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十九大 欢度记者节

    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落下帷幕。就在全球都在为中国点赞,全国人民为有这样的党、这样的国家而骄傲之时,我们新闻人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平日里都是记者、编辑们以自己敏锐的视角、清晰的逻辑以及忘我的付出,把一篇又一篇新闻稿件发表在报纸上,并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让市民百姓第一时间了解我市的发展政策,让各级领导实时掌握社情民意。一年的365天里,可以说,我们364天都奔走在新闻的路上,只有记者节这一天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当然,就算是记者节当天,我们仍然不能因为节日而休息,因为还有很多事件等着我们宣传报道……不能停歇,不能像其他行业、其他节日那样万众瞩目。那么,我们就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一年一度的记者节。今天就将本报部分记者、编辑的“节日心情”刊发,为自己庆祝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我们新闻人。

 

喜庆十九大  欢度记者节

 

 

一份乡村情愫
本报记者 赵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报社农村部度过了近两年半的时光。回首这段时光,感触颇深。走进乡村、亲近自然,肥沃的黑土地,浓厚无比;碧清的辽河水,蜿蜒流淌;俊秀的红叶岭,枝繁叶茂……那是以往任何地方都无法给我的感觉。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积淀多少深情。”这句话用在我身上最合适不过了。此前,一直在城里长大、生活的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不懂得农业。而自从当了一名农村部记者,才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农村、接触农民,让我体验农村生活的新变化,体会到了农民的苦与甜。
    又到一年秋收时。“今年的粮食收成好吗、好卖吗?”“秸秆资源化有哪些妙招?”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真正了解农民内心的需求,挽起袖口,卷起裤脚,我毫不犹豫地奔走在田间地头及村庄角落,续写田坎上的发展。或许,我没有细腻唯美的文笔,也愿在笔端流淌出绚烂多彩的田园风光、日新月异的农村景象及独特深厚的人文历史。我懂得,与农民在一起,记录农村生活,“捕捉”乡村美好,即使疲惫,也会有一种持久恬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名党员和农村部记者,我更加有信心干好本职工作,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与农民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本报记者 陈博琳

 

    当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记者这个行业上又向前迈了一步,这是属于我的第二个记者节。新闻工作是严肃的、认真的,更是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太多的故事涌上心头。我想,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的人生一定会很平淡吧。
    工作中,跟结识的前辈比较,我永远是一名“新手”。两年来,我认真记录着生活、描写着城市、感受着变化,“真实”二字,在我心里时刻谨记,不曾忘却。记者是什么?记者意味着一种责任。我要用它写出一篇篇的报道,感人肺腑的、慷慨激昂的、言辞犀利的……我喜欢记者这个职业,同时感谢它带给我的变化,更感谢它让我的成长道路充满正能量。
    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作为一名记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时代下、在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角色中,怀揣梦想,奔赴未来。我愿意聆听各方的声音,用手中的笔写出最真实的报道。
    不在乎仗剑走天涯,在乎为个体和社会的每个微小进步付出应有的努力,在乎为社会中的你和我、为风口浪尖上和落寞角落里的人们留下印记,为更多平凡却有力量的生命书写感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的记者之路还在延伸,还有待我继续为之努力……

 


履行神圣职责奉献青春热血
本报记者 关明闯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是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也是我过的第三个记者节。
    我刚走进辽源日报社时,有时还懵懂得不知所措。在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行列。从初识、了解工作岗位,到现在灵活自如地工作,我开始喜欢这里愉快的工作环境,工作中与大家积极配合是我的乐趣。党的新闻工作是要求从业者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职业,而我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更要有担当精神,要怀着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带着理想,释放激情,认真、执著、不辞辛苦奔赴这个令我热爱的岗位。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和技术本领,扎实职业基础,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党在新时代的方针和发展路线,明确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职责使命,将记录、见证祖国的发展,通过版面呈现辽源风貌、传播辽源正能量。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职业素养,这是党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的不断追求,做新时代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矢志跟党走,做新时代党的大政方针、人民的呼声和中国发展喜讯的传播者。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用青春和热血谱写新闻事业的新篇章。


致我一生钟爱的职业
本报记者 田薇蕾

 

    世间的职业有千万种,在我看来,我的职业最为神圣与美丽。她不同于园丁把鲜花带给人们,也不同于建筑师让城市高楼林立,但这个职业却能在“咬文嚼字”之时,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也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不断升华、信念愈加坚守、责任愈加重大……这就是我一生钟爱的职业——党报编辑。
    作为一名编辑,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专业知识,更要对文字常怀敬畏之心,要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勤恳敬业的精神,对作者和读者负责,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在与文字打交道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时刻不能松懈的神经。稿件的选择、词语的运用、版式的编排,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既要考虑新闻的政治性、时效性、可读性,又要设计出结构合理、吸人眼球的版面,虽感压力山大,却乐此不疲。
    在与文字打交道时,“吹毛求疵”不知不觉成了我的一个“不良嗜好”。每天面对一沓沓的稿件,一篇一篇地读、改、编、排,一字一字地“抠”、一遍一遍地“校”,生怕出现差错,不敢有丝毫马虎,以至于被同事们笑称“强迫症一枚”。然而,我却认为这是诠释编辑严谨精神的一种实际行动。
    在与文字打交道时,最让我无法控制的就是时间的流逝。字斟句酌间迎来了满天星辰,一次次在黑夜中体会文字带来的情感共鸣,以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日月更替,油墨飘香。我愈加喜欢这份艰辛的职业,尊重这份神圣的使命,固守这份责无旁贷的责任。也许不能与这份职业“厮守终老”,但我会将这份职业的价值与魅力一直传承下去……

 


十年弹指间 我与祖国共成长
本报记者  王超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就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前行,每一天都在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强大。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更向全世界诠释了我国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正如十九大代表蒙曼所说:“万紫千红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作为一个“85后”青年,我幸运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候;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为有这样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弹指间,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十个年头。参加工作之初,仅仅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对新闻工作的满腔热忱和敬畏之情,并无更多认知。工作了三四年后,除了工作热忱和对新闻的敬畏以外,我领悟了新闻更深层次的含义,也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工作者的别样辛苦和光荣感。这五年来,我们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在单位领导的关怀、老师前辈们的指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下真正成长起来,做专刊部记者五年,使我全方位得到了成长,现在也算是新闻战线上一个久经沙场的兵。褪去了曾经的青涩和莽撞,努力做好每一次采访任务,用心去写每一篇新闻稿件。向着党指引的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干;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学无止境的新闻道路上大步迈向前。

 


新时代记者要有新作为
本报记者 李锋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每个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奋斗前行的指引。作为一名记者,要更加深刻理解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风、新作为,更专业、更用心、更脚踏实地去写好每一篇报道,做新时代的合格记者。
    做新时代的合格记者,就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记者工作中的“导航仪”。作为一名记者,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保持定力,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做新时代的合格记者,就要守住自己的初心。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是记者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记者应当坚守的初心。面对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身处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记者要不断学习,不断砥砺自己的品格,坚守职业道德,常怀新闻理想。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本报记者 孙嘉筱

 

    在全国上下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奋斗在新闻工作一线的记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倍感荣幸。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十九大精神走进百姓心中,是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身处记录见证改革成果前沿的新闻人,要适应变革,不辱使命,奋发有为,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我们的情怀、责任、担当和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心有所持 温和坚定
本报记者 吕琳

 

    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现这几年里发布的状态不是在采访现场,就是在去往采访的路上。
    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自从2014年12月22日辽源日报“吉D微风”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以来,三年多的时间,我和同事们采访报道的足迹几乎遍布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路上采访、写稿,在路上总结、思考,也在路上感悟、成长。
    可以说,我们是闻着“油墨香”长大的一代,最终步入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新闻报道从最开始的纯文字,到图片、视频,再到现在的VR、无人机和直播,虽然媒介形式一直在改变,可那份初心没有被遗忘。当人人都能“写新闻”时,媒体人仍然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因为我们深知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面前,媒体的声音是权威、是真相。
    在这个载入史册的金秋时节,就让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有效举措和强大动力。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发挥新特点新特色,有温度、有尺度、有态度、有速度地宣传辽源文化、弘扬辽源精神,以手中之笔描述辽源故事,以感人镜头展现美好瞬间,用鼓舞人心的报道点亮全社会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解民意 接地气 实报道
本报记者 付晓娇

 

    前些天借着采访的机会,聆听了一场由党代表白玉晶所作的报告。报告时间并不长,但却字字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她不仅说出了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激动心情,更道出了中央领导人的解民意和接地气。
    白玉晶是我市水务集团一名普通的排水清掏工人。在别人眼里,她的工作虽然很“脏”,可是她却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无比尊重。
    是的,像白玉晶这样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工作在一线的普通工人有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她们在幕后的付出,才能有我们现在的美好家园。党中央就是想要听见她们的声音,想了解最基层人民的需求。
    作为一名奔跑在一线的记者,这些年的的确确看到了城市的巨大变化,这变化从何而来?更多的是来自基层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付出。每次走进他们,都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感染着我。
    作为记者,我们应该沉下去,用我们的双眼去发掘城市里那些最闪耀的明星;用我们最真实的报道去告诉所有人,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去发现这种价值,让这种价值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