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区做好服务小微企业这道“必答题”
西安区做好服务小微企业这道“必答题”
张洪伟 黄健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如何做好破解小微企业成长面临的政策和要素制约,全程服务小微企业这道“必答题”,西安区立足当前、抢前抓早,专门召开西安区积极培育实体经济全程服务小微企业工作启动会议,制定下发《西安区积极培育实体经济全程服务小微企业实施方案》,成立西安区服务实体经济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着力推动“九个一批”路径举措落实到位,加快形成“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的良好发展势头。
走访调查市场主体夯实一批。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全面摸清西安区小型微型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商户的发展现状,逐户制作小微企业台账,建立实体经济动态数据库,每季度更新。对调查更新过程中发现的无照无证经营主体要力促其合法经营;对证照齐全但长期无经营活动的主体,有潜力的要挖掘培养、不经营的统一注销。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准入一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广“一个窗口”办理和“一站式”便捷服务,进一步优化简化服务流程,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在深入推进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入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切实降低创业营商的制度性成本。灯塔镇及各社区统一设立“小微企业服务窗口”,委派专人负责指导业户填写年报信息表、办理相关业务及所需材料的通知宣传等工作,将“只跑一次”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每次窗口服务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一批。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型适度规模经营,依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统筹兼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培育和规范建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和带动农户功能。
助力企业产业升级推动一批。积极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引导矿山机械等小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适时关停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切实提高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打造城市精品商圈活跃一批。按照“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路面实体店”的西安商圈发展思路,积极吸引一批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企业及精品商铺入驻。引导小微企业及个体商户突出个性化竞争优势,通过优质体验及过硬产品聚人气、集商气、汇财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西安商业活跃度。
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成长一批。加强对小微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培训,帮助小微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对有一定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能人培训,帮助其找准市场定位,发现创业商机,提供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扶持。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适时开展“校企对接”,切实缓解企业的用工矛盾。
开展多种综合服务提升一批。加强区内企业协作配套,鼓励大中企业通过任务众包、生产协作、平台开放、资源共享等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小微企业产品、技术和创新成果融入大企业生产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组织优质小微企业参加省内外展览展示、投资洽谈等经贸活动,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小微企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将政府采购服务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扩展至符合规定条件的区内各类小微企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一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按照综合监管、简约监管原则,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法治的环境。抓好小微企业软环境实时监测评估,严禁向企业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加强消费维权,鼓励支持小微企业维护商誉、诚信经营,畅通维权渠道,为诚信小微企业的发展腾出市场空间。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及时受理小微企业法律咨询,进行法律体检,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不受影响。
整合非公党建资源覆盖一批。做好已成立党支部和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小微企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西安区非公经济党组织情况汇总和党员台账。针对小微企业“小、广、散”特点,探索组建实体小微企业和重点社会组织联合党委,逐步实现对小微企业全覆盖。建立健全区域性党建工作议事机制、双向沟通服务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区域内党群共建机制,确保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深化“红色互动”,综合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党组织管理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综合性平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小微企业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灯塔镇、各社区之间结对共建。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工会”工作模式,切实做到一方面促进党建成果、党建经验传输到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