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首家“域外人才工作站”在京成立
辽源市首家“域外人才工作站”在京成立
7月26日,我市首家“域外人才工作站”在北京正式成立。 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本报讯(记者 张莹莹)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广泛吸引和凝聚域外辽源籍人才为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7月26日上午,辽源市首家“域外人才工作站”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在新时代迈出了新步伐。市委书记王立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海波参加成立仪式,并为辽源市驻北京人才工作站揭牌。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负责人,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北京辽源企业商会负责人,在京辽源籍各界人才代表参加成立仪式。
成立仪式结束后,我市举办了以“发挥人才作用、助力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域外辽源籍人才座谈会。于海波主持座谈会并宣读了辽源驻北京人才工作站组织机构。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辽源企业商会执行会长何欣,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博士后聂常虹,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邹立颖,中科晶电总经理、研究员卜俊鹏,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博士孔磊,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综合处处长张楠等9名域外辽源籍人才代表作中心发言。大家在发言中充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热爱之情,并表示一定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就辽源市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加快转型发展等问题踊跃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王立平首先对在座的辽源籍在京工作的各位英才代表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多年来对家乡故土的热爱、牵挂、眷恋和帮助。同时,简单介绍了辽源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就发挥好域外辽源籍人才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辽源市人才工作,王立平指出,各位在京辽源籍英才不仅是首都各界人才中的典范,更是辽源的形象代言人。希望大家不忘初心、情系桑梓,当好家乡的宣传员、推销员和广播员,借助各种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场合,让更多的人知道辽源的区位条件良好、政策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王立平强调,近年来,辽源坚持人才强市战略,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制定出台了《“152”人才集聚工程》等系列人才政策,重才、亲才、近才、富才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辽源成立人才工作站,不仅要让多年在外拼搏奋斗的家乡英才能够及时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更要尽可能地为人才提供相互交流、共叙乡情、合作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让人才工作站真正成为人才与人才之间、人才与辽源之间的连心桥和归属地,使人才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关注和故乡的温度,进而推动广大辽源籍人才攥指成拳、聚沙成塔、汇溪成海,成为加快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王立平强调,新形势新局面对我们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科技、人才、资金的支撑,都更加需要各方面力量特别是辽源籍精英人才的支持。希望在京辽源籍各界英才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带项目、带资金、带观念、带信息回到“龙山脚下、辽河岸边”,为辽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王立平表示,辽源市委、市政府将认真落实相关人才政策,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加大跟踪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辽源籍人才发挥作用、回报家乡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要做好联络服务工作,竭诚为各界辽源籍英才做好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为辽源创新转型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据悉,“域外人才工作站”是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内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的区域或城市设立的聚才引智机构,是广泛宣传推介辽源、进一步加强与域外高层次人才沟通、交流、联络的窗口、桥梁和纽带,它对于辽源市人才工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北京首个“域外人才工作站”作为辽源市引进和服务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它的建立不仅是辽源人才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增强驻京域外辽源籍人才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报效之意。
中国城市文化网站总编辑刘贵说:“我们要继续关注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家乡辽源的发展倾尽全部的力量,发挥优势,以北京人才工作站为平台,开展人才交流工作,为家乡网罗人才、为家乡推荐人才、为家乡引进人才,为辽源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