,着重围绕已经出现及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开展了汇总分析、调研论证,并结合新形势下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向以及东辽县域发展的实际,编印了《县公安局2015年度户籍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力求从制度层面理清工作职能职责,同步规范和明确政策执行标准。
在工作中,林源发现传统的户籍变更信息上传存在延误现象,手动分类筛选繁琐等实际操作容易出现误差问题。为寻求破解途径,她主动请缨组建团队,依托公安网平台自主开发了二代身份证办理辅助办公软件。该软件科学、快捷,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省公安厅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一段时期的系统学习以及信息化工具的改良升级,林源在新的岗位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深得群众信任。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没有110民警的风风火火出警,也没有刑警破案的传奇故事。作为一名政务大厅的户籍民警,林源每天与来来往往的群众打交道,无论是接待前来咨询、办理户籍身份证业务的群众,还是接听全县30多万常住人口的户籍政策咨询电话,亦或是审核居民迁户的材料、开具准迁证,她始终保持微笑,用耐心和真诚服务群众。
她常说:“户籍窗口虽小,可是分量不轻,窗口民警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会打动和温暖办事群众的心,会让办事群众体会到警民至亲的真情。”
治安战线上的“全能小将”
宋铁范(右)参加经开分局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大会
宋铁范,现任经济开发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人如其名。从事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恪守铁的纪律,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时刻牢记“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原则,在治安战线上争做“全能小将”,守卫一方平安。
他曾荣记三等功2次、嘉奖1次;荣获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他,是治安管理队伍中的“小状元”。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在基层一线从事治安管理工作。作为分局治安副大队长,他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多年的治安管理工作,让他练就了一身保民护安的“硬功夫”。
6年来,他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人,查处治安案件830余起,行政处罚320余人;列管场所物流、寄递业在考核中连续3年全市排名第一,他的一系列创新管理举措,不仅得到了辖区业主的好评,还得到了省、市两级领导的充分认可;执法考核连续5年分局排名第一,实现“零投诉”“零上访”;分局治安队综合绩效考评连续2年全市排名第一。
他,是打击犯罪的一把“利刃”。2018年3月以来,宋铁范作为主办侦查员,他辗转10省、18市、30多个县(区),历时5个月,行进10万余公里,先后成功破获系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和系列非法经营案2起公安部督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打掉位于哈尔滨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黑窝点1处,位于广西省防城港市销售假烟黑窝点1处,查扣有毒、有害保健品500余件,假烟60余件,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2起部督案件的成功破获得到了市公安局党委的高度肯定。
在侦破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过程中,他经常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屈指算来,他只在家吃过3顿饭、住过5宿,被迫将家里的重担压在了怀有三个月身孕的妻子肩上。由于其过度操持家务,不幸导致流产。得知此事后,宋铁范悲痛之余饱含了对妻子的愧疚和自责。但他没有因此退缩、放弃自己的使命与职责,默默坚守岗位,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对家人的亏欠。
他,是警企之间的“平安管家”。开发区辖区内,有新加坡麦达斯控股、德国嘉利达明胶、大连美罗国际、长春欧亚集团、利源铝业等知名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宋铁范坚决深入推进和贯彻省厅提出的“二十条”和“三十项措施”,强化警企沟通,助推企业发展。他定期上门走访包保企业,为企业提供用工核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及时掌握影响企业发展的多种因素并积极协调解决,加大对涉企业案件的侦办力度;他建立“警企直通车”微信群,吸纳企业负责人、门卫、值宿和安保人员入群,在群内发布辖区治安状况及打防重点,接受企业举报线索,指导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巡逻防范,企业内部及周边的治安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宋铁范定期组织对企业内部治安防范工作及消防安全开展检查,督促企业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查找突出问题、整改火灾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企业防范和安全生产的能力;他还会同分局法制大队,结合“警企恳谈会”等活动,对企业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社区户籍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企措施,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
2017年4月,宋铁范在对辖区企业走访中得知,辖区某袜业被嫌疑人金某法诈骗货款7万余元,并已失去联系多日。宋铁范立即展开调查、深挖线索,发现嫌疑人金某法在经济开发区共涉嫌诈骗4家公司,货款总计40余万元。经过一个多月的摸排梳理,宋铁范成功锁定嫌疑人金某法的藏匿地点——安徽省合肥市。他迅速行动,带领战友奔赴合肥市,在合肥市高铁站将欲逃往广东的犯罪嫌疑人金某法成功抓获,并将赃款40余万元全部追回。
2017年以来,宋铁范走访企业150家次,征集意见建议240余条,开展用工核查3230次,“警企直通车”微信群发布消息168条,挖掘案源20余条,为企业挽损120余万元;组织企业开展防范宣传、消防知识讲座15次,提供社区户籍预约服务、上门服务118次,在企业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宋铁范凭着对人民警察这个职业的无限热爱、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在治安管理岗位上默默耕耘、无悔付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砥砺奋进,为创建全国最安全省份、续写新时代辽源公安工作新篇章尽显力量。
光荣使命锻造特警精英
侯建永在执勤
侯建永,现任辽源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特勤一大队大队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凭借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的执著与干劲,在维稳安保、巡逻防控、打击犯罪等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由一名普通民警历练成为应急处突“尖刀兵”、实战技能“培训专家”。
2017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安保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狙击步枪精度射击组神枪手”荣誉称号;曾荣记三等功1次、嘉奖4次。
“利剑”出击,捍卫法律尊严
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防控以来,侯建永昼夜坚守在打防管控各项攻坚执法执勤任务中,不管是在处置群体性事件、安保维稳最前沿,还是在打击暴恐、抓捕带离第一线,他始终无畏艰险、主动请缨、担当尽责、冲锋在前,参与执行大型安保任务20余次,一线巡逻防控排查可疑人员300余人,依法快速处置“除夕夜吸毒砍伤母亲劫持女儿案、吸毒控制人质案、持斧砍人袭警事件、吸毒砍人自残事件”等各类急难险重棘手攻坚案事件11起。
尤其在“3.30持刀抢劫挟持人质案”中,持刀歹徒劫持一名女性人质,情绪极度不稳定,随时可能伤害人质。侯建永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凭借多年来处置突发案事件的经验,迅速分组布控,负责突入处置。面对凶恶的持刀歹徒,他一边慢步靠近,一边用语言技巧稳定其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在持刀歹徒挥刀指向他的时候,他迅速迎刃而上夺下匕首,将其制服,成功解救人质。
他英勇果敢、骁勇善战、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捍卫入警时的铮铮誓言,并收获“歹徒克星”之称。
肩负使命,锻造特警精英
2002年,服役于武警山东总队、有着八年军旅生涯的侯建永,从军转警后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凭借扎实的军事素养和过硬的实战技能素质,圆满完成市局和支队“新警培训”“岗前培训”“警衔晋升”“警务实战技能比武”“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培训”等各类教官培训、比武任务20余次,培养出多名实战教官、狙击手以及警务实战技能型人才,为打造“战必胜、打必赢”公安队伍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曾获得“吉林省公安特警实战技能比武”优秀学员称号,被评为全省“狙击步枪精度射击组神枪手”荣誉称号。同时,他亲自参与编写的单警队列、特种战术、警棍盾牌术、战术射击等教案教材以及处置突发事件、设卡堵截和反劫持战斗、反暴恐等实战演练方案被多个地区实战应用,参与各类方案制定策划、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及大型活动演练多达90余次。他毫无保留地把所学经验奉献给了警队,把全部热忱和心血奉献给了挚爱的公安事业。
永葆忠诚,创建先锋队伍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侯建永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方针。
在工作中,他身先垂范,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建队管队,尤其在推进三型党组织、三学模式、三项建设“三抓三创”中,他积极推进“从严建管树新风”举措,为创建先锋队伍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学习中,他推进集中分组学、网上网下学、联系实践学模式,抓实抓牢政治、教育、学习,并积极组织开展参观二战辽源高级战俘营、宪法宣誓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为队伍建设发展树立典范标杆;在生活中,他立足实际积极筹建“警营之家”,定期为队员举行集体生日会、开展家访谈心、慰问生病队员及其家属,为队员们营造了温馨的警队氛围,打造出一支奋发有为、作风优良、骁勇善战的特警先锋队伍。
2016年,侯建永所在支队被省厅评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014至2016年,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其所带的队伍中有3名优秀同志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舍己为公,守护一方平安
自入警以来,侯建永始终牢记并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胸怀大局、爱岗敬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忠诚和担当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在社会面治安稳控、化解纠纷、服务救助等工作中,他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青年队员们深入社区开展清扫庭院、广场清雪、打扫卫生、擦玻璃、倒垃圾等公益活动20余次;积极深入幼儿园、小学以及街面开展科普法律宣传活动12次;对开放性小区、重大商场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打防管控、矛盾纠纷化解和群众救助工作40余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充当群众的“保护伞”“照明灯”;每逢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他主动放弃休假,全身心地投入到节日安保中,守护一方平安。
由于长期奋战在教育训练、执法执勤等攻坚任务中,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导致侯建永双腿静脉血管扩张严重,但他依旧执著坚守在岗位上。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多次强力劝导下,他终于入院进行手术,可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又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继续履行特警使命。
由于他工作表现突出,以《侯建永的黄金周》为题的感人事迹被《辽源日报》《吉林日报》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侯建永作为军转典型代表接受了吉林卫视采访。
在8年的从警生涯中,侯建永以队为家、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用炽热的警魂守护着每一寸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