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行政审批“减负” 助力群众办事越跑越顺
给行政审批“减负” 助力群众办事越跑越顺
——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深化改革历程
本报记者 汪琳
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埋头实干,是完成新时代发展答卷中的题中之意。党的十八大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带动下,不断加快行政职能转变,从基层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方面推出新举措、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2017年,该局行政审批办连续12个月被市政务服务中心评为“优秀窗口”,积极发挥创新体制机制的撬动效应,用改革的“金钥匙”打开便民之门,让群众“少跑腿”、办事顺,从而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审批事项“减负”,用“一站式”取缔“前店后厂”
食品药品审批的“准入口”事关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及食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准入门槛较高、审批事项较多、程序环节繁琐成为食药审批的标志。在2013年我市推行“放管服”改革之前,市食药监局仅有药品零售经营许可、药品GSP认证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审批。而且进驻初期,食药监局办证审批窗口只承担受理工作,现场检查、审批、制证等工作环节仍由市食药监局相关部门承担,“前台接件、后台审批”的工作模式让老百姓在办事“两头跑”“反复跑”中感到诸多不便,便民服务体系亟待优化。
“改革一小步,前进一大步。”为彻底解决“前店后厂”问题、让“穷折腾”变成“不折腾”,提供群众和企业满意的行政审批服务,市食药监局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陆续承接了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食品加工小作坊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业务,并统一集中到行政审批办,还将各审批事项的全部工作流程进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逐步完善整合服务链条;“减负”后的食药审批工作仍面临着人员少、专业性需求高等棘手问题,经过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抽调部分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审批服务“脱胎换骨”,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申请人从咨询、申报到现场勘查、领证均可在窗口办理的“一站式”服务,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审批流程加强管控,效率提速、受益范围不断延伸
为推动改革落地、释放发展活力,让窗口“一站式”服务功能得到全方位体现,市食药监局以“审批环节进一步减少、审批手续进一步简化、审批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为目标,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将餐饮服务许可与食品流通许可合并为食品经营许可,减少审批事项和流程环节,扩大食品经营企业的受益面;依照相关政策规定,每年减免食品生产、餐饮服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勘验费和认证费80余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持续缩短审批时限,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邮寄证明、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运输证明由法定时限1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将食品生产许可现场审核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将原质监部门发放的工业产品许可证(QS)换发食品生产许可(SC)由原承诺1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食品生产许可延续缩短至1个工作日,帮助吉林厚德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顺利投入生产,完成大客户的项目订单,打开市场、赢得效益;将医疗器械审批事项权力下放至东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使辖区内的医疗器械企业能就近申报医疗器械许可备案受理、现场检查、审核、审批等相关事宜;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辽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申报材料简化管理办法》,并探索实行了药品经营许可、GSP认证证书、医疗器械许可、保健食品许可、公共卫生许可“五证合一”工作模式,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办事效率、缩短申办时间,为企业、群众、大学生畅通创业就业便捷通道。
工作机制创新升级,以“数据代跑”为群众减压
“无规矩不成方圆”。市食药监局先后制定了《食品经营许可现场审查取证标准》《食品生产许可现场审查取证标准》《药品经营许可现场审查取证标准》等,统一审批现场检查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审批争议。由于小型档口基础条件差、食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很多小档口不符合开办食品经营企业的检查标准,反复申报仍不能取得许可。去年11月14日,审批窗口创新转变工作机制和方法,对大型商场、超市小型餐饮档口开展了关于申请食品经营许可验收标准、日常监管法律法规、餐饮操作规程的专项培训,将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作为,使食药审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为了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办成事,市食药监局推行“不见面审批”,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依托国家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审批网、省局食品经营审批系统、市政务服务公开网等网络平台,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相关许可的网上自助受理工作,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群众只要登录相关网络系统,选择所要办理的服务事项,动动手指上传所需材料,经过后台集中审批获准后,便可在家坐等相关证件“免费快递上门”。目前,该局通过此方式已发放相关许可469户。今年,该局还将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例,开展对食品生产、药品经营、医疗器械经营申报材料通过第三方免费上门取材料工作,优化办事审批流程,努力营造服务最优、速度最快、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以浙江“最多跑一次”优秀经验为标杆,加快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深化改革,市食药监局坚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人性化贴心服务与便捷式技术手段,助力群众办事越跑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