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下足功夫抓项目

东辽县下足功夫抓项目
李洪波 王森

 

    立足“三早”快行动。春末夏初,在中科禾源辽河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区,2000亩“水稻旱作”已经有90%出苗;10000棵特色木本葡萄已绽新绿;1100亩藜麦开始播种;10000多米的围栏正在建设中……
    今年,东辽县推进省“三早”项目3个,分别是总投资8.72亿元的中科禾源辽河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诺德高科年产1.35万吨高性能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隔热性中间膜建设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同城医药大型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东辽县将项目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要,积极落实“三早三抓三促”行动,提振实体经济。2018年,重点推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其中,9个新建项目,已开工5个,开工率55.6%;22个续建项目,已复工14个,复工率63.6%。其它12个项目上半年可全部开复工。
    为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东辽县创新思路、下足功夫、强化落实,形成了抓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责任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县级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切实发挥表率和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县级领导“十个一”活动,27名县级领导全部包保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充分利用项目建设黄金期,督促企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抢工期、抢进度。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大力推进现场办公,就地解决,确保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深入推广驻厂办模式,选调精干力量帮助企业跑前期、破难题。
    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继续开展标兵企业树旗活动。获得“标兵企业”荣誉的企业一方面在政策上重点倾斜,另一方面除了必要的消防和安全检查之外,其他单位不得擅自到企业检查,真正让企业宁静,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快企业审批流程再造。通过联合审查、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等多种形式,统筹推动项目全流程审批由223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在企业投资备案项目“零跑动”基础上,6月底前,与省同步实现项目单位“只跑一次”改革。同时,进一步加大涉软案件查处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功能平台上下功夫。在优化园区资源配置上,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连续两年实施“腾笼换鸟”,开发区内8家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重组、租赁、出售、出租、注资等方式相继盘活。在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上,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工业项目用地供应到位,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解决土地制约瓶颈;确保资金保障到位,强化银企对接,争取银行支持,全力争取国家、省奖补资金,切实做好地方融资平台建设,争取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确保科技支撑到位,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科技实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工程”,加大对科技项目支持力度;确保人力资源供给到位,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技能型、智能型实用人才。
    在招商创新上下功夫。围绕“打造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规模项目”,形成分期分批、梯次推进格局,产生商家云集、项目扎堆的良好局面,激发出“引来一个、集聚一群、繁荣一片”的乘数效应。在政策扶持机制上,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政策,对标先进地区,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努力打造省内最具吸引力的“政策洼地”和最具竞争力的“投资洼地”。在招商引资模式上,充分利用吉浙对口合作新机遇, 不断调整招商思路,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模式,推进设立袍江经济开发区东辽分区,利用袍江经济开发区在汽车零部件、纺织袜业、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以及绍兴及周边地区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飞地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