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榜样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
弘扬榜样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
坚定信念 不忘初心 传承郑德荣伟大精神 锻造服务型城管队伍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保宇
郑德荣同志任教55年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就是凭借着心中那份相信正义的信仰,对祖国、对人民忠诚的信仰,用热血和青春谱写了共产党人的动人篇章。他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路上的坎坷;他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承诺,用生命谱写着忠诚与担当。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作为共产党员,要学习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公仆情怀,传承他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要学习传承郑德荣同志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要以全面增强城管队伍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为目标,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城管执法形象提升年”等系列活动。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将城市管理与服务发展融为一体,打造辽源城管党建品牌,让郑德荣精神转化成推进城管事业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
要学习传承郑德荣同志创新立德的革命精神。郑德荣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新时代的城管工作要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百姓更高的企盼。创新管理方式,探索源头管控,深化综合执法,强化司法保障,完善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全面实施错时工作制度,积极推广“721”工作法,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手段,构建“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由简单粗放、强制处罚向和谐互动、文明服务方向转变。
要学习传承郑德荣同志不忘初心的人民情怀。郑德荣同志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为人梯、淡泊名利的品德,体现了老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城管工作步入新征程。辽源城管队伍将以郑德荣同志伟大精神为引领,以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宗旨,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需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切实做到执法理念人性化、执法手段法制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现新发展,为建设美丽辽源、推进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龙山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董 健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他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习他初心不改,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有信仰的典型,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高举旗帜跟党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不懈努力。
学习他无愧时代,对学术研究的求索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处于新时代,每一名基层干部都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要正确面对复杂局面并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学习他的探索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切实为百姓服务,真正实现利民、为民、便民。
学习他鞠躬尽瘁,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郑德荣同志67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一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名学生,做到桃李满天下,体现了老党员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把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与业务工作融为一体,不断推进“只跑一次”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以坚定的信心、创新务实的举措,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坚定信念 脚踏实地 让为民服务在基层开花结果
龙山区西宁社区党委书记 沈 智
郑德荣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是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德和荣。
“乐于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这是郑德荣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为师为学六十七载,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他始终坚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用毕生的执著坚守和奉献精神,将坚定信仰融入事业,将教书育人融入生活,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人师楷模。
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要学习郑德荣坚定执著的信仰信念,学习他“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的工作热情,用过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工作本领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要经常深入到党员群众中去,认真做好群众的“服务员”,当好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联络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用信仰的光芒照亮前进的路,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光彩和力量;要把基层工作落到实处,让脚下沾满泥土,沉淀出对基层的满满真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早日实现幸福社区的美好图景和斑斓画卷。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并将学习宣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为建设首善龙山作出自己的贡献。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 争做时代逐梦人
东辽县白泉镇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 姜士俊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是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印记;红旗漫卷、求索之路,这是一名红色理论家的力量之源;以身许党、赤胆忠心,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理念,自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融相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是郑德荣同志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摆正位置,一切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细。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同志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年岁的增长非但没有让郑德荣同志的学术科研节奏放缓,反而是新见迭出,成就斐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
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郑德荣同志的学术研究,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的研究视野一直与时代同步,他的立场始终坚定地同党中央站在一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固本开元,拒绝抱残守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不断尝试推进“幸福社区”建设的新方式、新方法,为新时期社区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榜样的力量
东辽县甲山乡正义村党支部书记 霍 君
时代需要榜样,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种根植于心的精神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思想旗帜,更是大爱无声、润物无声的行动指南!
通过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深深地被郑德荣同志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职责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染。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优秀学子,值得每一位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认真对照学习。
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宗旨,爱岗敬业。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只有自身首先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更好影响和带动班子成员和党员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才能发挥好先进模范作用,推动乡村事业不断进步发展。
学习他勇于开拓的创新的精神。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读书学习,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注重研究和思考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窄,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村党组织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郑德荣同志那样的拼搏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养成勤学习、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头脑,开拓视野,勇于探索破解难题的方式方法,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求进,为基层群众做好事、服好务,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学习他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郑德荣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精神状态终生践行岗位职责和服务宗旨,为党和人民作出重要贡献。我们也要像他一样,恪尽职守、勤奋工作,踏实做人做事,大胆探索实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做好每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郑德荣为榜样努力争做“三星”党员教师
辽源市第五中学 朱文奎
“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这是对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最好评价。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讲师德、树师表,用实际行动诠释好党员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为谁做”三个大问题,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教书育人重大使命,努力争做“三星”党员教师。
北极星:坚定信仰、不忘初心,指引方向捍卫信念
信仰立德,以坚守初心为荣。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守卫真理、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教育资源公平性缺失和功利化日趋严重的复杂局面,必须勇于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我们要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的坎坷;用不懈的实践和扎实的探索,绽放出信念的力量。
启明星: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凝聚力量共同奋斗
创新立德,以学术精湛为荣。郑德荣同志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67年笔耕不辍,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填补了学术空白,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想肩负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每一位教育人既不能置身事外,也不能因循守旧。我们必须心怀伟业,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履职能力,大力弘扬探索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策略和方法,以变革的锐气和创新的胆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定盘星:心怀使命、无私奉献,坚定宗旨服务人民
奉献立德,以甘为人梯为荣。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郑德荣同志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秉承心怀育人为民宗旨,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努力争做“政治有信仰、工作有激情、教书有智慧、育人有方法、业绩有提升”的“五有教师”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要求落实到行动上,更好地服务于辽源人民。
不忘初心 事业始终
东辽县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 尚宪君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一位92岁的老人,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一生坚持在马言马、忠诚信奉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
在大多数人心中,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同志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术成果。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同志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追随着郑德荣同志严谨求实、勤奋求索的人生足迹一路回望,他老而弥坚、终身奋斗的精神品格,如出征号角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老而好学,耄耋勃发。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郑德荣同志学习,学习他坚定执著的信仰信念,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郑德荣同志信念坚定,追求执著、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光芒!
以榜样激励人生 以奉献铸就师魂
东辽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 齐英杰
郑德荣,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名字,一个令我无比崇敬的名字!他甘于奉献,辛勤耕耘,从教一生,退休以后仍孜孜以求,致力于科研和教学,堪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郑德荣同志是党员学习的楷模,更是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所景仰的先贤。
“明师道,铸师魂,讲师德,怀师爱”,这是郑德荣同志为师的崇高风范和不懈追求。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郑德荣同志一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是我辈难以望其项背的榜样!他的一生让人感到震撼,尤其是退休后的岁月里,又培养了几十名博士,出版专著4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他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问题以完美的诠释。
从郑德荣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优秀品质。他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一伟大精神的实践者。他老而弥坚、终身奋斗的精神品格,如出征号角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校之长,一个肩负教育重任的党支部书记,倍感肩上责任重大、担子沉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给孩子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教育”,说来简单,实则何其难也!瞬息千里的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教育目光求高位,教育管理求品位,教育实践求到位,既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又要高瞻远瞩、超越自我……苦过累过,也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投身教育的初心,始终在内心中燃烧着为教育而奋斗终生的激情和火焰。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习了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恰如迎来一缕劲风,为我再次扬起征帆鼓足了勇气,激励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莘莘学子谋福祉,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