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水尽责 责无旁贷
龙山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掠影(二)
守水尽责 责无旁贷
本报记者 王茵
工作人员在清理小河道垃圾。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6月19日,龙山区区长李鹏飞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河长制”推进过程中畜禽粪便污染及小仙人河流域麦达斯铝业西侧明渠污染问题。寿山镇、工农乡主要负责人,区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农林局、及区政府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责成寿山镇、工农乡落实主体责任,对规模以上养殖户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合格的养殖户,联合区环保及公安部门坚决严肃处理;对规模以下、数量较大、且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养殖户,按照实际规模统一建立标准防渗粪便池,区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补贴;对规模小、较分散的养殖户,由区财政会同乡镇,结合实际就地就近建立共同防渗粪池。
会议还要求,寿山镇着手申报综合治理项目,河道内建设不低于1米高的石砌挡水墙,河道两岸建设防护栏,沿河两岸适时搞好绿化;区农林局协调相关部门在一周内完成前期勘察设计和后期招投标,副区长高峰、杨华会同区财政局、区农林局协调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研究项目建设具体事宜,力争马上开工建设;工农乡就麦达斯铝业西侧明渠污染问题安排人24小时监管,做好影像资料留存,查实黑色水体的具体污染源。
自6月19日至7月6日,不到20天的时间,类似的会议召开十余次,基层汇报问题,区长亲自拍板点将,分管区长领任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一河一图”“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在区委、区政府一班人眼里,守水尽责,责无旁贷。
王艳艳,寿山镇镇长。这是位泼辣、能干的女镇长,不足20天的时间,她带领全镇上下天刚亮就下河,看不见东西才收工,先后动用推土机、铲车、钩机等机械设备1045台次,出动人工7110人次,共清理河道内粪土、柴草、生活垃圾4万余吨,摘掉直排旱厕300余个,同时,完成了小仙人河沿线3.5公里河道边坡的植草固堤。
据王艳艳介绍,寿山镇境内共有主河道7条,各类支流85条,累计长度170公里。河道内共有直排旱厕376个,洗碗厂等污染工业企业32户,养殖户173户。个别流域河道、护堤还被附近村民开起了小片荒。
王艳艳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垃圾成堆、污水四溢、粪便直排,这样的情形怎会不污染水质?她下定决心:“付出多少心血,花费多大代价,这活儿咱都得干好。”
不过,把活儿干好岂是那么容易的?镇党委副书记王玉国说:“最开始动手时,为了摘掉旱厕、清除小片荒,区、镇、村三级领导没少下工夫,和村民谈话、唠嗑、做思想工作,不过等到清理出样儿,大伙儿看到了变化都特别高兴,也就自动自觉配合工作了。”
“实际上,治河不光是清垃圾那么简单,围绕着‘河长制’,咱们镇党委还科学设计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说起“河长制”,王艳艳告诉记者,为了做到长治久安,镇里提出“五结合”,即通过河流治理与入河污染源治理、河流治理与村屯环境整治、河流治理与常态化管护、生物防治与工程防治、政府资金投入与民营资本投入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彻底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王艳艳说,目前,他们正在合理布建防渗漏公厕及标准化垃圾池。下一步将配合环保部门加强对散乱污企业及畜禽养殖户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尽早灭掉污染源。同时,聘请有威望的村民,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河管员,通过建立河段管户工作的检查评比机制,促进常态化管户,让“河长制”真正成为“河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