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老去的您做些什么?

我们能为老去的您做些什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而今天的我们是否应该为已经老去的老人们做些什么?曾经看到过一张令人难忘的图片,一位老奶奶满脸皱纹,身背柴火,那双疲惫的眼睛睁得格外大,看了真让人心疼。想想我们国家还有多少像这位老奶奶一样的老年人需要社会的关注。我们不能说他们的子孙不孝,也许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的背景,每位老年人也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相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得到更多社会以及子女的关爱。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沈阳的座谈会上说:“要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现在很多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更多的关怀。
    关爱老年人应当成为社会风气,形成习惯。关爱老年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应当只是说说而已。我们应当为老年人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老有所乐。希望社会每一个人对待老人都能够多一声问候、多一个笑脸、多一份爱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温暖老人们的心窝,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谨以此专刊,为天下老人祈福;谨以此信念,为所有年轻人代言。


    儿女:请给予父母多一些陪伴

    “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这句话成为微博上网友热议的金句,这源于央视播出的一系列“关爱老人”公益广告。而就是这一句话感动了众多网友。这则不到5分钟的公益广告,讲述了一位老人表情木讷地望向家门,等待着儿子归来。可是等到儿子回来敲门,老人却慌了起来,一句“我不认识你”,让儿子无比震惊。原来,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当儿子带着父亲去外面吃饭时,父亲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并吃力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饺子。”最后,那句字幕“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让众多网友飙泪。在微博上以“父亲”和“饺子”为关键词,可以搜到差不多10多万条帖子,不少网友感动连连,直呼被戳中了泪点。
    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消耗了自己的青春,为了我们、为了这个世界延续美好,他们贡献着自己,直至发挥着自己最后一点儿光、最后一点儿热。试想,我们是不是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了?我们好像很少注意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默默奉献的爱,常常拒绝他们琐碎的关注与细细的询问,可曾想过那是他们的心和全部的爱。我们往往想的是自己的感情、家庭、工作上的纠结。可他们年老无助,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温暖,如果我们能对父母给予的爱多一点儿耐心和理解,也许会让他们活得更开心、更幸福一些。我们所需要做得只是一点点儿耐心的回答、一两句电话问候、一两天贴身陪伴。只要我们愿意,这些都不算什么难事。比如,再忙也要记得抽时间带父母去体检;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我们要拿出一点儿时间来,关心一下父母的健康,给他们安度晚年提供一些条件和保障。而关心、陪伴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一个电话的问候对于父母来讲也是一种安慰。对此,刘明浩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一个星期打一个电话回家,偶尔想家了会两天打一次,可是真打电话回家了却不知道和爸妈说些什么,只是习惯性的问候,打电话回家总是重复相同的话,可能自己觉得很平常。可是有一次我母亲就因为急着接我的电话而摔伤了自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为父母做得远远不够,应该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多为父母做几顿饭,多尽一些儿女应尽的义务,对于父母来讲他们吃的何止是饭菜,而是一片孝心。”
    我们走在人生道路上,小的时候,父母是我们乘凉的树,枝繁叶茂,用绿色的臂膀给我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晴空;少年时,父母是我们点燃理想的火把,用他们自己的树枝为我们激情地燃烧;我们逐渐大了,不再在他们的呵护下走路,又是父母用自己的树干为我们铸造了一条船,让我们得以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扬帆远航;即使我们成了家、立了业,父母仍用那唯一剩下的树桩,安然地等候,等我们累了、乏了的时候,坐在那树桩上歇息。
    而如今他们老了。作为子女,请给父母多一些陪伴和爱,其重要的并不是形式,而是一颗感恩的心。


    高科技:请给予老人多一些方便

    老年人退休后在家没事儿做,经常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因此,许多年轻人为了帮助老年人打发时间,也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会给老人买一些诸如多频道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式的高科技产品,但是老人对这些高科技产品并不满意,原因何在?
    晚辈们为老人准备了许多高科技产品,希望老人能将其派上用场,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惜老人不会用,还提心吊胆怕给弄坏了,恐怕到最后还是成了摆设。类似的遭遇,很多老年人想必都遭遇过,麻烦不断,却又无可奈何。李然先生的家里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原本李先生本想让父亲开心,也尽尽孝道,于是在其父亲过生日的时候买了一部老人机作为生日礼物,可没想到非但没讨老人欢心,反倒挨了一通训。原来,手机上面的按键太小,老人根本就看不清楚,打电话估计着拨,有用电话没打通几个,反倒拨错了不少,不仅花了电话费,还得给人家连连道歉。手机来了短信“唧唧”响个不停,老人就更不会摆弄了,不知把哪里按错了,居然还花费了高额短信信息费用。对此,李先生很无奈地说:“除了手机,我们家前段时间换的有线机顶盒,也给我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因为又多了一个遥控器,多了几项功能,教了好几遍我爸妈还是不会用,现在老两口儿关机开机都小心翼翼地不知道先按哪个。想想还真是挺愁人的,现在在家频繁看电视的大多数都是老人,这遥控器左一个又一个的,难免让老人不知所措。我觉得还是应该给老人做个一键启动的才人性化。”
    其实,就现在的电视机来说,无论是液晶的还是智能的,对于老人来说都没有什么大作用。因为越是高科技反倒操作起来越是繁琐了。老人更需要的是简便和快捷。而说到手机,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话和短信,很多老人甚至连短信都不会发,只要打接电话就足够了。可如今的手机具有摄像、录音、全球定位等等成百上千种功能,年轻人都看得头昏眼花,又有几位老年人会摆弄?恐怕带在身上也是累赘,徒添烦恼。而现在商家所卖的老人机也不简便,什么屏幕锁、开机锁,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个麻烦。
    虽然“科技改变生活”是句时髦话,现在看来,后面应加个括号,不包括老年人,这让人何其心酸。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用品的市场其实是很广阔,厂家与其一门心思迎合年轻人的胃口,不如多关注一下老年人的需求,开发老年人专用产品,相信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效益。


    服务行业:请给予老人多一些照顾

    “银行服务都不错,就是排队时间太长了!现在都用银行卡,像我们这样习惯了用存折的老年人都不会用了。现在理发店很多,但方便我们老人去的实在是没有多少了!”张大爷的这两句话道出了很多老人的心声。事实上,老年人走出家门,无论是在银行办理业务,还是剪头、洗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这些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现在的服务行业真应该给予老年人多一些照顾。
    前些天,周先生像往年一样拿着父亲的身份证和存折来到银行替父亲取钱,但是这次他被告知无法办理。周先生无法理解,他每年都来替父亲取钱都没什么问题,为什么今年不能了?经过柜员解释,周先生父亲的存折上证件信息与身份证不一致,必须办理账户重归手续后才能取钱。周先生说他父亲由于中风腿脚不便已卧床多时,不方便来银行办业务。了解情况后,银行明确了办理业务内容并准备好了《授权委托书》等上门服务必需的资料,派营业部大堂经理和另外一名客户经理为周老先生提供上门服务。
    工作人员来到周老先生家中,周老先生得知银行上门服务,既惊讶又感动,特意穿戴整齐,并亲自在授权书上签名。对此,周先生也很感动。经过周老先生同意和确认,周老先生授权他儿子办理相关业务。银行经理介绍说:“银行要求修改密码、解锁等业务必须本人办理。有些客户不理解,认为我们故意刁难,事实上我们是为了控制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有些客户确实有困难,不能亲自来银行办理业务,我们在确定事实的情况下,会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同样,理发师姚女士也为老人带来了不少方便。她是一名专业的理发师,在得知养老院的老人很多都不方便出门理发的情况下,她主动做起爱心志愿者一直为敬老院的老人免费理发。姚女士说,她不为别的,只为将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都关爱老年人,让养老院的老人得到切实的帮助。
    姚女士说:“我刚加入爱心志愿者的时候,团队里会理发的只有两个人,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走两个敬老院。一般情况下很多老人不是因为疾病就是因为岁数太大,都无法出去理发,所以我们每次去养老院老人们也会着急地等着理发,我们是一边理发,一边给他们刮脸。说实话,忙活儿一天,确实是挺累的。不过看到老人这么高兴,我们也挺开心的。我就感觉这些老人需要关怀,孝敬老人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做爱心志愿者的目的,就是献出一点儿爱心,为老人多做一点儿事。”
    或许对于普通的储户而言,银行上门服务并不是必要的,但对于老年人这一群体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或许剪头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等待他人的帮助。所以,公共服务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老年人多一些照顾。


    陌生人:请给予老多一些关爱

    老年人就像是秋季挂满果实的树,是社会的财富,请关爱身边的老年人。陌生人,当您看见一位与您素不相识的老人在你的门前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请递上一杯暖暖的热水;陌生人,当您看到一位老人在街上忽然病倒的时候,请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随着老年人听力下降,他们越来越听不清楚别人的谈话,起初,家人还会加大声音来和他们谈话,但由于往往不是答非所问,就是频频打岔,不少家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甚至产生厌烦情绪长此以往,老人在家庭中常常是默默地独坐一隅,而出门在外更是有很多不方便,有些老人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不中用了。人们在乘车时,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请为老、弱、病、残、孕的乘客让个座。这是在提示我们好的传统不能丢,敬老爱老的意识更不能忘。令人可喜的是,如今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爱心志愿者,每逢节假日慰问老人、生活中关心照顾老人、在社区组织老人健康活动,这些都是给予老人们精神享受。
    早餐铺的店员讲述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儿:“我在这家早餐店打工已经有两年了,我记得有位60多岁的老人,他自己拿着饭盒来买饭,他要的是豆腐脑。这本来也没什么奇怪的,大家都是用这儿的餐具,最多不过是要求套上塑料袋。我一开始以为是老人嫌这儿的餐具不干净、不卫生。第二天,老人又来了,还要豆腐脑,可这时已经卖完了。我说还有豆浆和小豆腐,可老人仍然执意只要豆腐脑。老人可能有些耳背,听不清楚我的话,当时沟通起来很困难。看到老人执意不走,没办法我只能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们老板。老人可能误会我,以为我嫌他麻烦,所以他一见到我们老板就解释说,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而是他有糖尿病,怕我们的豆浆里有糖分。就这样,我终于知道了老人为什么总是自带餐具了。老板听完这句话,马上就让我们准备了一份无糖的豆浆,一直到现在,每天早上我们老板都会特意多留出一份豆腐脑和无糖豆浆。这说起来是一件小事儿,但我总觉得关爱老人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儿做出来的,之所以我们老板很重视,经常叮嘱我们千万别放糖,他是觉得谁家都有老人,虽然和这位老人素不相识,但是我们尊老的美德不能丢。关注他们一点儿,你会收获一份安慰和满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都喜欢接近他人,以排遣孤独。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社会组织,与他人的交往、交流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耄耋之年的老人,更渴望得到关爱,他们是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关心的群体。


    关爱老人还需全社会共同发力

    中国老人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知道有老人节的人并不多,对于老人们而言,节日只是形式,而子女的陪伴才是实实在在的,而这也只是关爱老年人的一方面,实际上,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老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
    近年来,养老投入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加快等都显示了政府在保障民众养老上的决心,笔者希望这种步子能再大些,受惠对象范围再广些。
    首先,关爱老年人,社会关注不可缺。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老龄事业的发展,关注、关心老龄事业,关爱、帮助广大老年人,共同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再次,关爱老年人,家庭关爱最直接,家庭成员要在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尽力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老年人随时得到家庭的温暖。维护老年人的社会尊严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家庭成员不仅要尊重自家的老人,也要尊重社会上其他老人。
    其次,社区要多参与。社区与老人关系密切,这就要求其负起责任,最起码也要对辖区内的老人信息及时掌握,对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应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鼓励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得老人从孤独寂寞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
    最后,仍需要回到儿女上,毕竟儿女才是关爱老人的主心骨。老人为家庭付出了全部,可由于各种原因却沦为“孤独老人”,让人情何以堪。子女们固然有着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推脱“常回家看看”的借口。哪怕仅仅只是一通简单的电话、一声温暖的问候,都能让父母无比欣慰,而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举手之劳。
    总之,要让老人都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晚年,那就离不开政府、社会、邻里、儿女各方面的携手合作。让全社会共同发力,为了未来的自己,关爱老人,不妨从我做起。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