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出一座城市的海阔天空(上篇)

“转”出一座城市的海阔天空(上篇)
本报记者 辛延凯  汪琳

 

    沿长白山余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目光停留在美丽的辽源。这里,曾诞生出中国第一台电视机;这里,曾是中国煤矿的重要产地,煤炭产量一度占据全国总产量的29%;这里,曾因资源枯竭而跌至经济衰落的谷底……今天,这个百年老工矿基地正脱胎换骨、愈发闪耀。踏上转型发展之路,辽源一步步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历经十年沧桑巨变,这座昔日煤城终于“转”出绿水青山、“转”出欣欣向荣、“转”出勃勃生机、“转”出一片海阔天空……
    困 局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向以煤独大、受益于煤的辽源逐渐受制于煤。资源的日渐枯竭令经济发展曲线呈现出陡峭下行的态势,扑面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还在计划经济中原地踏步的辽源,并因没能及时发展新的主导产业而滑落低谷。
    弹簧压至极限就会反弹出巨大的作用力。资源枯竭、经济衰退导致的社会矛盾接踵而来:大量企业关停、工人下岗,在岗职工工资长期拖欠,基础设施老旧、城市功能退化,大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不到改造、采煤沉陷区无力治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群体性上访不断,生态环境恶化……一时间,辽源从因煤而兴走向因煤而衰,成为吉林省最穷、城市建设最破落的地级市。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200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这些句句含金的政策文件,给辽源点燃一盏明灯,照亮新的希望。
    那么,城市转型究竟应该从哪转?怎么转?如何将政策中的“金点子”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寻得新的发展生机?
    突 围
    站在徘徊不前的十字路口,思路决定着出路。进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接续替代产业,扭转过度依赖资源的单一式发展局势,成为改革转型整盘“棋局”中的关键一步。
    可这并不是简单的“对接”或是低层次的“转型”,而是需要立足经济的成长性,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强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遍布全国,寻求经济转型的不只是辽源,以往成功转型的典型城市也不占少数。如果单纯套用或一味复制他人的路数,则难免落得东施效颦的效果,造成产业同构。要想“转”出名堂、“转”出成效,靠的是因地制宜,拼的是独树一帜。
    首先要明晰自我认知、找准发展定位。“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也要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铝材加工制造、轻工纺织、金刚水泥、盛京围场、皇家鹿苑、亚东药业等有限的“家底”,让辽源在迷雾中第一次明确了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三大产业”经济转型思路。
    然而,任何发展都离不开机遇与支持,辽源转型同样如此。为了获得国家、吉林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专责主抓经济转型工作;将心血埋进学习吃透国家出台和实施的系列政策精髓中,将时间留在做好政策争取和对接申报工作上;连续5年实施60个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并实施市级领导包扶工作责任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所有的拼搏和努力终于换来一封捷报:2005年,辽源被国务院东北办列为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2007年,辽源结合实际,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重新梳理和布局,将原有的“三大产业”升级为“六大产业”:重点培育成长性较强的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纺织袜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使辽源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找到经济快速发展驱动的强大引擎。
    2008年,愈发亮眼的辽源备受关注,被国家和省发改委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新的机遇、新的拐点、新的希望,辽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投入到新一轮的转型攻坚战。
    赶 超
    从困局到突围,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岁月;从荣耀到阵痛,是一个成长蜕变的过程。在探索、取经、自省的道路上,“一直摸着石头过河”的辽源趟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实路径。光阴瞬变,拓宽的是视野,放大的是格局,赢得的是无限可能。
    历时两年的国企改革攻坚中,大面积、多形式的国有企业改制,让民营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唱主角,形成新的市场经济格局,化解企业债务78亿元,盘活资产49亿元;占据辽源城市人口半数以上的棚户区居民目前基本实现“上楼梦”,住上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住宅小区;为守住绿水青山,辽源大力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水源地保护、东辽河流域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每年都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历史遗留问题被逐一化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走向良性循环。
    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握紧手中的接力棒,不断探索、寻求突破。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书记吴兰、市长王立平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接续替代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业发展、城市提挡升级、精准扶贫等工作取得佳绩,辽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一点点缩小。
    ——敢想敢干,三产齐推形合力。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效益,现代农业发展以建设精品农业市和畜牧业强市为主攻方向。将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主阵地,目前,已有吉米飘香等11户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入驻,流转土地6.4万亩,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依托金翼蛋品、够够购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重点龙头企业,推进蛋品加工业、生态养殖业向高端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利源精制、麦达斯铝业等8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创新技术产业基地“领跑”高精铝加工业;莎普爱思、东丰制药、博大制药和亚东制药等重点龙头企业,助力医药健康业;东北袜业园、欧蒂爱袜业等重点龙头企业,打响纺织袜业品牌;鸿图锂电、香港中聚等重点龙头企业,扩张新能源产业;钢铁、煤炭、水泥、建筑机械、矿山装备等传统行业实现去产能、搞技改、转产新产品;鑫锐工矿、重科机械、云动力等企业从生产工矿机械配件、建筑塔机开始向城市智能化立体停车设备、汽车零部件、智能夹具和机器人零部件等方向转产,并呈现较强的发展势头。
    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先提质、再提速”,重点培育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服务业新业态,加快传统服务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近两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电子商务线上交易额年均增长30%左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善用智慧,优化“双创”软环境。把“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软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府服务,为投资者、创业者提供更多便利。我市已建立公布了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成运行了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已精简75%,审批时效提高55%,非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零审批。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改革取得实效,累计新增登记市场主体8.3万户,小微企业每年新增400户以上。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求真务实,提升百姓幸福安全指数。近年来,70%的市级财力用于民生支出。通过发展产业、创业带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每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左右;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均按政策连续多年调整;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75个,已累计投入3.23亿元,实现稳定脱贫1万余人;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七年获得省政府考核一等奖,两个年度获得国家安监总局表彰,我市还连续五年获得“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一直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
    一路风尘,一路歌。从跌入谷底到扭转乾坤,这座经历过“因煤而兴”荣耀、体味过“因煤而衰”困顿、饱尝了“因煤而转”痛苦的城市,在一次次选择、调整、改变中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重新起跑,以卷土重来的勇气绽放别样风采。纵深时间的长河,辽源将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韧劲和霸气,在成长的书卷上续写下新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