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有群“好摄之徒” 专业“窥视”城乡美色
辽源有群“好摄之徒” 专业“窥视”城乡美色
李仁晖 本报记者 封国男 摄影报道
“关东周末”,是《辽源日报》旗下的一档文化类周刊。其办刊宗旨是围绕家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及时发现、采撷、传扬家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华美故事及精彩瞬间。
因职责故,日常工作中自然调动起全部的视觉神经和触觉神经,努力使每一个精彩故事及瞬间都囊括心间。
近一时期,一个特别的名号时常律动于脑际,“好摄之徒”群,这样一个既有文化韵味又独具新奇色彩的“影友”群体,自然定格于采编计划中。
家乡辽源,是一座幅员130多万人口的塞外小城。城小,自然信息流就相对快;城小,自然想获取的信息渠道就相对多且迅速。事出偶然,某日去市摄影家协会“公干”,拟推荐几位有前途且喜好摄影的年轻人入会。在与市影协秘书长李仁晖先生的闲聊中,获知他对这群“好摄之徒”及其群体特别了解。于是相约,改日一同走进“好摄之徒”摄影群,一探究竟。
一个周四的下午,约14时许,如约与影协秘书长李仁晖在吉视传媒辽源公司门前见面。作为影协秘书长,李仁晖特别重视此次采访活动,特别邀请市影协主席江涛先生共同参与。于是,三人驱车赶往位于辽河半岛的“好摄之徒”摄影工作室。
及至“好摄之徒”摄影工作室门前,“好摄之徒”摄影群的发起人——“在路上”(群名)孙学东先生,已在门前迎接。进入工作室后,始知这是一间共两层的临街门市,面积还可以,一楼是课堂式设置,二楼是“沙龙”式布置,上下互联,共同学习交流,确实有模有样。
据孙学东介绍,“好摄之徒”群已成立几年光景。开始时,大家似乎是“游击队”,学习地址换来换去,东挪西借。有闲置房产的群友,还奉献爱心,拿来大家共用。玩起来都很嗨!但终非长久之计。所以,近期他特别租下了这个门店,为大家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家”。
其间,一女士走了进来,孙学东忙起身介绍:她是我们的“专业教师”陈硕,早年在省城学习摄影技艺。入群后,她就义务为大家传授摄影及后期制作的知识,一晃已经好几年啦!今天她将为大家讲授摄影后期的WPS手法……以前,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高手”,都是纯义务的“教学”呢,就是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呗!话语间,不乏自豪和欣慰的成份。
这时,李仁晖抢过了话题。我给你讲一个他们群的小故事:这个群的成员都是交费“AA”的,先交费后参加学习。群主的这一特色做法,就是为了督促学员认认真真完成“学业”,当学员按时全程完成“课业”后,“学费”全额返还。学员都知道群主所付出的心智很多,为了不收回“学费”,有的学员特意“创造”机会,旷一次课,然后“借口”不要所交的“学费”。是不挺有奉献精神的?!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和这样一群可爱的“影友”,不由你不生发感慨——他们似乎拿这个“群”当成了“众筹的事业”,学呗、嗨呗!就为了大家都开开心心!
“你们常组织采风活动吗?”当记者刚刚提出这一设问,孙学东马上抢过话题:后天周六,我们就有一次以拍马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去建新村一个“野骑部落”,现场检验大家的“学业”。正式邀请几位参加,好不好!
如约。周六下午3时,在向阳山森林公园广场集合,近20位影友,分乘6辆私家车,按时向目的地进发。十多分钟后,车队抵达“野骑部落”,全员下车,一队人马,身背摄影器材,一路向跑马场奔去。过草丛、翻小山、过小岭,自是汗流浃背。
到马场,大家忘记了一路“奔袭”的劳累,各自忙碌着架设相机,选择角度……当骑手驾着骏马呼啸而过,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便被刹那间“定格”!
人说,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独有的故事,每一个群体都有每一个群体独有的故事。我想,“好摄之徒”也有他们“群”自己的故事,而且会有很多很多……
过去做专访,每次我都会抓拍一些新闻图片来点缀“版面”。这次,我决定全部选用“好摄之徒”群友的作品来丰富这一专访,就算作献给“好摄之徒”群,一群现代派摄影人的一个大大的“赞”!
理论学习课
奔驰 张明武/摄
荷 周玉英/摄
水墨乡情 曹悦/摄
牧情谷 曹悦/摄
落日笛声醉 孙学东/摄
印记 郝峥嵘/摄
穿越夜空 刘冬梅/摄
雾锁辽城 李秀艳/摄
晨曦/曹悦 摄
炊烟 曹悦/摄
实践课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