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将道德融入生活

素质教育——将道德融入生活

 

    什么是教养?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教养是从心底要保持一种不去侵犯别人的心思。父母的修养,是孩子的教养。一对农民工父子坐地铁,父亲背着很大的编织袋,儿子提醒他说:“爸爸,小心你的袋子别撞着别人。” 这就是教养。教养,不在于你坐头等舱还是挤地铁,只要你有了在公共场所不去侵犯别人的心思,此刻你就是有教养的。而谈到教育,就是要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道德教育具有特殊性,涉及孩子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渗透进生活,这样才能迸发出力量。而大部分人思想道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
    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他们都是榜样。作为教育者,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最好的教育”。这种道德践行必会深深影响人的一生、深刻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媒体传播,坚定更多人对道德的信仰。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的道德教育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的更深远。


    抓在日常,一个举动就是教育的开始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好的行为会对孩子起着好的作用,父母的不良行为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今,我们在高喊榜样的重要性的同时,却意识不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榜样,无论是几千年前、现在,还是将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就存在于父母的心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期《一封红色的<致歉信>和一盒爱心巧克力》文章在网络疯传,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跟随妈妈第一次坐飞机出远门,10多个小时的飞行途中,孩子有些许哭闹。这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孩子母亲的一个举动感染了很多人,她给头等舱里的每一位旅客都写了一封《致歉信》,并随着信件还附赠了一盒巧克力。信中写道:“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这是一封不该致歉的《致歉信》。晚上好!我是一个刚满6个半月的小宝宝,在此向您们请安了!今天有幸和您们同乘一个航班去悉尼,在乘机过程中也许会因为我的哭闹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我妈妈会尽可能地安抚好我,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信的全文不长,但让人看到了真诚、教育、文明和素养。很多网友表示,这样的一封《致歉信》简洁却又不简单,这位母亲的举动,令人感动的是文明带来的温暖和孩子美好的未来。而相比之下同样“走红”网络的另一事件,却让人警醒:大连某餐厅内一女子因女童喊闹做出过激反应,女童母亲与其发生冲突。对此事件,多数网友表示:两个大人如此行为,无论事发是什么原因,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好的。
    孩子整天围绕在父母身边,第一个老师就是父母,当我们友好而和善地对待他人时,孩子就会学到我们的善;当我们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时,孩子也同样学到了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为了推掉一个不愿意参加的约会而说谎,或者我们因为不想接听电话而让孩子告诉对方我们不在家时,我们便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撒谎的种子。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素养、三观正,但这不仅仅要从书本上学,更需要爸爸妈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在孩子身上培育出文明的种子。


    严在经常,让道德素养成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性的道理。
    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受益终生。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了学习上的佼佼者。但是,平时妈妈很少注意孩子的礼貌问题。妈妈想,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个孩子从小就是个学习尖子,不仅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在学校里自己学习英语,计划去国外留学。大学毕业的时候,孩子顺利地通过了各种考试。就在面试合格、各项手续也顺利办下来、只等签证就可以实现他的留学梦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那天,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办签证,孩子心情万分激动,当听到喊他的名字的时候,激动得跳了起来,同时说了一些脏话。这个细节被签证处的一位秘书看到了,这位秘书走到领导的办公室,跟领导谈了一会儿。当这名孩子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签证处的领导对他说:“对不起,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成绩和能力虽然都非常优秀,但是综合素质方面还有些欠缺,我们不能给您签证。我们认为,能力和成绩非常重要,但是综合素质更加重要,它是一个人的品行的象征,是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综合,我们非常注重这项考核。事实上,许多人都是因为综合素质考核通不过而得不到签证的。”这个孩子沮丧地出来了,而妈妈此时已经明白,孩子之所以没有得到签证,是因为他刚才的行为太不礼貌了。讲究礼貌地与人相处是基本的道理,它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人的尊重,是一种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要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讲究礼貌的习惯。这样,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被认可、被接受。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吃饭前,让孩子等所有人都到齐了才可以开始吃饭,在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动别人的餐具;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要学会向别人道谢;当踩到别人或者碰到别人的时候要学会跟人家道歉;当自己外出或从外面回来时,要跟家里的人打招呼;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和谦让;在别人家坐客时要懂规矩,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等等。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和锻炼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不但要从小事儿做起,更要从严要求,遵守社会道德纪律,促使孩子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素质,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育在时常,教育之本以德行天下

    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为社会造就人才的必要途径。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学校、家庭、社会应持之以恒地密切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青年一代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性格不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也就不一样。 因此,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学生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孩子许多行为习惯养成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阶段,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对此,担任初中班主任已有22年的刘丽娟老师深有感触,她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班主任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深信每个孩子行为后面皆有正向的目的。道德文明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当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她说:“作为班主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每位同学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充满爱心,同学间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所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教育的真正意义,那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伯克曾说,教育之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格。我也非常认同这一点,现今社会更需要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而不是学富五车却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学者’。有一些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或者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在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欠缺,娇惯、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冷漠、霸道的个性,自理能力差、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懂得合作等等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孩子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说到这,刘丽娟表示,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学校的这个大家庭中,集体的力量很重要,要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情感,抓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启发学生的良心,利用舆论扬善抑恶。对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行为,理直气壮地支持宣扬;对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讲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使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终止不道德行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教育,如何让生命蓬勃生长

    让精神生长、让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回归精神家园,回到人性本真,转型期中国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个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觉醒
    新的学年,承载新的期盼,开始了新一季的生长。此刻,在无数孩子背着书包上学路上的急促脚步中,在大学校园穿梭而行的青春身影里,天下父母的心弦又一次被拨动。“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日前,一些教师和家长如此叩问。一己之感慨,何尝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而发?
    捡拾近期的一些教育新闻,便可知此问之迫切和沉重。考试指挥棒的驱使、高考“独木桥效应”的影响、“学历竞赛”的压力,让不少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发育、精神成长。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此前,无数中国家庭都迷上了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人们羡慕节目里山野乡间的亲子生存体验,触动于“勇敢”“珍惜”“感恩”“帮助”这些在考试重压下变得有些陌生的关键词,却又感叹这样的教育可望而不可即。
    教育是什么?是时候想想这些最为简单也至为重要的问题了,而回答原本也不应复杂。如哲人所言,“教育即生长”,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进一个容器。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理想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我们之所以在多少年前就提出“素质教育”,不正是期望那些幼小的生命,能在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发掘中自然生长?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却令人忧虑,一些教育者全力以赴的,正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功利主义盛行之下,教授以“没有4000万别见我”来励志,学生视校园为“职场训练营”,家长坚信“好工作才有好未来”,从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可能是越来越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眼下,那些“目中无人”、“六神无主”的教育,会带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国家通往怎样的未来?
    正是在这样充满忧患的问题视野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振聋发聩,“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倡导别有深意。“教育首先是人学”,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在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
    也许有人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还在富强路上苦苦追赶的中国人,不可强求丰富精神世界、追求灵魂脱俗的境界。这样的认识,与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何其相似?事实是,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发家致富后苦读诗书、立德立言的个案,但从来不曾有不修身齐家就治国平天下的民族,更不会有仅靠物质繁荣实现长治久安的盛世。真善美的种子早一天发芽,人格发育就早一天臻于完整,社会心态就早一天走向成熟,国家实力就早一天势不可当。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回归精神家园,回到人性本真,不只是教育领域的事。在转型期中国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个社会何尝不需要这样的觉醒?1899年,梁启超在《中国魂安在乎》中提出:“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在今天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个人也好,国家和社会也好,都需要那么一种情怀,那么一股子精气神。从2014开始,让我们重新发现精神家园,感知各种生命的呼吸与脉搏,去开拓生机无限的心灵原野,去铸造雄健而温厚的兴国之魂。
    (摘自《人民日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