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聚人心促和谐

《村规民约》聚人心促和谐
本报记者 赵强

 

村民在活动室下棋消遣。  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乱倒乱扔垃圾、对老人不孝敬、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在农村这些问题应当如何处置?近年来,西安区灯塔镇富强村积极推广《村规民约》制度,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几年前,富强村邻里关系并不算融洽,村干部帮村民调解纠纷,有时村民还不买账。为此,村两委班子认为,要建立让村民真正信服、自觉遵守的规矩。随后,为倡导节约文明新风尚,加强村民自治,在村两委的倡导下,全村每户村民派出一名代表,村两委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征集村民意见,经过反复酝酿、磋商,通过村民表决、村民执行等方式,最终确定了富强村《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对村民日常言行的一种约束,告诉村民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将《村规民约》顺利执行下去,我们村还成立理事会开展监督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东说。
    富强村的《村规民约》虽然只有22条,但内容涉及村庄整治、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邻里关系、社会治安等,还对价值观、维护道路畅通等作了相应规范,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王东向记者介绍,2015年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比较差,柴草、垃圾等杂物乱堆乱放、生活污水乱倒乱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针对村民反映的环境脏乱差问题,村两委将村庄整治写入《村规民约》。现在,村上组织成立的义务巡逻队和保洁队常年活跃在村里,专门负责维护村里的安全稳定和环境卫生。
    《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富强村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次越级上访事件,有效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自从《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如果有村民将喝完了的矿泉水瓶随手扔在地上,或是有村民随意吐口痰,都会立即被身边的村民提醒。”该村3组53岁的村民付双才乐呵呵地说,现在村里的歪风邪气少多了,人心更齐了、人情味更浓了,尤其村里通过红白喜事理事会的监督,让俺们村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大伙儿都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