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支教 万里情深

    2017年6月15日清晨,青藏高原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第一次手术后醒来的辽源援藏教师杨凯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治好我的腿,我还要重返课堂为孩子们上课。”在场的其他援藏教师哭红了眼……6月20日,杨凯华接受了第二次手术,从头到尾没有因为疼痛掉一滴眼泪,他心心念念的,只有课堂里等他回来的藏族学生们……

 

万里支教 万里情深
本报记者 张莹莹 王彦雨

 

    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拥有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这里,是我市援藏教师杨凯华深深向往的地方。近一年的支教时光里,杨凯华有着深深的眷恋,他和他的藏族学生们结下了浓浓的情谊。
    从辽源到日喀则,远超出地图上4883公里的距离。2016年8月,作为全省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教师队伍里的一员,杨凯华这位35岁的“老男孩”怀揣着支教梦,踏进了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大门。这里的风土人情饱满洋溢、友善淳朴,杨凯华被深深吸引着。援藏支教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梦想,杨凯华对此坚定不移。此前,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的杨凯华一直在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担任数学教师,任教期间曾先后荣获“东辽县优秀教师”“东辽县优秀班主任”“东辽县师德先进个人”“县级教学骨干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殊荣。
    时光荏苒。杨凯华在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担任高一、高三班级数学教师的时光已近一年。一年里,杨凯华针对藏族学校、藏族学生的教育教学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色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在学校“百花奖”大赛和学科竞赛中,杨凯华所教班级均获第一名。援藏期间,杨凯华在校严格遵守各项规章纪律,为人正派,低调谦和,团结同志,勤俭朴素,尤其注重维护民族团结,深得师生拥护和喜爱。
    2017年6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在杨凯华老师身上。当日13时许,杨凯华在第五节课结束后午休,骑电动车从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返回吉林省援藏教师公寓(西藏自治区午休时间是12:30—15:30),途经上海南路电焊城二部门口处,被一位藏民驾驶的藏DC1065号运输沙石的大货车前轮碾压,造成右脚与右小腿分离。事故发生后,第三高级中学校领导迅速赶往现场抢救,并联系120及交警部门,将杨凯华送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救治。当日14:25,杨凯华开始手术,自右腿膝盖以下10厘米截肢。6月20日进行了第二次手术,针对溃烂面腐肉做二次处理。6月21日,日喀则市公安交警支队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肇事方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在杨凯华手术期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省第六批援藏干部总领队、日喀则市教育局、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等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医院看望杨凯华,积极筹措治疗经费,联系卫生、交通等部门组织救治。
    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副校长王波告诉记者,杨凯华老师的手术治疗过程十分痛苦,但他始终表现得特别坚强,感人至深。在进入手术室前,他还对韩作伟校长说:“我下午还有两节课,一定要给学生安排好课。”手术苏醒后,他与主治医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治好我的腿,我还要重返课堂,为孩子们上课。”事故发生后,援藏教师团队及时赶往医院献血并排班在医院看护杨凯华,很多藏族学生也都自发去医院看望他们爱戴的杨老师。
    6月23日,鉴于杨凯华的伤情及日喀则的高海拔不宜疗伤等实际情况,杨凯华被送到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临行前,他得知肇事藏民赔偿能力有限时,当场放弃对方赔偿,并对王波说:“藏民的家里条件不好,我们不要给他添麻烦,这样我们来援藏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杨凯华的高风亮节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经主治医师会诊,他于6月28日进行了第三次手术,对腐肉进行处理并对膝盖以下进行再截肢。7月3日,在拆掉VSD膜时造成大量失血,当晚22时再做止血手术重新覆膜。据医生介绍,杨凯华预计十天左右还要进行种肉植皮手术。
    王波告诉记者,杨老师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其父母是年近七十的农民,妻子在东辽县医院做临时护工,儿子刚满一岁,由奶奶照料。其岳母得知此事,在赶往医院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锁骨骨折,在家养伤。一家人面临这样的变故,手足无措。
    7月5日,副省长李晋修对援藏教师杨凯华因公致残有关情况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杨凯华同志是个非常出色,值得大力宣传、倡导和学习的优秀人民教师。必须最快最好地解决好他的治疗费用和家庭困难等问题。一定要用最好的医生技术予以最好的治疗,并研究解决好医保费用问题,绝不能由他个人承担。一定要用最好的假肢,并终生免费维护和安装。一定要协调辽源市政府妥善解决好他的家庭和个人困难问题,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在长期间,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多次过问杨凯华有关情况,积极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做好救治、经费、看护等相关工作。
    我市在接到相关报告后,市长王立平立即作出批示:“要按省有关批示精神,协调组织市有关部门和东辽县政府,看望慰问杨凯华同志及其家属,并与省直有关方面密切沟通配合,尽全力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充分体现对杨凯华同志的敬意和对于援藏工作的支持。”
    7月14日,副市长汤艳会同东辽县、市教育局、市残联、市医保局、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等部门负责人前往长春,亲切看望杨凯华老师及家属,详细询问他的病情,鼓励他克服困难,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并给他带来了部分救助金,还就有关方面问题与省相关部门对接,配合解决杨凯华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在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十一楼病房,记者见到了援藏教师杨凯华。杨老师用微弱的声音说:“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帮助我,我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请组织上相信我,我还要重返校园教学。”经主治医生了解到,几次手术后,杨凯华目前治疗状况较为稳定。接下来最主要的是假肢安装及其更换、护理等问题,这可能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
    杨凯华的爱人丁丽丽告诉记者,每天电话里都有来自援藏地区的问候,很多藏族师生都非常关心杨老师的病情,他们深深期待着杨老师能早日康复,回到他们身边。

    相关链接:7月14日下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发起为援藏教师杨凯华爱心捐款的倡议。截至记者发稿时,捐款数持续变化,尚未统计。本报呼吁全市各部门、各阶层、志愿者协会、爱心团队、好心市民举绵薄之力,奉献爱心,共同帮助援藏教师杨凯华重新站起来,完成他重返校园的美好心愿。本报也将继续跟踪帮助杨凯华老师的报道,弘扬其师德师风及援藏精神,树立援藏干部人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