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辽源的“多元模式”

打造新兴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  改善公共服务
智慧辽源的“多元模式”
《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赵蓓蓓 庞智源

 

    近年来,辽源以“智慧城市”创建为载体,致力于发展集政务服务、交通、医疗、就业、商务等多功能便民服务平台,创新方法举措,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智慧辽源走出了“多元模式”。
    全局视角,科学规划建设体系
    2011年,“智慧辽源”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按照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辽源在37个参与创建的地级市中被评为一类最好,先后被国家确定为智慧城市试点中的综合试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
    结合地方实际,辽源市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和创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作为方向,将智能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融合,做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出“市长视野、企业视角、百姓感受”的顶层设计理念。
    “智慧辽源”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农业农村五大领域,共谋划项目224个,计划总投资183.66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80个,已完成项目45个,完成投资31.6亿元;在已完成的投资中,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达98%以上。
    市场思维,创建多元投入机制
    探索新路子,调整新方向。辽源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关系,尝试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专门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政策,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在保障“智慧辽源”项目建设企业利益的同时,确保政府投资获得相应收益。
    运营方式上,坚持统筹、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向和平台建设。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与企业开展合作,陆续完成了地理信息系统、智慧消防、一卡通等项目建设,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相继落户。
    在平台搭建上,以“一园一企”为统领,分别落实企业落户及项目研发、集成推广。“一园”即龙山区科技智慧产业园,已成为辽源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辽源市委、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初,便将发展信息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作为重点。园区将分散的企业集中起来,通过大力建设项目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集成系统,形成协作网络,拉近企业间的距离。
    为拓展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让企业获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辽源专门组建了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集团,也就是平台搭建中的“一企”,结合多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政府、企业信息化、医疗、卫生、教育、城市一卡通、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将智慧城市建设各个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咨询规划—实施集成—运营维护”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向外埠进行复制输出。
    信息惠民,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一卡在手,联通“全国”。如今,辽源市已发放市民卡21万张,“一卡通”项目率先在全国使用实名制和通过二维码扫描推送信息,居民足不出社区即可缴纳各种费用。并且,作为全国市民卡应用城市之一,实现了与上海、宁波、沈阳、兰州、天津、克拉玛依、南昌等全国100多个城市在公共交通、小额消费等多项刷卡缴费服务的互联互通。
    此外,智慧医疗、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项目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辽源智慧城市建设已吸引IBM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落户,并依托辽源开展东三省及内蒙古智慧城市及跨行业云计算业务。成功引进包括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在内的60家软件企业纷纷“筑巢”辽源。
    值得称道的是,辽源市提出以“市长视野、企业视角、百姓感受”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及专家的认可,在国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体系中予以借鉴和采纳,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辽源市积极构建“信息融合、网惠辽源”的信息惠民、资源共享新格局,探索形成了具有辽源特色的信息惠民发展模式,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转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