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作协积极扶持青年文学人才成长

各地作协积极扶持青年文学人才成长

 

  加强对文学创作人才特别是青年作家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作协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陕西、上海、江苏、重庆、云南等地作协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文学创作人才的素养,壮大文学创作的队伍。
  陕西省作协实施“百优计划”“签约作家”“百青培训”等项目,通过经费资助、培养培训、宣传推介等方式为中青年作家提供支持。“百优计划”遴选有实力、有潜力、有较好创作规划的作家重点扶持,入选者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在此基础上,确立“加强巩固60后、70后,扶持鼓励80后、90后”的思路定位;帮助作家制定五年创作规划和年度写作计划,建立季度联系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组织“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西北大学高级研究班”等。注重基层文学队伍建设,探索“三秦文学季”“基层片区培训班”等模式。制定印发《关于选派作家到基层挂职深入生活和定点体验生活的实施意见》,推动作家挂职、定点深入生活常态化。
  上海市作协加强作家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作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学习培训,组织青年作家签名《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正气倡议书》。上海市作协进一步建立完善文学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通过所属文学杂志《萌芽》,联合全国著名高校,每年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和中学生的作文比赛,发掘了一大批年轻的优秀写作人才。通过制定青年文学人才梯队计划,加强对1992年后出生的新生代文学写作者跟踪、扶持,并从历届“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的优秀获奖选手、上海高等院校的优秀写作者和文学评论家当中,择优选取26位具有创作潜力的作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逐月约稿,并邀请11位作家、评论家、资深编辑进行点评。
  长期以来,江苏省作协在重点扶持、文学出版、作品研讨等方面关注青年作家,并通过设置青年诗人奖、青年作家写作营等,有力地促进青年文学人才的成长。近两年,江苏省作协和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基地共同发起“江苏文学新秀双月谈”活动,主要研究和关注对象为江苏文学新秀。去年遴选了庞羽、汤成难等10位创作成绩优秀的青年作家,均为1980年以后出生,采取“2+1+5”即2位青年作家、1位主持人和5位青年批评家的对谈模式,在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地举办了5场活动。活动通过省内外青年批评家与江苏青年作家的交流与互动,展示了江苏文学新秀的写作风貌,促进青年作家与青年批评家的共同成长;与在校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今年延续这一模式,将为麦豆、茱萸等10位青年作家举行专场活动。
  近年来,重庆文学院采取青年作家培训、邀请作家授课、作家签约、“结对帮扶”、“巴蜀青年文学奖”评选奖励等多种措施,加强青年文学人才培养,积蓄文学发展后备力量。近几年,先后开办5期以上青年作家培训班,邀请近20名知名作家为青年作家授课,青年作家签约近20名,结对帮扶近60名,开展了7届巴蜀青年文学奖评选,参与培训、帮扶、授课、签约、评奖的青年作家达到近2000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作家人才。近日,重庆文学院又将目光瞄准高校文学人才培养,走进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师生开展文学交流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学创作发展、帮助青年作家成长。
  云南省作协以选送培训等方式,先后组织100余名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30余名青年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西南六省区市青年作家培训班。云南还举办全省首届农民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长篇小说创作培训班、中短篇小说创作培训班等,对全省近千名作家和基层写作者进行了培训。云南省作协尤其注重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培养。现在,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均有了本民族作家,白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等还形成了本民族作家创作群体。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已成为云南当代文学的“特色名片”,云南各民族作家已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队伍和文化戍边的重要力量。 (转自《文艺报》 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