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筑梦 逐梦深耕
写在前面的话:
辽源经济开发区自2001年设立以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开发区成长历程,梳理亮点、总结经验,对于促进我市创新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记者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深入部门、企业、商场和群众家中,采访多位“老字辈”开发区人,旨在从不同领域、通过不同视角,讲述开发区的故事,以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折射时代变迁,展现大变革、大发展带给城市生活的深刻变化,为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造氛围、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走笔“今昔开发区”系列报道之记忆篇
从2003年475万元,到2016年88634万元,14年间,辽源经济开发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6倍;从2003年347万元,到2016年13626万元,14年里,辽源经济开发区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9倍。光阴无影,岁月留痕。当年不过是一条在建公路,如今路网已四通八达;当年的空旷田野上,如今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回首峥嵘岁月,那是一代人的——
沃土筑梦 逐梦深耕
本报记者 王茵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抓手。
2001年12月31日,经省政府批准,辽源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汇聚政策优势、打造要素平台、带动经济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个崭新的平台自此诞生,一段逐梦的旅程就此开始。
谢文波,辽源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聊起当年的经历他记忆犹新:我是学工民建的,2005年考入开发区建设局,当时开发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想想那几年,为了开发区的发展,大家投入的不仅仅是心血和汗水,还有满腔热情、无限期许。谢文波说,那时的开发区是大片大片的稻地粮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主路当时正在建设中。自己家住白泉,坐小客车只能通到十六中桥下,下车后要徒步半个小时才能到单位,可即使这样也从未觉得辛苦。“那个时候不只是我,开发区所有工作人员都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上班,晚上七八点钟下班,大家一腔热血,争时间、抢进度,只要工作需要,没人计较得失。”
杨振峰,社会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在他的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土地征收。杨振峰说,2005年到2008年是开发区扩张速度最快的几年,辖区下辖8个村,其中友谊村大部分土地被征收,80%以上村民迁入了现在的三海尚城、金都花园小区。当时的杨振峰正担任拆迁办主任,在他的记忆中,那是工作经历中压力最大、困难最多的几年,什么朝九晚五,什么双休日、节假日,全都谈不上。进村入户讲政策,施工现场做工作,说得口干舌燥、走得腰酸腿软,可他觉得所有这些付出都值得,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开发区道宽了、路畅了、水电气通了、工厂进来了、农民上楼了。如果说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方向,那么当年,他们早就已经进行了摸索和尝试。
曲晗,开发区安监局局长。曾做过6年综合执法局局长的他,对自己最为满意的一点就是成功迁移了“霸道”多年的马路市场。曲晗说,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壮大,辖区内工厂多了、住户多了、人多了,于是城市管理成了大问题。自2010年起,区域内随处摆摊设点、任意占道经营的现象日趋严重,不但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市容环境,在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配合下,曲晗和同事一起,将辖区内的安国村与303国道相交处的自由市场成功取缔,把“游击队”整编为正规军迁入星源农贸市场,该做法曾赢得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开发区管委会,谈到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很多人娓娓道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也许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园区成长记忆”:当年加班,要步行半个小时才能打到出租车;当年修路,路基抬高了两米多;当年人少活多,一个人一天最多开了5个会……所有这些记忆都承载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汗水,他们的沃土筑梦,他们的逐梦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