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内外兼修”铸就文明高地
龙山区:“内外兼修”铸就文明高地
陈健
一座城市的底蕴,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繁荣程度,更体现在它深厚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近年来,龙山区持续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仅给城乡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也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通过涵养精神文明,促进向上向善,促使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让百姓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乐养、居有长安……
“治”“建”同步,营造宜居环境。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以打造美丽乡村和全面落实“河长制”为重点工作,龙山区下大力气改善环境问题,“治”“建”同步,着力营造宜居环境。通过树立“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集中打造两个美丽乡村试点及两个乡(镇)三条主干道的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530个美丽庭院和1500户干净人家的创建评选,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美化绿化村屯道路100公里,新建树台、整理边沟、栽种树木、种植花草、建设围墙……昔日的小仙人河两岸,居民随意倾倒垃圾,旱厕遍布,河道堵塞,气味难闻,百姓不堪其扰,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龙山区对小仙人河进行了彻底治理,动用钩机35台次,翻斗车100余台次,清运垃圾1100余吨,拆除沿河直排厕所31个,在坡坝种植了8400平方米的小叶花和苜蓿草,通过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结合,得到了沿线群众的一致赞誉,使得以往的“龙须沟”变成了一条全新的民心河。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龙山区的环境真正美了起来。
典型宣传,引领社会风尚。2016年3月3日,中宣部命名第二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龙山区关工委作为吉林省仅有的两家入选单位之一榜上有名。“这份荣誉既是对我们‘五老’人员的鼓励,也是对我们以后开展活动的鞭策。”龙山区“五老”爱心团队成员李淑杰说。以“龙山五老”“辽源好人”“吉林好人”等为模范典型,龙山区广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让他们影响、感染、带动更多的人。今年,龙山区通过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搭建“五老”活动平台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五老”人员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在基层关工委开展“一社区创一品牌”活动,目前,龙山区17个社区都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选定了创品牌的项目和措施。北寿社区的“任桂梅爱心工作室”、向阳社区的“三进门工作站”、福镇社区的“校外服务站”……截至目前,“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累计筹集善款5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4名,帮助97个贫困家庭。以点带面,这些爱心团体的成立,凝聚和带动了一大批“五老”人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他们的爱心在延续。
文化惠民,浸润百姓心灵。文化是文明的内在基础,抓文明建设,必须打好文化惠民这张牌。在龙山区寿山镇黑牛村的村部大院里,欢声笑语,掌声阵阵。村民们抱着娃带着老人都来看演出,原来是辽源市“文化惠农直通车”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正在这里举行,精彩的节目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文化惠民政策带来的一股股暖流。今年,龙山区寿山镇黑牛村入围全国文明村镇评选活动。以文体惠民为重点,龙山区通过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实施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切实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新修建农村文化广场14个,累计投入资金140余万元。龙山区文化馆全天候免费开放,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共计25期,组织开展社区文艺汇演、农民艺术节、送戏下乡等各类文化演出活动100场次,惠及百姓10万余人。“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打造形成了“五一放歌龙山”“七一永远跟党走”“九月龙山区城市居民艺术节”等具有龙山特色的广场演出品牌,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欲发展之流远,必浚文明之源泉。龙山区将把握文明力量的源泉,铸就精神文明的高地,推动文明乡风入人心,让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文明之歌在龙山大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