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

为了大地的丰收
——记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世英
本报记者 焦红梅 

 

张世英与科研人员研究玉米品种。 本报记者 王彦雨 摄

 

    她,衣着普通、朴实低调,但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她,先后培育出几十个玉米新品种,为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禁得住高薪诱惑,只愿坚守育种一线,为农业科研默默奉献。她,就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世英。
    1986年,张世英从吉林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东辽县种子公司从事种子检验工作。随着种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着眼于农业发展需要,1994年,在院长刘伟的支持下,在张世英和同事的积极努力下,东辽县种子公司成立了农业科学研究所,由张世英主持“玉米新品种选育”课题研究。她带领科研人员从零起步,开始了科研攻关。
    无疑,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没有试验基地,就暂时租用农民的土地;没有试材,就奔赴各地想方设法搜集不同血缘关系的种子资源;为节省资金,午餐和用水从家中自带,整地、划区、播种、授粉等都由团队亲自动手完成。为了便于对种苗各个生长阶段进行记录和观察,张世英带领科研人员干脆把家搬到了试验田里,白天黑夜地一直守着。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烧炭的,仔细一看却是种子站的。”当时,人们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张世英和她的科研团队。功夫不负有心人。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和重重困难,张世英带着科研团队终于培育出了12个玉米新品种,亮出了农科所的品牌和威信。
    为缩短试验周期,加速育种进程,2008年,农科院在三亚建立了南方繁育中心,承担冬季科研育种任务。此后,张世英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时间常驻海南。居无定所、水土不服、高温炎热、蚊虫叮咬,面对这些困难,张世英都能咬牙坚持。而最让她担心的还是海南冬季的台风。“去海南的第一年,我们培育了近30亩的玉米种子,一尺多高的种苗长势喜人。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将田里的种苗全部摧毁。那一刻,眼泪真的止不住地往下流。”尽管张世英痛心不已,但她仍然打起精神,带领大家重新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重新种下希望。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从2003年到2017年,张世英主持和参与选育的“吉东”系列玉米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较当地推广的对照品种均增产10%左右。其中,4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6个玉米品种在外省通过审定,33个玉米品种通过吉林省审定,并先后获得省科技兴农竞赛一等奖和九项省科技成果。
    回首三十几年的艰辛科研路,张世英很欣慰没有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期望,但也遗憾于事业家庭难两全。她没有参加过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长会,连中考和高考时也未能陪在孩子身边;母亲离世时,她正在加拿大进行学术访问,未能尽孝;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星期天,甚至在阖家团圆时,她仍然要为了科研项目坚守在试验田里。“尽管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家人都很理解、支持我,这也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能为农业科研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张世英说。
    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张世英很少有机会出现在聚光灯下,但她却有一摞过膝的获奖证书。她曾获得“全国种子检验先进工作者”“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辽源市作物育种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2013年,以张世英名字命名的吉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由于张世英业绩突出,她又当选农业部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辽源站站长,承担国家玉米新品种资源收集、病虫害防治、新品种选育等课题。
    三十多年来,张世英一直坚守在育种一线。科研受挫她没动摇过,外部高薪聘请她没动心过,业内行规成果效益分成她从未申请过。“我的根基在家乡辽源,我的事业在辽源农科院,实现辽源农业的丰收、农业科研的不断创新是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的真正价值所在。”张世英的话语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