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文明网”联结百姓心
本报记者 李艳红
2011年,西安区委宣传部、西安区文明办着眼于百姓民生福祉,共同创建了“百姓文明网”,延伸了便民服务之路,在不断回应百姓心声、解决百姓问题、贴心百姓冷暖中,尽吹社会和谐之风。
打开“百姓文明网”首页,百姓新闻、百姓诉求、志愿服务等12个版块进入视野,网站信息涵盖了经济、民生、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网站按照不同版块作用的划分,及时准确发布政务信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出去,把西安区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果反映出去。网站紧跟时事节奏,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作用。今年,他们把百姓密切关注的安全生产问题、建区30周年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内容通过网站及时发布,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重要举措。同时,对全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进行跟踪报道,百姓可以通过在网站上留言、电子邮箱、固定电话、短信平台和QQ群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7月28日,西安区红塔小区居民在“百姓文明网”上反映小区已经停水5天,盼望网站工作人员帮助联系责任单位给予解决。网站工作人员积极联系水务部门,确定该小区为供水管线老化导致不能及时供水。在水务部门的及时抢修下,很快恢复了居民的正常用水。
西安区仙城街十委一组的闫女士没有住房,今年4月在“百姓文明网”上发布诉求,咨询什么时候可以住上廉租房?仅隔几日,网站工作人员在相关部门了解到廉租房分配的具体细节后,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复。闫女士没想到网站的工作效率这么高,在网上留言说:“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网站上咨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音。你们的办事效率太高了!在此表示感谢,今后有问题还得求助‘百姓文明网’”。
“办理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手续?”、“我家这片儿何时动迁?”、“怎么申请办理低保?”、“我家这片儿怎么停水了?”、“鸡打鸣、犬吠扰民”……百姓的诉求一般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有的也只是顺嘴问一句,并没有此方面的需求。但只要是百姓想知道、想了解的,“百姓文明网”都会给予答复,给百姓一个明白。西安区还招募民生志愿者,积极倾听百姓心声,承担网络评论员的工作职责。同时,该网站还上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文明礼仪知识,供百姓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文体活动、读书看报,也是该网站经常举办的活动,经过不懈努力,经常参加网站活动的百姓已有70多人。
“百姓文明网”,实质上是把虚拟社会管理与实体社会管理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百姓文明网”办在了百姓的心里。据了解,“百姓文明网”自开办以来,浏览量不断上升,点击率不断攀高。截至目前,网站共发布信息3722条、图片信息120多条,点击率达102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