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三十年,我们一直在升级

——数说辽源建地级市30周年经济发展

 

  粮食增产、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出口增长……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辽源的成长。
  立足辽源、结合实际、统筹规划、转型发展……经济改革中,我们看到辽源的发展。
  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但我们正在逐一解决。从政府到百姓,我们都在为此努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发展,辽源的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结构,不断改善民生,辽源的经济势必健康发展。
  打造升级版的辽源,是下一个30年的“辽源梦”。

  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
  截至2012年,辽源地区生产总值达605.13 亿元, 按当年价格计算,比设地级市初期的1983年增长85.4倍,年均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79亿元, 比1983年增长17.2倍,年均增长10.5%;第二产业增加值356.85亿元,比1983年增长111.2倍,年均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94.49亿元,比1983年增长225.2倍,年均增长20.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9479元,比1983年增长79.8倍,年均增长16.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自21世纪以来, 依托“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实施“三化统筹”、“三动”战略,推动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经过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1983年的42.3:45.4:12.3,调整到2012年的8.9:59:32.1。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比1983年分别提升13.6和19.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3.4个百分点。

  投资拉动效果显著   
  截至2012年,我市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2.75亿元,比1983年增长620.5倍,年均增长24.8%。近30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2亿元,年均约94.9亿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12年,累计完成投资2675亿元,占前18年的97.2%。近年来, 投资结构日趋优化,对第二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其中2012年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额的52.8%,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分别占1.5%和42.3%。2012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52亿元,比1983年增长365.5倍,年均增长22.6%,当年年竣工住宅面积57.95万平方米,比有历史记载的1990年增长11.1倍,年均增长11.4%。建筑业企业的崛起,资金来源不再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和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占资金来源比重逐年加大。

  财政支撑能力增强
  建市初期,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为0.74亿元。2012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8.00亿元,增长37.26倍,年均增长14.5%。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以23.0%的速度递增。全市财政支出82.65亿元, 比建市初期增长109.2倍,年均增长17.6%。随着财政支撑能力的逐渐增强,用于民生的支出增大。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物支出40.81亿元, 分别占财政支出的19.9%、7.6%、18.9%和3.0%。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截至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当年价格总产值93.25亿元,比有历史记载的1985增长11.4倍,年均增长11.3%。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32.8万吨,比1983年提高49.6%,年均增长1.4%。粮食的连续多年增产丰收,装满了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近年来,养殖业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肉蛋奶成为人们一日三餐的必需食品。2012年我市猪牛羊肉产量达7.49万吨,比1983年增加5.76万吨,提高3.3倍,年均增长5.2%。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我市是以煤炭工业立市的新兴工业城市。建市30年来,曾经历了20世纪末90年代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进入21世纪后,项目建设及“三大产业”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户数30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22.9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83年增长122.8倍,年均增长18.1%。近12年来,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资本积累大幅度增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97亿元,比有历史记载的1987年增长113.6倍,年均增长29.0%;实现利税总额42.21亿元,年均增长17.9%。

  内外贸易日益活跃
  截至2012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23亿元,比1983年增长46.6倍,年均递增14.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132.85亿元, 比1983年增长46.6倍,年均递增14.3%;餐饮业零售额达13.77亿元, 比1983年增长75.5倍,年均递增16.1%。
  截至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7092万美元,比1983年增长36倍,年均递增13.3%。其中,出口总额7047万美元,比1983年增长14.3倍,年均递增9.9%。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截至201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51.75元,比开始进行居民家庭生活调查的1988年增长27.2倍,相当于每年每人平均增加收入854.04元, 年均增长14.9%。城镇居民家庭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4077.28元,比1983年增长17.3倍,年均递增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24.0元,比1983年增长17.5倍,相当于每年每人平均增加收入278.83元,年均增长10.8%。

  在东博会上,非洲商人对我市黑木耳露饮品称赞有加。
  30年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突飞猛进。图为电焊工在工作。
  30年来,我市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图为东丰县农民在丰收之年喜笑颜开。

  注:因30年来各项经济指标统计口径调整,及价格变动,未做价格因素剔除,各项经济总量指标数据均使用当年价格。仅供参考。

  本版稿件由 辽源市统计局 提供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