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树立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进一步树立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组轩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关键是要抓好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树立“担当干事”的“风向标”。
大胆起用担当作为者,敢于担当就会蔚然成风。对敢担当、善作为、有能力、有闯劲的干部,不能只是拍肩膀许愿,更要拿出真正的诚意大胆任用,让有为的干部有位。重点考虑、优先培养、大胆提拔那些政治过硬、作风扎实、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优秀干部,对那些扛重活没牢骚、打硬仗无怨言、在难处不松劲的干部要大胆任用,为他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广阔空间,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能一个样。当然,给激励不等于单纯搞职位奖励,选人用人更要注重人岗相适、德能配位。对敢担当、能冲锋、善引领的“狮子型”干部和踏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老黄牛式”干部要有所区分,根据他们的熟悉领域和特长给予合适的舞台。
激浊方能扬清。对无所作为、工作不力干部的纵容,就是对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干部的一种伤害。要坚决调整那些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他们失去舞台。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使干部“能上能下”成为一种常态。坚决把那些不担责、不干事的“逍遥官”“太平官”拒之门外,让那些钻营关系的“老好人”、混天度日的“老油条”没有生存空间。同时要注意到,对干部的调整变动,不是要对表现不佳的干部一棒子打死,而是要通过良好的用人导向形成反向激励,达到以“下”促“干”的效果,倒逼干部提升干事创业动力。既让不担当的干部没有舞台,又要给干部自觉转变、奋发向前的机会,通过鲜明的导向激励作用,形成积极健康的干部心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事成事的工作格局。
判断干部是否担当作为,需要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注重实绩实效,探索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让考核深入到干部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掌握干部“活情况”。要完善评价机制,对不同职位、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干部注重差异化考核,对工作业绩强调比较式考核,对干部表现实行连续性考核,着重区分了解干部的优点缺点、潜绩显绩、功劳苦劳、唱功做功,形成清晰判断和准确评价。要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表彰奖励、选拔任用、问责追责挂钩机制,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潮平两岸阔,风好正扬帆。各级党组织要以《实施意见》出台为契机,健全完善科学的选拔和调整机制,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真正激励和鞭策更多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奋力谱写辽源创新转型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