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插柳实现“以河养河”

河道治理有账可算——
有心插柳实现“以河养河”
本报记者 李艳红 夏景明 摄影报道

 

柳树绿化的西沟河两岸。

 

    河道治理不仅不搭钱,还能因地制宜把钱赚。东丰县三合乡永宁村的西沟河在实施“河长制”过程中,被一个好点子“点石成金”。
    柳树苗因其价格低廉、成活率较高、观赏性强、表层根系的生长可有效减少坡面水土流失,非常适合做北方河流治理的绿化苗木。建立绿化柳树苗基地,用苗木基地的柳树绿化河堤两岸,再通过销售柳树苗赚钱“反哺”河道,永宁村借此实现了“以河养河”。
    西沟河全长3200米,半年前还是一条被淤泥、垃圾、人畜粪便填埋的“死河”,可谓“未进其村、先闻其臭”,生态环境恶劣。“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永宁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想对策、出主意,认为单一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垃圾、粪便,治标不治本,而在河岸两侧种植既环保又生钱的柳树苗的想法,得到了三合乡党委的支持和认可。
    2017年春,永宁村党支部率先带领党员干部发展绿化苗木产业,流转了8公顷土地,在村里建起了绿化柳树苗基地,繁育柳树苗40万棵。今年,按照“村党支部+党员+贫困户”的模式,永宁村成立了由村集体控股的红红火火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新栽种柳树苗60万棵,并将柳树扦插段发到党员和贫困户手中,让他们自己出地管理,合作社统一销售,纯利润7:3分成,即贫困户得7成,合作社得3成。村委会每年还给贫困户每亩1000斤玉米作为保底收入,由此实现群众得实惠、村集体有收益。
    一年下来,柳村苗的市场价格由最初的0.15元涨到了如今的1.9元,保守估计可实现80万元的经济收入。但永宁村村委会不着急把苗木卖出去,而是“拉起长线钓大鱼”,继续培育一年生、两年生、三年生的绿化柳树苗,形成阶梯发展态势,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性,同时不断增加经济效益。
    对西沟河的河道治理,永宁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治理前的西沟河河宽只有2米,拓宽河道需要占用公路两侧的土地,对于把土地当作天的村民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于是,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关键时刻还带头把自家在村路两侧3米内的土地全部清退出来。村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都积极主动行动起来,转移17座柴草垛,也是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共同完成的。
    边治理、边建设。永宁村在东侧公路上清理路肩、植树台和边沟,在植树台上种植金叶复叶槭。金叶复叶槭45元一棵,3年后每棵可达150元,实现了自力更生建设美丽乡村。同时,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确定每名党员负责包保的路段,由单一的村里集中管理变为群众共同日常管理,引领带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