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沧桑巨变 美了辽源

——“辉煌三十年”系列报道之城建篇
本报记者 王茵

  30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适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图为上世纪80年代我市城区一角与现今城区面貌对比。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三十年光阴荏苒,三十年岁月递增。辽源,从一座北方小城,一跃成为温馨、宜居的吉林省中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梳理三十年城建脉络,品味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步伐,三十年沧桑巨变,美了辽源!
  道路总长由56公里拓展到205.5公里
  桥梁从18座增加到32座
  三十年城市“长大”了近一倍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辽源市正式升格为省辖地级市。伴随城市建制升格,大开发、大建设的号角自此吹响。
  在此之前,我市城区路桥设施陈旧落后,道路狭窄,建设标准、配套水平相对较低,全市最宽的北寿、南康大街也仅为12米宽,且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混行的低标准道路。数量很少的城市桥梁均桥面窄小,年久失修,破旧不堪。
  1983年到1984年间,我市对南环路康宁街路口至火车站段进行了建设改造。1985年至1989年,历时5年完成了北起矿务局广场,南至老南门加油站,总长5.5公里、宽42米的辽源市区南北走向大干道拓宽改造工程。
  1991年,我市对东腰岭天桥至龙山大街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将8米宽的交通咽喉段,开凿两侧峭壁展宽至30米,再以浆砌石挡土墙护坡。
  1992年至1997年,先后完成龙山大街、谦宁—壮康大街(现康宁大街)、西宁大路东段、经康桥东段、向阳大街(现人民大街向阳段)、矿北大街实施拓宽改造。其中,向阳大街的改造,使我市南北走向主干路向南延伸了1.77公里。
  在对城市道路拓宽改造的同时,为解决道路“瓶颈”问题,我市还进行了城市桥梁建设。
  1993年至1994年,我市开始对永安桥和革新桥进行加宽改造。
  1998年4月10日南康公铁立交桥破土动工。施工历时190个昼夜,同年10月24日正式建成交付使用。这座公铁立交桥的建成,不仅使我市有了第一座城市立交桥,同时也结束了我市南北主干路长期被铁路线分隔为两段、车辆通行经常受阻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筹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随之不断扩大。
  在此期间,我市在建设东辽河城市防洪工程之际,利用水利投资,于2004年建成了斜拉式东辽河大桥,2005年建成了财富大桥。
    到2012年,我市全面打通一环路,二环路以内“四纵六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南开北拓、西进东扩”的城市建设格局也开始形成。
  截至目前,我市市区道路已发展到197条,道路总长度由56公里发展到205.5公里;城市桥梁由18座增加到了32座。建成区面积由27.7平方公里扩展到46.33平方公里,城市扩大了近一倍,城市路桥设施、道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
  人均占有绿地从不足1.5平方米到7.55平方米
  城市绿化覆盖率从不足12.8%到38.82%
  “女”大十八变 越变越好看
  1983年以前,我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不足12.8%,人均占有公共绿地不到1.5平方米。
  为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30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对城市周边宜林荒山进行绿化,先后植树百万余株,建设了青年林、少年林、妇女林和“八一”林,使城市周边荒山披上了绿装,恢复了植被。与此同时,我市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建管并重、讲求实效”的原则,持续不断地对市区街路、游园、广场、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庭院、街头绿地等进行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特别是近几年,我市以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在增加城市绿化总量、打造精品亮点上狠下功夫,不断取得城市绿化工作的新成果。
  我市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街路拓宽改造,栽植高品质行道树木,建设高标准绿化隔离带。先后对人民大街绿地、仙城大街北出口三角广场绿地、矿北大街绿地等几十处街头绿地进行绿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了东辽河景观带、仙城大街景观带;完善了人民广场、东方广场等城市广场的绿化建设;集中力量开辟建设了向阳山公园,并对已有的6座公园进行了绿化升级。
  截至2012年,我市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79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8.82%,公园绿地已达377公顷,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达7.55平方米。2012年,我市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目前正在向“国家级园林城市”迈进。
  从2座小型简易广场到8座现代化城市广场
  从白炽灯炮到智能亮化
  “她”实现了从“品质” 的跨越到“品位”的提升
  2000年以前,我市除有2座小型简易的集会广场外,几乎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
  2000年至2002年间,我市城区建成了2座具有现代城市文化娱乐休闲意义的广场:东山文化广场和人民广场。东山文化广场,座落于辽源矿务局东山住宅区制高处,是拆除原矿务局第二招待所并动迁一部分住宅所建。人民广场,北接中共辽源市委大院,南临辽河大路,同东辽河景观带相互映衬。广场建成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是纪念庆祝辽源建城百年,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宾客,有数万名辽源市民参加。
  2003年,我市在市中心康宁大街东方新城建设了17600平方米的东方广场。此后,分别于2004年、2005年建设了站前广场和福寿宫门前广场。2009年至2010年结合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建设了市体育场门前广场;结合向阳山公园建设,建成了向阳山公园大门前广场。
  特别是在2011年结合辽河半岛小区开发,我市建成了规模达5000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大型城市广场。
  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有现代化城市广场8座,广场总面积达17.34公顷。这些广场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基本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健身和举办大型会议、文艺演出的需求。
  1985年至1986年拓宽改造北寿大街时,我市开始实行路灯电源线专设,路灯换成铁质10米灯杆放射桔色光线的钠光灯。
  1990年,路灯关启换成了自然光控制器,结束了半个多世纪路灯需人工推拉闸的历史。
  1993年最后一只街路白炽灯泡退出路灯序列,结束了我市用白炽灯做路灯的历史。
  2000年,我市投资200万元,对南康、北寿2条大街的路灯进行了全部更新改造,检修维护了矿电大街全线路灯。新建了南环路、向阳大街路灯,安装了广场灯。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市城区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区面积的扩展,路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自2001年到2012年12年间,我市结合道路、广场建设共安装功能性照明路灯3493基,均采用高压钠灯光源。截至2012年底,我市城区各街路广场共有功能性照明路灯7560基、17863盏,城市照明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09年,我市建成路灯中心监控室。对全市照明路灯的运行实行了智能自动化控制和微机数字化管理。
  集中供热 天然气入户 二十四小时供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83年,我市利用辽源发电厂热能开始进行集中供热工程建设。
  1985年10月,集中供热首期工程内外网完工开始供热。自此,集中供热在抓好运行的同时,其更新改造和项目建设一直持续进行,供热能力逐年递增,设计能力年年实现突破。
  1987年二期供热工程获准立项。1992年10月,二期供热工程内网完成。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到115万平方米。
  1995年,市直管集中供热面积增至177万平方米。2000年,顺利实施了与新建电厂即大唐辽源发电厂的对接配套项目建设。
  在集中供热快速发展的同时,辽源的城市燃气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1986年,占地8700平方米、储气能力60吨,年供气能力600吨、可为5000户居民服务的辽源市液化气站,在城市西郊集贤煤矿南侧建成。1988年,市液化气站多方组织气源,年购进石油液化气300吨,为近20000个家庭进行了分装罐充气服务。此后我市液化气使用率不断提高。到2000年底,我市城区已有液化石油气站5座,服务范围覆盖主要市区,液化石油气使用得到全面普及。
  2008年,我市开始实施天然气工程建设。经过4年多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400余万元,先后建成天然气场站、加气站和市政中压管网, 并已投入运营,日售气20000立方米,发展居民、公福用户共计16476户,从而改变了我市没有天燃气使用的局面,完善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我市空气质量、转变能源结构、提升城市品位做出了贡献。
  1985年底,市政自来水日产水能力5.2万吨,共有供水管道78公里,有“辽河”、“龙头”、“八一”3处水源。截至2012年,通过供水系统改造与市区供水管网联网工程的实施,我市实现了杨木水库、大良水库、八一水库、龙头水库和聚龙潭水库5库联合调水,24小时供水率得到逐步提升。
  回首城建三十年,三十年沧桑巨变,这些变化在你我身边,在你我眼中,更在你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