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爱的接力

本报记者 于芯



    事件回放:
    3月20日,本报《爱心追踪》专栏报道了东辽县泉太镇身患绝症的青年贺帅在生命垂危之际,却想着别人的安危,要捐献自己的器官挽救更多人生命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尤其引起爱心人士的关注。
    本报记者在《一封遗书闪耀出的人性光华》报道中,摘录了患白血病的18岁小伙子贺帅写给父母遗书中的一段话:“亲爱的爸妈:18岁,正是我成年该报答你们的时候。可自从查出患白血病,我内心并没有恐惧,却是对你们二老无尽的愧疚……我真的想活下去,可是面对那六七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儿子实在不忍心在(再)拖累你们了,我只能放弃治疗,只求来世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儿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第一,无法报答您,无法报答社会;第二,没有穿上军装,报效祖国。等我走后,我希望把我的器官捐献给社会,给需要的人,我能回报社会的只有这些了。”这封令人心碎的遗书尽管文字不多、字迹潦草,还有错别字,但字里行间却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光华……为挽救自己的亲骨肉,贺帅离异的父母不计前嫌,将家里最值钱、也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土地变卖,同时求遍亲戚朋友,向他们借钱为孩子治病……


    社会回应:
    本报“爱心追踪”栏目对贺帅事迹的连续报道,引起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共鸣。《吉林日报》、《新文化报》、《城市晚报》等相继对贺帅给予了热心关注。我市专为救助贺帅所设的新闻热线电话铃声不断,众多的好心人询问贺帅的情况后,都力所能及地献上了一份爱心。一时间,救助贺帅的爱心潮在辽源涌动,并辐射到省城……
    “贺帅年龄虽小,却能在自己绝望的时候想着捐出器官去帮助他人,这样的孩子应该得到大家的帮助。”东辽县中兴大酒店经理车喜文被贺帅的精神所感动,捐出善款1000元。从东辽县到辽源市再到长春市,许多企事业单位、爱心志愿者组织和市民参与到救助贺帅的行动中。
    我市民间志愿组织——“雷锋爱心传递群”最先发起行动,200余名志愿者为贺帅筹集爱心款3万余元。为救助贺帅,东辽县人大、东辽县公安局、东辽县农村信用社、白泉镇中心卫生院等单位专门组织了捐助活动;东辽县民政局按大病救助的最高标准发放救助金5000元,还给贺帅和他的父亲办理了低保;长春欧亚卖场举办了“诚信红利惠百姓,公益店庆为民生”慈善义拍、义卖活动,筹集治病款6.7万元……两个月来,社会各界累计为贺帅募捐善款50多万元。其中,很多好心人都没透露自己的名字。
    4月23日,贺帅在吉大一院顺利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

    新闻链接:
    记者近日得知,贺帅手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增强,但仍需进行一些必要的血常规、血小板等指标的检查。父母复合后除照顾贺帅外,还要为每次复检的费用而多方筹集……

大爱绽放光彩
本报声音
    一场来自社会的爱心接力,一份超越亲情的人间大爱,让延续生命希望、救助贺帅的行动在白山松水间涌动。爱的洪流,谱写出人世间友爱互助的奋进音符;爱的洪流,汇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爱的洪流,使贺帅获得新生……
    人的生命弥足珍贵。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任何人身处窘境,都会牵动善良人士的心。“等我走后,我希望把我的器官捐献给社会,给需要的人,我能回报社会的只有这些了。”贺帅的善良无私,博得了他身边的亲人、邻居,甚至无数陌生人对他的关爱,从而向他伸出援手,用浓浓真情托起他生命的希望。
    爱心不是挂在嘴上的甜言蜜语,而是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只要我们用大爱去点燃他人的希望,人生就会绽放出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