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车管所拓展服务渠道全力推进“只跑一次”改革见成效

市公安局车管所拓展服务渠道全力推进“只跑一次”改革见成效

 

    本报讯(王朔 记者 田蓓蕾)随着辽源市经济转型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至今年上半年,机动车保有量达24.5万辆,驾驶人31.7万人,车驾管业务量逐年递增,日均办理量最多达千件。市车管所作为全市公安机关规模最大、业务量最集中的车驾管业务服务窗口,紧紧抓住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实施“只跑一次”改革契机,结合当前车驾管工作发展现状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期盼,作出“三个一”服务承诺,既“最多跑一次、只排一次队、一小时办结”进一步细化出台便民服务举措,探索实施“六服务”管理模式,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和实惠。目前,结合工作实际,已梳理确定实现“只跑一次”业务39项,网上办理实现“零跑动”业务19项。
    主动上门“找服务”。从开展软环境建设服务民营企业出发,主动适应群众和企业需求,工作中,对一些能在互联网上办理的业务及时办理,通过电话预约、电话指导,让群众感受互联网、现代通讯功能和政府为民服务的便捷,实现“只跑一次”。4月26日,全省开通新能源车号牌,车管所针对我市公共汽车公司这一服务民生的大企业,采取上门服务方式,为公汽公司换发新能源号牌,并主动上门安装号牌,受到企业的称赞。有的办事群众因病无法到车管所履行相关手续,车管所就派民警上门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困难。截至目前,累计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10余人次,为辽源公交集团、辽源龙源客运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上门检车、更换号牌等500余台次,为群众和企业节省了时间和往返带来的成本。
    开展延时“续服务”。近年来,群众购车和考驾驶证数量迅猛增长,车管所业务受理量逐年增加,针对这一问题,车管所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克服工作人员少、工作强度大等困难,在车管所本部、二手车分所等车驾管业务大厅,统一推行周六延时办公服务举措,并向社会承诺每天“保证办理完最后一笔业务再下班”,做到“当日业务、当日办结”,以工作人员延时服务解决群众和企业“多次跑”的烦恼。
    简化流程“细服务”。在大厅设置导办台,安排专职导办员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业务指导,在群众进入大厅叫号的同时,发放《车驾管业务服务指南》,先期对办事群众提供的手续进行预检,疑难业务由值日警官处理。积极推进市政府“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新模式,结合业务特点对窗口进行重新组合,在原有一窗式服务的基础上,业务受理窗口增加到6个,全部设为“党员先锋岗”,推出“三个一”服务承诺,设立“只跑一次”展板,印制办事指南图册在导办岗进行发放,优化办理流程,设立“老弱病残军”绿色通道。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对外公开承诺到车管所办理的各项车辆或驾驶人业务,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都可以做到一次办理完结,努力做到向现场办结和网上办理要效率,向流程优化要效率,向资源整合要效率,向体制机制创新要效率。
    强化“互联网+”促服务。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特点和群众对完善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呼声,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全力打造“网上车管所”,对车驾管业务进行全面细致分类,能实现网上办理的全部上网,最大限度将服务项目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在原有网上车管所“驾驶证考试约考”“变更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等11项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目前已实现机动车和驾驶证两大类共19项业务网上办理,为群众提供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的快速服务渠道。
    扩大宣传“讲服务”。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发布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证、驾驶证补领、机动车转移登记等39项车驾管业务“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和19项网上办理“零跑动”清单及办事要求,让群众详细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和所需手续,切实提高群众对办事事项的知晓度,避免因不熟悉、不了解办理业务流程和所需资料而盲目跑、反复跑,努力实现更多业务“只跑一次”或“零跑动”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