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的嘹亮“生活之歌”

退伍军人的嘹亮“生活之歌”
本报记者 付晓娇 陈博琳

 

    挺拔如松的站姿、庄严肃穆的军礼,生长着祖国的脊梁、沸腾着人民的血液……这,就是军人。而如今,军装虽已换成工装,但本色从未褪去。如歌的平凡生活替代了嘹亮的军号声响,新时代新征程,退伍的军人们用另一种方式向祖国、向生活表达着热爱之情。

    人物档案:马祥 52岁 蔬菜商

    “大哥,你的菜齐了,拿好,哎,轻点儿放……”一大清早,四合院早市热闹非凡,蔬菜水果、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刚一进早市,就被各种吆喝声吸引着。马祥两口子也是这里的一个蔬菜商。
    “每天都是半夜12点起床去仙城物流园区进货,然后4点到早市摆摊,二三十种蔬菜,一忙活就到中午,每天都是这个模式。”看似很辛苦,但是从马祥的嘴里说出来是那样的轻松。马祥说:“现在的生物钟都已经形成了,一到凌晨,人立马就精神,然后简单收拾收拾就和爱人去进货了。为了能进到新鲜的蔬菜,偷懒是绝对不行的。”马祥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和他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积极乐观又很朴实的人。
    已经退伍28年的马祥为自己曾是一名军人而骄傲。“儿子去年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我也没啥后顾之忧了,就是希望能和爱人一起好好经营这个小摊子,为广大的辽源市民服好务,让他们吃到最新鲜的蔬菜。”谈到未来,马祥的脸上透着憨厚的笑容。

    人物档案:曹立新 50岁 工人

    “我在幸福家园34号楼。”挂断电话,记者以为那是曹立新的家,结果一到目的地,就看见了满头大汗、手里捧着刚凿下来的砖头瓦块的曹立新。原来这里不是他的家,而是他工作的地方。
    曹立新的工作是帮着住户清理建筑垃圾。记者把曹立新让到了一个阴凉处,让他歇一歇,也顺便了解一下他的工作情况。
    曹立新说:“我退伍已经28年了,刚开始有工作,后来下岗了。在一次装修自己家回迁楼的时候接触到了这个活儿,之后一干就是好几年。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门,晚上5点才能回家,这个工作没有别的毛病,就是累。”
    记者了解到,曹立新的妻子在工地绑钢筋,没有固定的地点,哪儿有活就去哪儿。曹立新的干活点也不断地换着,谁家有房子要装修,装修公司就会联系他们,他们这个小团队就到指定的工作地点去干活,帮人下料、凿墙、清理垃圾。
    问起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曹立新笑了,摸了摸头说:“自己的年纪大了,说实话有些干不动了,想找个轻松一点儿的工作,就像保洁那样,不用这么爬上爬下的,这一辈子怎么也得像样地活一次啊。”这就是一名退伍军人一个特别朴实的心愿。记者听着这个小小的心愿,着实令人心酸。

    人物档案: 佟学伟 52岁 出租车司机

    初次见面,佟学伟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黝黑精练的身材。也是,曾经的一名军人,如今的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历了严寒酷暑的拷打,又怎会是白白净净呢。
    聊起现在的生活,佟学伟的回答显得特有军人风骨。他告诉记者:“1990年退伍回到家后,我走上新岗位,被分配到无线电一厂宣传科工作。后来单位解体,我就一直从事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我一直都坚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相信扛过枪的我,也能握稳方向盘,服务好广大乘客。”
    最开始,佟学伟也曾把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想象成“每天开车溜达”那么简单,但真正体验后,他才深知其中的辛苦。“天气热的时候,车里的温度比外面还热;天气冷了,路就不好走。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的责任就是把乘客安安全全地送到目的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佟学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待陌生的乘客如亲人一般,为他们排忧解难……在谈到今后的理想生活时,他说:“如今,孩子考上了她理想的工作岗位,我和爱人今后的任务就是身体健健康康的。在部队保家卫国是奉献,在地方做好小事服务百姓也是奉献。”
    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岗、在冰天雪地里训练、在荒凉的草地上摸爬滚打……曾经,他们的手上沾满泥巴、布满伤疤。如今,他们的肩上扛着沉重的水泥,手上握着出租车的方向盘……无论怎样改变,心中的信仰不变。退伍永不褪色。在这些退伍军人的生命中,灵魂深处的那一抹军绿,必定是他们最自信的底色和最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