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小饭桌” 安全与否难评说


    每到放学时分,我市的中小学校门前都会围满来接孩子的家长。在学生和家长组成的洪流中,有些打着广告牌子的成年人夹杂其中。他们身边总会围着几个小学生,就像带着小宝宝的鸡妈妈一样,领着一群孩子往回走。这些人都是“小饭桌”老板,负责代替家长到学校接送孩子,为孩子们提供午餐和午间休息的地方。这些“小饭桌”大同小异,经营模式和提供的服务也都类似,他们是否能满足家长需求?能否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就餐、学习、休息的环境?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就我市的“小饭桌”进行了暗访。
    ——编者

    “小饭桌”三问
    一问
    “小饭桌”营养搭配合理吗?
    我市的“小饭桌”基本都是由居民住宅改建而成,经营面积普遍不大,小的甚至只有几十平方米。难有完全封闭的厨房,大部分的厨房空间都很狭窄,锅碗瓢盆罗列。而吃过午饭的学生们一般会在居民楼群中玩闹,周围是往来的车辆和行人。
    11月30日中午,一家“小饭桌”的午餐食谱是:猪肉炖酸菜、炒花菜、土豆炖茄子、溜豆腐、番茄炒鸡蛋、萝卜牛肉汤,主食为馒头和米饭,这些午餐不知道是否经过专业的营养搭配。学生们吃得饱不代表吃得好,科学的营养配餐十分重要,“小饭桌”普遍并没有专业的营养配餐食谱,显然无法满足营养价值丰富这一要求。
    二问
   “小饭桌”干净吗?
    “小饭桌”的食品卫生情况令人不敢恭维。虽然在“小饭桌”都设有消毒设备,但这些设备是否被使用,孩子们的所有餐具和厨房用品是否每天都被消毒,这些都无从得知。原料是否新鲜、荤素搭配是否合理等情况,作为外人的我们也很难确定。因此,一些家长对“小饭桌” 的食品安全不信任,担心饭菜没有自己家里做的干净。记者在暗访时就听一位接孩子的家长讲述自己挑选“小饭桌”的经历。她说:“我孩子以前去的‘小饭桌’地方很小,有次我接孩子看到他们把买回来的菜放在学生的小课桌上,拿个盆就在厅里择菜,整得一地都是烂菜叶。虽然也不敢说那家就真的不干净,但就当是解心疑吧,我还是给孩子换个卫生环境更好的。”
    三问
    “小饭桌”能保障孩子安全吗?
    记者还发现一些早期的“小饭桌”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在一实验小学附近的居民小区有几家比较集中的“小饭桌”。这个小区的入口是在楼体中间的门洞,进入小区后顺着外露的楼道上到二层,二楼的平台各单元门设有楼宇门,有的 “小饭桌”就是要从这些楼宇门进入,穿过狭窄的居民楼梯打开着的防盗门里就是由民居改建成的“小饭桌”。像这样的“小饭桌”基本都存在人员多空间小的问题,而人口密集则会造成许多用火、用电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火灾等险情,很难及时组织学生安全疏散。
    而在“小饭桌”午休期间学生们的人身安全问题,也让很多家长担心。这些民居改建的“小饭桌”空间小,除了厨房和学生用餐的大厅,也没有能提供休息和活动的空间,更别提像幼儿园那样有可以午睡和娱乐的休息室。所以“小饭桌”的学生们吃完饭只能在楼下的小区院里活动,虽然“小饭桌”都声称会安排专人照看这些学生。记者在暗访时也看到确实有一两个成年人在“小饭桌”外面。但显然以一个人的精力去照看一群玩耍的孩子,很难确保所有孩子的安全。

    七嘴八舌“小饭桌”:
    工艺品店老板说:孩子吃饱没问题
    我家孩子正在上小学,平时家里忙也没人能顾得上他,午饭就在学校附近的“小饭桌”解决。
    大人的伙食标准也就六七元钱,“小饭桌”算下来差不多也是这价,我家孩子吃饱绝对没问题。我也听说有价格在400多元的 “贵族式”小饭桌,据说不仅全是肉菜,还每人发一瓶饮料和一些应季的水果。但话又说回来,孩子一瓶饮料喝下去之后,吃不下去啥饭菜了。要我说,中午饭吃饱最重要,晚上回家再给孩子做些好吃的补补也是一样的。
    出租车司机说:能帮我看着点孩子
    我是白班车司机,为了多拉几趟活好赚点钱养家,中午饭自己都是随意对付一口,更别提去管孩子了。把他送到“小饭桌”托管,这样一来,中午那段时间能有人帮着接孩子,给做口热乎饭吃,再看着他写写作业。孩子不在学校的时间段里有人帮看着,我也能放心干活。
    袜厂女工说:吃饭、辅导功课两不误
    我们两口子都在袜厂上班,工作时间长,没时间照看孩子。老实说我们两口子学习都不好,送到“小饭桌”不仅能帮我们看孩子,还能给辅导作业,不仅我们省心还不耽误孩子学习。孩子待的“小饭桌”我特意去看过,经营许可和健康证都有,还有消毒柜,“食品安全”方面我挺放心。就是这些“小饭桌”都是民居房改的,几十平米的房子里几十个孩子,我很担心这要是哪个孩子碰到电啊、火啊的,想往外跑都不方便。
    企事业单位职工说:我对他们不信任
    我们家的孩子本来由父母帮着照看,为了能锻炼孩子独立,我就让他跟着同学一起去吃“小饭桌”。这样既能增强一下孩子的交际能力,“小饭桌”的辅导员还能帮孩子辅导课业。但我发现有的“小饭桌”给介绍孩子去吃饭的老师“提成”,有的孩子不去老师还不高兴。本来孩子去哪个“小饭桌”、哪里的辅导班效果好,这些我们做家长当然是更相信老师的建议。结果“提成”这事一出来,即使是老师的推荐我也很难再相信了。
    学生说:不给父母增加负担
    小阳是正在读五年级的男同学,他说:“‘小饭桌’的饭菜吃完可以再添,好吃不好吃至少能吃饱。而且去‘小饭桌’能和同学们一起写作业、一起玩,既交流感情又不影响学习。我的父母工作都很忙,他们辛苦一天了回到家还要照顾我。学校和家长老想给我减负,我也要给家庭减负。虽然我不会做家务也帮不上父母什么忙,至少能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学生小乐说:在外面要多注意安全
    小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对记者说起 “小饭桌”吃饭的经历。“我从上学基本就是在‘小饭桌’吃,‘小饭桌’的屋里又暗地方又小,中午吃完我总喜欢跟同学们去外面玩。有一回我们在玩“藏猫猫”的时候,我在楼道边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在楼道边上小解,他看到我就直接奔我过来了,吓得我转身就跑回‘小饭桌’。现在想想都后怕,从那以后我都老实地跟着同学们一起行动,再也不敢到‘小饭桌’外面玩了。”
    附近居民说:小饭桌扰民,我们很闹心
    居民小区里“小饭桌”扰民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学校附近。家住棉织小区8号楼的张女士说:“我家从2001年就在这儿住,这儿的‘小饭桌’‘历史’有很长时间了。说实在的,‘小饭桌’是方便了孩子,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我们这些家住‘小饭桌’附近的居民可就有些‘遭殃了’。我们这是离一实验小学最近的小区,小区附近的‘小饭桌’,没有十个也有八个,每天孩子们成群结队的楼上楼下地跑,说话又大声,楼里住户根本没法休息。而且,这还有电子琴、钢琴、小号等等乐器班,每天都这么伴着我们的生活。像我这样每天上班的,周末想好好休息一下都不可能,家里有老人的就更不用说了,老人家本来睡觉就轻,这孩子们‘咚咚’地跑,谁也休息不了。”
    同住在棉织小区的赵先生说:“我们这儿的住户真是深受其害啊,休息不好不说,每天楼下的汽车也多。有的没素质的,还在小区内按喇叭,可真让人闹心,有时候刚要睡着就传来喇叭声。而且,因为这儿有补习班,每到晚上五六点钟,小区的停车位都被接孩子的家长占领了,我们回家后,车都没有地方停。我们只能停到一实验前面的大道上,等晚上七点多,接孩子的都走了,车位也空下来了,我们也不能总上下楼折腾挪车啊。我觉得,“小饭桌”和课后补习班都不应开在居民楼内,相关部门应该集中地方统一管理,还给我们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说:“小饭桌”也得有餐饮服务许可证
    我市“小饭桌”的监管难度一直都很大,因为历史原因,早期的“小饭桌”的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一些“小饭桌”经营环境差、服务能力也不高。
     作为卫生监管部门,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解决“小饭桌”市场混乱现状的途径。目前,主要的方法是提高准入门槛,对新经营“小饭桌”有严格的标准,不合格则不会下发许可证。对延续的早期“小饭桌”我们也都提出的整改要求,要求“小饭桌”要有独立的厨房,加工经营面积应与就餐学生人数相适应。应设有餐饮用具消毒设施,餐具要有3 倍的周转量,有防蝇、防鼠设施,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开展晨检。建立进货查验台账登记、饭菜留样、应急处置等食品安全制度等等这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要求,为的就是能够在逐渐规范中提高“小饭桌”的水准,更好地保护到“小饭桌”就餐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也希望通过市场的自然淘汰,能让那些不达标的“小饭桌”被高标准的同行所取代。靠同行业竞争和我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大力宣传,把“小饭桌”经营中的不安全因素消除掉。当然,个别“小饭桌”存在着不良竞争方式招收客源的现象,比如说 “小饭桌”给介绍学生就餐的人“提成”,造成许多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号召广大学生家长到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就餐,并对以上“小饭桌”的食品安全要求进行查验,发现“小饭桌”的违法行为欢迎举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半小时内派执法人员到举报问题现场,并及时反馈核查结果,争取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

    这样做是否可以让我们更放心?
    ★学校是否可以集中就餐 
    “小饭桌”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它联系着无数的家庭,“小饭桌”的存在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既方便了孩子们,也为家长解决了困难。但是,它的存在也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等待我们去一一解决。
    在“小饭桌”的管理措施上,其它省市也都进行了多种探索,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能否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午餐的环境?除了加大监管力度,是否可以考虑一下集中就餐的可能性。比如,我市一些学校就有自己的食堂,有些幼儿园的管理方法也十分好。那么各个小学为什么不能借鉴这些好的管理方式,统一解决学生就餐问题呢。当然,我们理解,现在的小学在场地、资金、人员都很紧张的情况下,想要办食堂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更希望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多想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这些难题。这样,在卫生管理、学生安全、营养搭配等方面,家长会更放心,也更省心。
    ★是否可以给“小饭桌”安上监控
    在我市已经有部分饭店和职工食堂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安装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对这些餐饮部门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市“小饭桌”的食品安全管理,是否也可以在“小饭桌”的厨房安装监控系统,让监管部门可以统一管理、实时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希望“小饭桌”问题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小学生的就餐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学生的食品安全大于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焦点中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好地做好学生饮食安全工作, 11月27日,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局就与我市的20余所初、高中及大、中专院校食堂的负责人开展了一次“请进来、提意见、说心里话”的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
    座谈会上,没有形式化的会议流程。所有参会人员共同讨论着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把学生的饮食工作做得更好、更安全。
    市卫生学校负责人说:“非常希望监管部门能给学校的食堂制定一个标准的食品安全制作流程。什么不能添加、什么能添加、能添加多少。”市路家私立中学负责人说:“过去我们怕被检查,现在我们愿意让稽查局的工作人员到我们那儿去,不仅指导我们改进不足还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市食品化妆品稽查局的负责人对各学校相关负责人所提意见纷纷予以解答并表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是以指导在先,服务在先,行政处罚在后的管理模式,协助每个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健康的饮食工作。”   
    学生的食品安全大于天,学生只有吃得安全了,才能健康成长,然后才能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强化监管  杜绝隐患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今在校园周边的“小饭桌”如此盛行,自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不能否认,这些由私人经营的“小饭桌”给家长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目前在学校周边遍地开花的“小饭桌”多而杂、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分布零散、环境复杂的情形给监管带来一定困难。监管不到位导致许多“小饭桌”从业人员管理混乱,安全、卫生、消防等均有不足之处,给学生用餐安全带来隐患。一般来说,“小饭桌”理应能够提供均衡的营养食品,充分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但是,有些“小饭桌”却做不到这些,其应有的功能严重缺失,从业资质受到人们的质疑。有家长说以前送孩子去过“小饭桌”,但出现过几次拉肚子的情况。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最后还是舍弃“小饭桌”,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那里照顾。也有家长因为不信任“小饭桌”的看护能力,宁可选择自己接送孩子。
    为什么这些不合格的“小饭桌”能够堂而皇之地开门营业?为什么这些“小饭桌”的经营者没有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孩子的人身安全,却还敢继续经营?为什么这种“问题小饭桌”的存在屡禁不止?这虽然有部分经营者利欲熏心作祟的原因,也有经营市场混乱、不能良性竞争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有关部门对“小饭桌”的监管困难大、管理难到位、执行有难度。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校大部分没有食堂?除了一些客观因素,更多的是因为学校主观上怕出问题、怕担责任。所以学校把“责任”这个“皮球”踢给了社会,导致如今我市“小饭桌”盛行的局面。而个体经营者对食品质量难保证、收费价格随意定,某些“小饭桌”经营者甚至因过分逐利而无视学生的身体健康。面对这种局面,有关部门应该把责任扛起来,对“小饭桌”采取严格的行政监管手段。这是一个良心活儿,更是社会公德心的体现。
    孩子身心健康和祖国未来息息相关。强化和健全对“小饭桌”的监管,杜绝食品安全隐患源头刻不容缓。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不但要有完善的监管措施,要有严密的监管网络,更要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健全的市场机制,为学生和家长营造一个绿色、安全、放心的就餐环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咸凯慧  刘红娇  王  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