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的“铁脊梁”

百姓身边的“铁脊梁”
——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党员突击队”为人民服务记事
舒俊 本报记者 于芯

 

    “我是党员,吃苦为先;我是党员,举止规范;我是党员,奉献担当。”这是辽源交警挂在嘴边的话。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口音,却有着一个相同的身份——“党员突击队队员”。他们,每天坚守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学门前那31个护学岗上,用自己默默的守护为孩子们带来平安;他们冲在抗击暴风雨来临的夜晚,用身上的荧光绿照亮煤城百姓回家的路;他们奋斗在暴雪漫天的清晨,用结实的臂膀让打滑的车辆慢慢前行……他们通过亮身份、做表率,切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最艰难、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成为群众身边的铁脊梁。
    高万君是“党员突击队”里的“老”人,掌管着全市的交通安全规划、秩序的管理工作。从“五个不发生”开始的那天起,各种数据、各种报表雪片儿般地飞到他的面前,隐患排查类、执勤执法类、交通事故类,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他只能晚上挑灯夜战进行分类、汇总,第二天就要将这些数据上报到相关部门,耽误不得,等一切忙完了,时钟往往指向了深夜12点。在一次深入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时,他终于累倒了,血压升到了175。同事让他去医院治疗,他却说:“没事,喝点水就好了。血压高了,没啥,事故不高就行。谁让咱是党员呢。”
    39岁的刘金刚在努力做好日常交管工作的同时,始终严抓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管理不放松,打出了团队气势,营造了严管气氛。从早上6时到晚上8时,每天平均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那套熟悉的交通手势不知道已经挥舞了多少遍,手机上“微信运动”每天都是3万步以上。由于超负荷工作,刘金刚的腿开始浮肿、脚起了血泡,但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任劳任怨,是大家公认的“螺丝钉”。
    王亚舒是“党员突击队”里的“拼命三郞”。作为富强警务执法站中唯一的一名警察,他发扬“白+黑”“大步+小跑”的公安精神,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从活动开始,作为二级卡点,按要求需要全天24小时有警值守,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吃住在执法站,还让妻子到执法站给兄弟们做饭。“兄弟们休息好了,工作才能干好。”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兄弟们的眼睛却湿润了,“这样的好大哥哪里去找,不好好干工作,都对不起他。”正是他的这种责任担当,日夜坚守,换来了辽源北大门的平安、畅通。
    公路大队“党员突击队”队员盆广福,他每天天没亮就出早勤,夜黑了还在出晚勤,每天还要处理很多的卷宗、各项报表等,每每工作都要到深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他身体出现了眩晕恶心、高烧不退的症状,自己偷偷地去医院输液后,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54岁的赵兴国患有严重的心脏病,2016年就曾因为工作几次拖延做手术的期限。为了完成交通设施建设攻坚任务,他又一拖再拖复查期限,连续一个月加班加点工作在一线,圆满完成攻坚任务,为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机动车驾驶人考场按公安部要求需进行升级改造,从软件升级到硬件改造,都要在10月8日之前完成。王志宏放弃了双节休息日,带头打响了考场改造的攻坚战。白天在场地施工、测量、施划,精细到每一厘米,晚上根据白天的施工情况不断调整修正方案。他还时常错过食堂吃饭时间,一桶桶泡面“陪伴”他度过了七个不知疲倦的昼夜,在他的带领下考场升级改造顺利完成。
    马成俊、刘波、杨朔,龙山大队“党员突击队”的年轻党员。在执勤时,发现一女子晕倒在向阳连心桥附近绿化带中,且身体不停抽搐,便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在120急救车赶到之前,他们一直守护在女子身边,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医护人员把这名女子送去医院才悄悄离开。
    他们,是一支无限忠诚的队伍;他们,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他们,是一支热血忠心的队伍。他们,就是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党员突击队”,这座城市忠诚的守护者、群众出行的保护神、百姓身边的铁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