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雨

听 雨
张爱梅 河南虞城实验小学

 

  入夏,雨是时常莅临的。刮一阵风,飘几片云,即兴发挥,随意挥洒几滴雨。或酣畅淋漓,或轻描淡写,均是来去自如。从不问落在谁家,要去何方。
  人们对雨的渴求就像人们对爱的期望一样,不必过多适中就行。多了泛滥成灾,每日左三圈右三圈缠着你恋着你,就会令人生厌,避而远之;少了,就会有饥渴感,不过瘾,不满足。
  自然万物需要滋润,人心更需要润泽,才能健康成长。雨来了,自然界奏起交响乐。它入你耳鼓,直达肺腑。
  雨打芭蕉声,雨扫瓦砾声,雨射井台声,雨击水面声……有时能分得清,听得明,更多时候是各种声音交融在一起,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听雨要有情调,要有心。若琐事闹心,雨声就成了噪音,惹人生厌。若无杂念,这听雨就成了精神大餐。大雨滂沱,听到的是万马潇潇,是惊涛骇浪,气贯长虹;细雨沙沙,心中自会柔情似水,思绪萦绕。若久雨不晴,这雨就成了如泣如诉、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听雨分时节。春雨蒙蒙,细如针,缈如烟。打湿秀发,诗意萦绕;夏雨滂沱,尽情挥洒,酣畅淋漓;秋雨绵绵,清澈微凉,润泽心扉;冬雨寒冷,冰澈入骨,使人警醒。
  听雨看场景,不同场景听到不同心境。“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雨中漂泊一生的苏轼是何等洒脱泰然!而“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诗人余光中边等人边听雨,又有几许期待,几份痴念。
  听雨分年龄段。“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宋人蒋捷的听雨,道出了人一生的悲喜愁苦。
  听雨是一种品味,不同人听雨会有不同感悟。庄稼汉听到的是庄稼拔节抽穗的声音,是果粒饱满炸裂的喜悦;音乐家听到了音符空中飞舞的旋律,绕梁三日,荡气回肠;诗人听到了平仄交替、韵律和谐的诗句;哲学家雨中苦思冥想,悟出了人生至理。
  滚滚红尘,忙碌生活,繁乱思绪弄得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那么,就选一个雨天,泡一杯茶,临窗而坐,任窗外雨打湿谁的肩头,任帘外风吹起谁的长发,我只管听雨,品雨,纳雨入怀。此刻,雨声通透,清明,空灵。人渐渐回归本我,心缓缓归位,妥帖了,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