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工季,软环境准备好了吗?

项目开工季,软环境准备好了吗?
实习生 王勇力 本报记者 王茵

 

    又是一年春来到,扬鞭奋蹄正当时。3月29日,辽源市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龙山礼堂召开,再次重申优化软环境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已经进入项目开工季,我市的软环境究竟如何、相关部门做了哪些工作、企业有何感受呢?在采访项目建设过程中,记者捕捉到了这样一些镜头:
    镜头一:放下“官架子” 
    “说起来,我们今年的项目建设还真多亏了政府部门的主动对接、登门服务。”谈到营商环境,辽源中农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秋枫的回答令人欣喜。原来,就在前几日,辽源中农实业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次专门针对项目建设的“现场办公”。
    在秋枫看来,这次“现场办公”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辽源中农实业有限公司送来的一场“及时雨”。秋枫说,在研究今年的项目安排时,辽源中农实业有限公司发现一、二、三期项目共涉及到规划审批12个问题,如何化解这些问题,秋枫第一时间联系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了解到辽源中农实业有限公司的情况后,局长王保宇带领审批办、规划科及规划院、勘测院的多名负责人来到辽源中农实业有限公司进行现场办公,对中农一期改造工程和二期续建工程的规划方案深入研究,逐项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为了让企业在办理三期工程规划审批时少跑动,当场先行对三期规划方案进行预审,从规划专业角度对容积率、日照、外观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提醒企业办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并安排专门联络员负责项目领办、代办,确保办理过程畅通无阻。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秋枫就感受到我市软环境建设的力度和决心。当时中农·农副产品市场二期工程需要进行规划竣工核实,城管执法局的审批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审批流程,主动上门为中农公司提供指导服务,实地了解二期工程建设情况,协助企业填写申报表格,详细列明并解释竣工核实所需各项材料,预审现有材料是否合格,简化了企业办理的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中农二期工程尽快投入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镜头二:主动“担担子”
    “这样的营商软环境,真让我们企业放心。”这是记者在与秋枫交谈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与秋枫有着同样感受的,是中建智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负责人焦士银。
    焦士银正在做的是辽源汽车商贸物流特色小镇一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对于提升辽源城市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带动经济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焦士银的话说:“公司之所以选择辽源作为合作伙伴,看重的就是这里的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想事干事的营商环境。”
    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龙山区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主管项目建设的副区长周玉伟整个人扑在了工程建设上,报件、审批、跑手续,哪儿有事往哪儿赶,随叫随到。财政口出身的他,除了对数字张口就来,对项目流程、环节更是如数家珍。
    项目所在地是工农乡,为了尽快完成土地征拆,乡长谭海文更是投入了全部精力,从1月16日开始动手征地,到4月3日,两个半月的时间,中间还跨了一个春节,他们便完成了160户,51万平方米的征拆任务,这样的速度在辽源项目建设史上堪称首次,用周玉伟的话说:围绕汽车小镇项目,龙山区创造了多项“史上第一”,这些破纪录的创举背后,是责任意识,是担当精神,是直面问题的勇气。
    据悉,全市今年计划组织实施的12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月调度机制,力争上半年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计划达到80%以上。
    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对项目建设这盘旗,如何走好软环境这一步考验的正是辽源人的勇气和担当。
    镜头三:拆除“门槛子”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减少审批程序,方便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改革提上了辽源日程。要求改革的初步目标是4月底“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40%,6月底“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60%,7月底“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80%。
    事实上,在辽源市的部分单位中,“只跑一次”事项已经达到100%。
    在市政府行政审批大厅社会和公共事务服务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跑一次”改革之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便全面梳理出群众和企业办理事项16项,其中包括10项行政许可,3项其他行政职权,3项公共服务事项。为了方便群众办理审批事项,16项工作全部进驻政务大厅一窗办理,同时建立群众和企业办理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公布比例达100%。
    同时,针对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行政职权事项的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行再压缩,原审批事项和其他职权事项的办理环节共计49个,现压缩为37个,减少12个;原申请材料共计57项,现压缩为52项;规划项目审批时限已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为8个工作日,现已实现重点项目急事急办,平均4到5个工作日即可发证。
    据介绍,随着我市“只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发改委、市安监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反应,通力配合,不断简化群众审批手续,帮老百姓“简”到心坎儿里。目前,全市已有38个部门上报了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市20个部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六个分厅办理的515项事项中,有305项已实现“只跑一次”,占比达到59.22%。40个政府职能部门已上报了“三集中、三到位”落实情况统计表,政务中心及各分厅已经着手制定各项配套工作机制及相关制度,“只跑一次”真正跑出了辽源转型发展的加速度。
    镜头四:拿出“官样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确保项目服务务实、有效、有力,前期调查摸排是必要条件。在发改部门,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计划组织开展全市24个“三早”项目春季大巡检、秋季回头看活动。为确保项目务实推进,我市对纳入全省“三早”行动的项目建档立卡重点跟踪,随时积极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针对拟组织实施的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由市、县两级领导担任重大项目服务协调员,负责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工作;由市县(区)机关干部担任重大项目服务“特派员”(服务秘书),负责实地踏查、定期联络走访项目单位,推动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发挥效益;由全市各界人士担任重大项目服务“监督员”,对相关部门在办理重大项目相关事项时的行政行为、执法行为、服务担当等情况进行监督,合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推广重点项目服务秘书制,落实领导包保、并联审批、全程服务、督查问效等制度,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人们常说“人勤春来早”。2018年的春天如约而至,我市的项目建设迎来开工旺季。减少审批事项、上门办理业务、实地踏查研究……相信种种软环境建设举措,一定会为我市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