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面对渐渐老去的自己?

我们该怎样面对渐渐老去的自己?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着亿万观众尤其老年人的心,其意味深长的歌词引人深思。人的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都不可能永葆青春,世上也没有神话故事里的“长生不老药”。既然如此,我们每个人也固然都会老去。对于尚年轻的人们来说,随着一圈圈年轮的增加,无情的岁月终有一天也会送走我们那稍纵即逝的青春。当我们的青春不再、当皱纹悄悄爬上我们的脸颊、当银丝盖过了我们的黑发、当我们锐利的目光变得昏花……我们是抱怨岁月的“无情”,还是该理解这是生命的规律;是要逃避残酷的现实,还是该勇敢地面对未来?我们该如何面对老去的自己,该怎样规划那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夕阳”生活?


老骥伏枥——退休不退岗的上进“老头”
——记东辽县老科协农业分会秘书长 杨光安

 

    现年71岁的杨光安曾是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研究员。2005年10月,年满60周岁的他正式退休。但他退休后没有回家“养老”,而是开始另谋“工作”、不断学习、无私奉献、回报社会,担任了老科协农业分会的秘书长。同年,他主动担任了东辽县关工委的“五老”辅导员;2006年,报读了辽源市老年大学;2015年,又在自家的闲置楼房中成立了藏书4000余册的“家庭图书馆”和“家庭展览馆”。有人质疑他说:“退休了还不回家养老,自己折腾也不怕别人说闲话。”他则坦然地说:“退休了我也还有能力为社会、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而且有益的事情。我相信自己能发挥余热,实现人生的夕阳红。”
    担任老科协农业分会的秘书长,就要为协会办实事儿。杨光安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办公室成了农业分会的办公室。墙上同时挂着“农业专家诊所”“有害生物研究所”和“农业分会办公室”的牌子,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义务为农民咨询服务,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推广。
    杨光安主动要求当“五老”辅导员,千方百计想为下一代做点事儿。于是,他下乡为青少年讲课,举办书画展、摄影展、成果展,以鼓励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随着“E时代”的来临和电脑的普及,杨光安没有被高科技所“吓”到。他自学电脑,不仅学会了上网,还在新浪、搜狐和腾讯等几大门户网站上建立开通了自己的“夕阳搏客”。关注国家大事、发表评论、助力农业、宣传“五老”,传递爱心、弘扬正能量。目前,他已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300余篇、图片1万余张,受到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
    对于一般的退休人员来说,拥有国家承认的函授大学本科文凭,起码学历不算低。但对于杨光安来讲,这还远远不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与时俱进,人就得活到老学到老。2006年,他报读了辽源市老年大学。至今的10年里,先后在卫保班、文史班、英语班、书画班和摄影班学习。其事迹“虫王爷的故事”还被编入中国老年大学学会出版的“五老”丛书中。
    除了工作和学习之外,杨光安业余时间的爱好不是抽烟、喝酒、打扑克、玩麻将,而是上网冲浪、摄影创作、登山旅游、速写绘画、博古收藏。
    “老马虽老可识途,老牛虽廋能耕田;春蚕未老丝不尽,蜡未成灰泪不干”是杨光安退休后的格言。他说,今后的日子里会一直用手中的钢笔、肩上的相机,继续发挥余热,为人民服务。在80岁之前,还计划“考察去西藏,旅游到台湾,编写三本书,八十再展览”。


老当益壮——活力四射的“潮大叔”
——记西安区鸿民社区退休居民 陈国栋

 

    今年65岁的陈国栋已从企业退休整5年。但不熟悉他的人,初次见面却基本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多数人猜测他的年龄都在50至60岁之间。有时,甚至在公交车和一些需要排队办业务的公共场所,他也没有老年人该有的优惠、优先。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新潮、年轻”。时常有人开玩笑说他“装嫩”,他也习以为常地回应道:“装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往小了说,自己身体好,老伴儿、儿女也省心;往大了说,这也是给社会减负。”
    近日,按事先约好的采访时间和地点,记者准时赶到。但在原地等了约10多分钟,却没有与陈国栋汇合。就在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号码准备询问情况时,旁边5米左右的一位“时尚先生”拿着正在响铃的电话朝记者走过来。他比记者先到10余分钟,记者却“眼拙”没认出来。采访之前,记者脑海中的陈国栋是位面相较年轻、精力充沛有活力的“大爷”。但见到其本人之后,记者眼前的陈国栋头发黝黑,眼睛炯炯有神,容光焕发。手拿智能手机,身穿红色户外羽绒服,黑色针织运动裤,脚上一双运动鞋。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都不能算是“大爷”,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潮大叔”。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陈国栋退休前是我市某国企的办公室职员。在岗时,虽然习惯每天睡午觉,但因为工作繁忙,有时只能饭后小憩几分钟;虽然酷爱体育运动,但因为时间有限,他只能个把月才打一次乒乓球;在岗时,虽然喜欢旅游,但因为每年只有10天年假,他和老伴儿最多一年只能出去旅游7、8天。自2011年退休后,没有了繁忙的工作,他的生活完全由自己掌控,也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每天中午“雷打不动”的睡半个小时午觉,每天下午和球友打两个小时的乒乓球,每年至少两次和老伴儿到全国各地旅游。每天的生活井井有条,每件事情都让他充满乐趣,每时每刻感觉都活力四射。
    陈国栋说:“我从来不认为我是老人,我也不赞同人到了60岁就算老人。人活着就要活出品质、活出精彩。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既然这么珍贵,那我们为什么不认真、负责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呢?有些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会空虚、失落甚至无所事事。但我认为,人退休了,不是证明自己老了,而是到了我们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了。尤其现在,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也是飞速地发展,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惠民政策一个又一个。我们吃、穿不愁,退休了每个月还能拿好几千块钱的退休金,这样的幸福生活有啥理由不珍惜?”


老而弥坚——病魔打不败的“阳光老太”
——记龙山区福镇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迟东岩

 

    今年73岁的迟东岩是龙山区福镇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虽然60岁时身患癌症,但她却没有被病魔所击倒,反而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康复起来。十余年来,她仍然每天坚持打太极拳,做健身操,满面红光、走路轻盈,时刻都把微笑挂在脸上。
    虽然现在迟东岩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上班”,为辖区的特困学生筹措资金,帮扶、教育“特殊”青少年而四处奔走。有人问她:“70多岁的人了,还有病在身,每天忙忙碌碌地图个啥?”她说:“人的活法不同,我虽然有病在身,不能做大事儿,但小事儿还是可以做的。帮助别人了,就等于帮助了自己。我从小就受苦,那时的苦,只有我心里明白,我不能再让现在的孩子走我的老路。只要能走得动,我想把这份工作一直做下去。能为孩子们办点事儿,是我的福气。”
    迟东岩的老家在辽宁省丹东市,在她童年的记忆中,家里老老小小十几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她曾吃榆树叶果腹,靠卖棤条和刺梅果花交学费,从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小时候受的苦,到现在都无法忘记。
    多年来,迟东岩通过直接帮扶、组织捐款等方式,为84名特困儿童解决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帮扶45户困难学生家庭,为52名辍学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帮社区群众办事102件,帮困22件,帮扶资金共计6.9万元,其中,个人帮扶4万多元。2006年1月,她在社区关工委工作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意外地查出自己患上了乳腺癌。手术后,在因化疗而头发全都掉光的情况下,只要身体好一些,她就戴着帽子下社区、下居民组、走访网吧……
    辖区内曾有一个女孩儿家境贫寒,想出国打工,但因护照一直办不下来,所以一直没走成。迟东岩得知了此事后,拖着病体连续跑了好几次公安局,最后一次,她晕倒在了公安局。就在她修养身体期间,还委托他人帮忙办理此事。后来女孩儿的护照成功办理,顺利出国。现在,女孩儿在国外发展得很好,还在鲅鱼圈为其父母购买了一套80余平方米的海景房。


全科医生: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记龙山区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 龚晶

 

    龚晶,是龙山区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主治医师。对于人应该如何面对衰老这一话题,她从医学角度介绍了理论知识,也从个人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的、逐渐降低的过程。衰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但是,当人们采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自己怎么去把握、怎么去对待。
    人的衰老特征分外部特征和功能特征。
    人衰老的外部特征有皮肤松弛发皱,毛发逐渐变白而稀少,皮肤出现老年斑、齿骨萎缩和脱落,骨质变松变脆(身高变矮),性腺及肌肉萎缩,血管硬化等表现。其中,皮肤松弛发皱,一般额头和眼角较为明显。由于细胞失水,皮下脂肪逐渐减少,皮肤弹性降低,皮肤胶原纤维交链键增加,造成皮肤松弛以致干瘪发皱;毛发逐渐变白而稀少,这是由于毛发中色素减少而空气增多,毛囊组织萎缩,毛发得不到营养而脱落所致,当然这与遗传也有关系;老年斑是一种“脂褐素”的沉淀所致,脂褐素积累于皮下,形成黑斑;齿骨萎缩和脱落是人开始衰老以后,由于牙根和牙龈组织萎缩,牙齿就会动摇至脱落;骨质变松变脆是软骨钙化变硬,失去弹性,导致关节的灵活性降低,脊椎弯曲。所以70岁前后的老人身高一般比青壮年时期减少6~10cm,不少老人还会出现驼背弓腰现象;性腺及肌肉萎缩是指人在衰老以后,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逐渐退化,出现“更年期”的各种症状,例如女人的经期紊乱、发胖;男人发生忧郁、性亢进、失眠等;血管硬化则是心血管及脑血管的硬化和肺及支气管的弹力组织萎缩。
    人衰老的功能的特征主要有视力、听力减退,记忆力、思维能力逐渐降低,反应迟钝,心肺功能下降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其中,视力、听力减退是由于眼功能和耳功能的衰退所致;记忆力、思维能力逐渐降低,也是人们常说的,大多数人在70岁以后记忆力会大大下降,特别是有近记忆健忘的通病(即近事遗忘)。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大量死亡的关系;反应迟钝的表现是行动缓慢,适应力低;心肺功能下降,代谢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因此易受病菌侵害,有的还产生自身免疫病。出现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肺气肿、支气管炎、糖尿病、癌肿、前列腺肥大和老年精神病等。以上衰老特征并不是一定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一个人可能出现一种或几种,并也有先后,因人而异。
    龚晶说:“我认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衰老也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衰老出现的早晚却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个人认为,延缓衰老最关键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勿自怜自哀,也勿太在意衰老这件事,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是永葆青春的最佳秘方。人只有积极、乐观、永不放弃和充满信心,用饱含爱和希望的心对待一切才是真正的年轻。心理年轻了,生理自然也不会衰老很快。”


心理咨询师:真正可怕的是那颗恐惧的“心”
——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主任药师 魏学兰

 

    关于人们对衰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做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主任药师魏学兰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进行了诠释。
    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人总是要慢慢走向生命的尽头。但只要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怕老、不惧老并有一颗无条件爱一切的心,幸福和快乐将会一直伴随到我们生命的尽头。人活着,其实就是活个心态。心态年轻就永远年轻。
    书画名家齐白石老先生90岁那年,指着自己70岁时的画作对身边的人说;“看,我年轻时画的多好!”70 岁时正年轻,90岁自然尚未老,这就是老先生对“心态年轻”的诠释。相反,美国老年医学家在早衰的调查中发现约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可见,拥有好的心态,就会用豁达去战胜狭隘,让心胸如大海般宽广,从而用宽容的心去对待世间的人和事,让浮躁的心灵归于平静,回归自然。
    魏学兰说:“我们在时间的隧道里穿行,不知不觉就会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春去秋来,酷暑严寒,岁月也会很快在我们脸上刻上深深的印记。就算我们的步履不再那么矫健,但岁月却让我们不再青涩、不再莽撞,更加成熟、睿智,学会宽容、学会理解,知道了什么是我们值得珍惜的,什么是我们应该放弃的,学会了爱与被爱。我们要学会微笑面对生活,对于别人的赞美我们投以感激的微笑,面对别人的指责,我们也是轻轻地一笑而过,学会淡然,学会优雅。我们要明白,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生活投去微笑的一瞥,生活这面镜子也回报你微笑的笑脸!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自卑、不自负。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以取代的,是一个独具魅力的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十有八九,如意的只有一二,我们要换一种思维方式,要常想那如意的一二,而去忽略那不如意的八九,那我们的心情就会好了。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幸福了,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幸福观。真正聪明的人不怕老,而是时刻心怀感恩,感恩一切,这样的人就算老了,也会在岁月的余晖中优雅地慢慢老去。”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