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黑马”的奔跑速度

    在2018年龙山区“三抓三早”项目清单上,纳入市“三早”项目有5个,纳入省“三早”项目有3个,项目总投资9.62亿元。其中,汽车商贸物流特色小镇一期、500MW(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华纺静电纤维、中农冷链物流及仓储设施、蓝天城儿童素质教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已陆续开工、复工,节奏快、步调稳,成为新一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实力派潜力股”,让人见识到——

 

“掘金黑马”的奔跑速度
本报记者 汪琳

 

    发展靠产业,产业靠项目。融合工业、服务业、新能源产业等主导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的龙山区,一直将发展的眼光落在前景广阔、因地制宜的项目上,预先谋划、提早安排、科学落实、积极推动,竭力做好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助航者”,不仅致力于挖掘本土孵化和引进来的“黑马”掘金潜力,增加经济效益“砝码”、加快城区创新转型发展,更注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扩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惠及广大百姓。
    那么,这些“黑马”的掘金潜力究竟有多大?目前,它们的奔跑速度有多快?6月8日,记者走进这片“育马基地”一探究竟。
    “家有‘少年’初长成”,独立打拼潜力无限
    在市、区领导眼中,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他们看着它从小长大的”。短短几年间,从进驻到龙山工业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器白手起家、备受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和多方面扶持到迅速蜕变成长、能够“出山”独当一面,再到与吉林省普泰投资集团合作融资、成立静电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该企业坚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立足生态环保产业,凭着自主创新研发、可与美国3M公司相媲美、在国内外发明博览会上斩获大奖的静电纤维生产技术和销往全国各地、应用于高端行业领域的无气味、带静电纤维新材料产品,成为当之无愧的“本土明珠”“辽源骄子”,不断释放巨大潜能。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实力武装、技术过硬、人才充实、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投资筹建了无油剂附有静电功能PP短纤维产业化建设项目(简称“华纺静电纤维项目”),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产值产能,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2017年6月,该项目开始施工建设,越冬停滞后现已全面复工。
    跟随总经理邢天宝的脚步,记者踏入位于寿山镇黑牛村一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新厂区。金刚砂地面防滑不起灰,保障员工生产作业安全无害;逆变器、纺丝设备已经入驻,整个厂房房顶全部铺设使用光伏设备,并安装了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站,生产作业模式从原来的煤转热能转变为电转热能,自发自用,更加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目前,我们已经在设备订购和厂房建设上投资近一亿元,整个生产过程以自动化为主,年产量可达6000吨。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今年9月份就可以搬入使用了。”邢天宝说。
    在邢天宝看来,独立打拼并非易事,振翅高飞不可能不遭受考验。项目建设初期,就在征地拆迁、工程审批上“碰了钉子”“卡了壳”。“多亏区委、区政府帮忙协调解决征地问题,顺利盖起新厂房;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鼎力支持,多次下来调研、跟进项目进度,通过‘只跑一次’改革,帮助办理审批手续、解决审批难题。目前,项目进展很顺利。”邢天宝时刻铭记这份恩情,决定重点研发气体过滤和液体过滤新型材料,不断壮大企业、搞好项目、振兴家乡,给脚下这片热土掘出更多金子。
    “绿金子”落地生根,“太阳产地”成“独家招牌”
    斩断穷根,关键还得靠产业扶贫。什么样的产业项目既易于操作运营,成本低、收益大,又符合基层实际、民众意愿,最终实现精准扶贫、区域振兴呢?吉林省爱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艳新给出的答案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最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刘艳新告诉记者,“无论是个人在家坐着看电视、上网,还是农业、工业生产运行,单靠屋顶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就可以自发用电,多余的电会并到国家电网,方便晚上继续使用,节能省耗无污染,还有相应的国家补贴,所以很多人称之为精准扶贫、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绿金子’。”
    从小喝着辽河水长大的刘艳新,2002年跨行创业、只身南下,2006年创建了江苏爱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挖掘“绿金子”的行家。2017年,在龙山区领导多次登门拜访、诚挚邀请下,原本就想把该项目带回东北、带回家乡的刘艳新,选择与龙山区政府“牵手合作”,并成立了吉林省爱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这块“绿金子”扎根在龙山脚下。
    目前,该企业的500MW(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建设、生产设备即将投入使用。在6000平方米的厂房内,身穿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几名工人正在调试自动化生产设备、检测整体生产线。玻璃上料、电池片串焊、自动排板、人工层叠、自动层压、装框、固化、测试、打包,整个生产过程一气呵成、速度很快。厂长吴旭骏说:“光伏发电组件生产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很高,要时刻保持清洁,防止灰尘落入光伏板上,而且自动化设备需要人工操作指示屏,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速度、节点把握精准。5月20日开始,设备厂家的工作人员帮助调试,并对我们的技术人员开展培训,现在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操作方法,日后将进行小批量生产,预计每个月能生产8万件。”
    从生产向应用过渡,产业链、价值链才能实现完整。据了解,目前,安石镇、渭津镇的20多户农民已经安装了光伏发电组件,个人家用或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生活节能便利、生产高效投入低、收益成果明显。
    “我们厂是吉林省唯一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引进的都是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持续发电长达25年。接下来,江苏总公司还打算将江浙的生产战线转移至辽源,扩建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和周边居民就业,让该项目扩散更多惠民能量。”吴旭骏一脸骄傲地说。
    城中小镇顺势而生,包罗万象打造“全能组合”
    阳光普照大地,和煦微风拂面。对应东北的季节气候,此时是项目施工建设的黄金期。在龙山区福镇大路与环城路交汇处,塔吊挥舞长臂,工程车辆往返穿梭,施工人员在工地上辛苦作业,好一派忙碌景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辽源汽车商贸物流特色小镇项目一期拔地而起、初具模型。
    辽源小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士银说:“这个项目是今年4月开工建设的,每天我们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抓工期,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力争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按照目前的施工速度,一期国贸城可以在明年9月交房使用,逐批吸引商户入驻,而且还能超前进行二期工程部分。”
    据了解,项目规划初期,原本定位为汽车商贸产业园。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后,发现目前我市产业分散、自主经营需求大,更适合打造整合分散资源、集中多种功能区域的商贸综合体。政企携手合作打造的汽车商贸物流特色小镇顺势而生,主打汽车产业、商贸物流、综合配套三大功能板块,涵盖多达34个商贸业态,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0亿元。分三期开发:一期国贸城,二期汽车产业和配套,三期汽车产业、汽车主题旅游及配套。
    盘活“一盘棋”,走好第一步。根据我市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城市建设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汽车商贸物流特色小镇项目一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5+6”运营理念设计。“一期国贸城将包含汽修汽配汽车用品交易中心、五金机电交易中心、家居建材交易中心、小商品交易中心、餐饮娱乐休闲中心五大交易中心,以及家居主力店、仓储加工、物流基地、电商中心、会展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六大配套板块。建成投入运营后,可容纳1000多套商铺、辐射周边城市530多万人口,成为减少中转环节和成本的物流集散地及青年创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园区基地,真正引领新业态发展、补齐服务业短板、改善民生、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焦士银告诉记者。
    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产业发展才能取得实效。在焦士银看来,政府这只“手”给予了他们多方面支持,提供了一臂之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环节是个大难题,耗时太长的话,就会影响施工进度。市、区两级政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帮助对接、协调,调度各部门配合解决各类问题,而且省、市、区各级领导还多次深入施工一线、现场视察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督促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为我们保驾护航。”焦士银感激地说。
    目前,本地已有1200户经营者、500个品牌意向签约入驻。焦士银坚信,在政企通力协作下,这个城中小镇将会成为助力辽源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快马加鞭不松劲,务实重行赢未来。今年5月起,完成水果蔬菜交易大厅和冷库主体工程的中农冷链物流及仓储设施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散货交易区和仓储库房,硬实力不断增强;集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基地、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休闲购物、餐饮娱乐、警示教育等于一体的蓝天城儿童素质教育基地项目也完成项目土方作业,进行新一轮的开工建设……
    施工作业的轰鸣声,透出龙山区锻造“金刚钻”、增强掘金实力、力求经济民生“两手抓”“两相宜”的决心。正是这份决心,奔跑在龙山沃土上的“千里马”将会越跑越快、越跑越稳,揽到越来越多的“瓷器活”,振兴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