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应多“打捞”基层声音
本报记者 李艳红
前几日坐出租车去采访,闲聊中听“的哥”师傅说:“我有个好主意,能让辽源尽快在全国出名。谁要是能见着领导,一定要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们。”听“的哥”师傅这么说,我认真地听了起来。
“辽源的沉陷区动迁后,不能在上面盖楼,只能建广场和公园,‘白瞎’了大片土地,不如建几个高标准、国际化的赛车跑道,这样就会吸引全国各地的赛车爱好者到辽源来。这样,辽源不仅能出名,举办赛事还能带来可观的效益。”且不说这个建议是否可行,单从关注辽源发展、热心城市建设的“责任感”上看,“的哥”师傅就值得赞赏和宣传。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靠领导干部的决策力和执行力,还要靠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民。只有凝聚整座城市的力量,这座城市才有内生动力。以往在公交车上、校门口前、亲朋好友的聚会中,多次听到人们谈论城市发展的林林总总,其中不乏批评声、牢骚声。也有的是出主意、想办法,期盼城市发展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的和谐声。但这些珍贵的“民间智慧”,很多时候并没有摆到城市建设的议事议程中。究其原因,无外乎缺少一个方便顺畅的表达渠道,缺少一个“打捞”基层声音的有效机制。那么,适时邀请一些基层工人、普通群众进行座谈,倾听“原生态”的群众声音,俯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意、倾听民声,一定会更真实、更有意义。而百姓的批评声、牢骚声,甚至于骂声,也从另一个角度真实地暴露出城市发展的弊病,有时听听“骂声”,对于做好工作很有帮助。
百姓中也有好建议,群众中也有“诸葛亮”。“的哥”师傅的建议,也许是突发奇想,也许是经过深思熟虑。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都应该为城市中拥有这样的热心市民而感到高兴。希望我们都能把听民声、解民意作为规范从政行为的基本,从收集基层的声音做起,从倾听百姓的心声入手,纳百家之言、集百姓之智,让百姓不仅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能参与其中,助推城市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