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科普日暨辽源市第十六届科普周活动在全市展开

2018年全国科普日暨辽源市第十六届科普周活动在全市展开

 

    为喜迎新中国成立69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立足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坚持为全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工作职能,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创新共进、成果丰硕。同时,围绕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大力推动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运用“科普中国”手机APP和“科普辽源”微信平台的整合资源和信息化优势,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作用,破除愚昧思想,提升公众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认知度和普及面,大大提升了全市公众的科学素质和文明意识。按照中国科协及省科协统一要求,2018年9月15—21日,为2018年全国科普日暨辽源市第十六届科普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将深入社区农村,精心组织、上下联动、精准服务、打造特色,迅速拉开2018年全国科普日暨辽源市第十六届科普周活动大幕。


    党的关怀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与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科普之窗


    非洲猪瘟病毒不传人正规途径猪肉放心吃

    2018年8月1日至17日,在短短三周之内,我国接连在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这四个跨区域的不同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前不久,有谣言称湖南省常德市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后经常德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证实常德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也没有通报常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因此,“非洲猪瘟”一时间成为热词。说来说去,有关非洲猪瘟疫情的事儿让不少群众忧心忡忡,群众就是担心这个疫情与我们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个非洲猪瘟疫情是否能够传染到人,猪肉能不能吃了?

    非洲猪瘟只传猪不传人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动物传染病,猪感染后以急性高热为特征,多全身出血,病程短,死亡率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但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将近100年的流行中,从未有人患非洲猪瘟的报告;从现有的实验室研究也表明非洲猪瘟病毒不具备感染人的能力。未来人类会不会感染?从目前流行形势和实验室结果来看,短时间人类能够感染的可能也非常小。

    如何识别正规渠道的猪肉?

    1、看猪肉的检疫章
    人有人的身份证,猪肉有猪肉的“身份证”,那就是印在猪肉上的检疫章。猪肉有了检疫章,就是代表着食用安全。
    目前,检疫章的形状基本上都是使用“自动涂色滚动式肉检验讫”。这种设备会在猪的身上(从头到尾)进行盖章,也就是一个长条的形状。能确保猪的身长无论哪部分都能看见检疫章。通过检疫章上的号码就能知道猪肉是在哪个屠宰场宰杀的。
    还有一种圆形的章,可以叫作品质章,是一种商业行为,是公司对猪肉品质的一种区分。
    2、到正规市场购买猪肉
    一般注水肉等劣质肉,更可能会出现在社区内的早市或者晚市,正规市场或超市出现的几率很小,所以消费者还是到正规的市场或超市中购买较为保险。
    3、观察猪肉的外观
    好的猪肉颜色呈淡红或者鲜红,不安全的猪肉颜色往往是深红色或者紫红色。猪脂肪层厚度适宜且是洁白色,没有黄膘色。
    猪肉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凹陷立即复原,具有猪肉固有的鲜、香气味。正常冻肉呈坚实感,解冻后肌肉色泽、气味、含水量等均正常无异味。
    变质猪肉无论是表面还是深层均有血腥味、屎臊味、腐败味及异香味。

    如何辨别真假疫苗以及疫苗是否有效?

    1、疫苗的存储条件?
    在国内现有的条件下,活疫苗一般在-15℃条件下保存,灭活苗在2-8℃条件下保存。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冷链运输系统的正常工作(所谓冷链化就是从出厂到接种前,疫苗保存可谓“一冷到底”)。
    疫苗要由冷库转移进入冷藏车,或将疫苗装入有冰块的保温箱内运输。由于温度的影响,疫苗活力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彻底失效并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2、疫苗失效会怎么样?
    很多人说疫苗失效了就等于白打,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类似于狂犬疫苗这些一旦失效,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另外一些失效的疫苗会产生化学反应,对人体产生伤害。
    3、如何区别是否是失效疫苗?
    作为普通百姓,不可能具备这样专业的知识去辨别疫苗的真假、失效与否,最好的方法是避免去一些小诊所、黑诊所去注射疫苗,贪图便宜,而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者防疫机构进行疫苗注射。另外,现在市售的疫苗都是冻干苗,当保存在4℃左右时,在疫苗有效期内是不会失效的。但如果保存不当,特别是夏天长期放在室内就会提前失效。


    科技之光


    盘点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成果

    1、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完整活性染色体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研究结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该研究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了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得到的酵母基因组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该研究结果2017年3月10日在《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自2012年开始,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了酵母基因组合成国际计划(Sc2.0),旨在对酿酒酵母基因组进行人工重新设计和化学再造。我国科学家此次成功合成的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占Sc2.0计划已经合成染色体的2/3。
    2、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根据中科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的部署,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从原理样机的研发到深渊观测任务的圆满完成经历了13个年头,包含浅海、深海、深渊等不同型号的水下滑翔机20余台。此次“海翼”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12次下潜工作,总航程超过134.6公里,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
    3、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4、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
    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14时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C919的全称是“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既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19寓意C919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190人。C919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5、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所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中国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从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层中开采上来,点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的喷火装置。这是我国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对资源量占比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储层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从“蓝鲸一号”起步的可燃冰试采,不仅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能给世界能源接替研发格局带来改变。
    6、我国“人造太阳”装置创造世界新纪录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作“人造太阳”。该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7、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新型费米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这一研究成果于2017年6月19日由《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寻找新型费米子是近年来拓扑物态领域一个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该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此次新型费米子的发现从理论预言、样品制备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它是凝聚态物理中固体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对促进人们认识电子拓扑物态、发现新奇物理现象、开发新型电子器件以及深入理解基本粒子性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量子通信“从理想王国走到现实王国”
    2017年1月18日,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后,正式交付使用。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等带领的团队宣布,利用“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于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于9月29日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卫星,我国科学家成功与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用潘建伟的话说,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终于“从理想王国走到了现实王国”。
    9、中科院推出高产水稻新种质
    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于2017年10月16日宣布,历经十余年研究,团队日前培育出超高产优质“巨型稻”:株高可达2.2米、亩产可达800千克以上、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DNA指纹检测,以及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6k水稻SNP基因芯片指纹图谱检测,确认“巨型稻”是一种水稻新种质材料。这种“巨型稻”光合效率高,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蘖40个,单穂最高实粒数达500多粒,单季产量可超过800千克/亩。它是运用突变体诱导、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的水稻新种质材料。
    10、“悟空”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
    2017年11月30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刊发。“悟空”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4万亿电子伏特(TeV)能量处的异常波动。这一神秘讯号首次为人类所观测,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如果后续研究证实这一发现与暗物质相关,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人类就可以跟随着“悟空”的脚步去找寻宇宙中5%以外的广袤未知,这将是一个超出想象的成就。即便与暗物质无关,也可能带来对现有科学理论的突破。“悟空”投入相对小,在“高能电子、伽马射线的能量测量准确度”和“区分不同种类粒子的本领”两项关键技术指标方面世界领先。


    基层风采


    龙山科协著华章

    近年来,龙山区科协从龙山区科普工作实际出发,团结和引导全区广大科技、科协工作者紧紧围绕龙山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扎实开展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为提高全区公众科学素质、更好地服务“首善之区”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抓科普活动,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在全区城乡广泛组织开展“科技之春”“科技之冬”、科协年会、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四下乡”等品牌科普活动。
    几年来,全区科协系统共开展科普宣传、科技讲座活动560次,举办科技培训班650期(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50万份,参与群众达20余万人(次)。抓设施建设,促进科普渠道多样化。打造科普信息化品牌,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为15个社区、2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所小学、区行政办公大厅以及社区活动站安装了科普电视42台,依托东辽河广场160米宣传长廊及明珠花园小区、翠湖园小区、隆福嘉园小区、吉盛小区,建起了5个科普宣传栏和宣传橱窗,定期更换科普内容,充分发挥科普画廊的宣传作用。抓示范创建,促进社区科普工作开展。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为抓手,以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切入点,狠抓社区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等,典型示范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区科协在东艺社区开展了共建文明科普示范社区活动,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几年来,共创建科普示范社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累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补资金60余万元。抓科普惠农,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几年来,全区农技协发展到了56个,会员1796户,带动农民1.6万户。目前,共有3个协会先后被评为省、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人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农村科普带头人,6个基地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累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补资金30余万元。抓重点培训,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积极组织开展全区农民职业能力鉴定工作,我区共有9名农民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证书,2名农民获得中级职称证书。抓青少年科普,促进科学观念的树立。以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和省、市、区开展的各种科技创新大赛、数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比赛活动。并在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投入2万余元为市实验小学购买了5套机器人。几年来,我区共有近5000余名青少年参与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共收集参赛作品达6000多件,已有近2000余件作品在国家、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等大赛中获表彰。特别是去年,我区市实验小学在省第十七届机器人大赛中,2名同学荣获墨攻项目小学组冠军。在2017APRC中国区总决赛暨首届WTLO创客大赛中,有2名同学在墨攻挑战赛中获得小学组冠军。


    环保知识


    如何防治大气污染?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 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3、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4、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如何治理河水污染?

    1、对于工业污染,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监管措施,责令生产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净化措施。不按照要求办的依法作出严惩,罚到生产企业严格遵守规定为止。监管部门可在工厂里安装监控设备,随时监督污染物排放。
    2、对于农业污染,主要是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相关部门要控制农药残渣的排放,不要让农药随意流入水源里。
    3、对于生活垃圾污染,主要是控制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和生活各种垃圾的排放,特别是垃圾填埋场要远离水源地。
    4、适时增加污水处理厂。随着工厂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厂也要增多,这样才能有效的净化水源,把水污染的损失降到最低。
    5、提高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等形式。


    科普“掌中宝”


    “科普中国”手机APP

    “科普中国”手机APP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分为校园、军事、乡村、百科、科技、社区、健康、艺术人文、问答、图片、基站、科学、视频、母婴、专题、科幻、音频、科普圈、辟谣十九大类科普知识,为公众提高科学生产与高质量生活打造了一个高层次、宽维度、多视角的科普知识普及平台。及时注册“科普中国”手机APP,对于公众了解前沿科技成果、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普APP


    “科普辽源”微信平台

    “科普辽源”是辽源市科协的微信官方平台。它适时发布科普类新闻、文章及科普竞赛活动信息。同时,紧紧围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实际,积极发挥科协“四服务”职能,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定期刊发市科协党建推进、系统改革、学会建设、科学普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重要文件和活动成果。

    本版稿件由市科协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