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硬实力”“软实力”同频共振促发展

西安区“硬实力”“软实力”同频共振促发展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提高行政效能、增强竞争实力、努力打造一流经济发展环境,对一个地区来讲,反映了其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政府的服务管理水平。
    西安区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着力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以创新的思路、超常的举措,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满意程度。
    如今,六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今天的西安,正用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商富商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外引内培的人才环境描绘出一幅幸福、和谐的新画卷。

 

集思广益,为软环境建设建言献策。

    树立起“站排头、争一流、走在前”的开拓意识,增强“不进则退、不等不靠”的紧迫感,全面掀起软环境“三抓”工作热潮。

    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标准,为项目投产运行和全面发展扫清障碍。


    西安区用好“软”劲更“硬”气

    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抓振兴。
    一直以来,西安区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立区之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托,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开展涉企“四乱”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努力营造优质、高效、规范、诚信的区域发展环境。
    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在效能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政府工作流程,对重大政策出台、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公益事业建设和重大突发事件等领域,实行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加快推进“清单管理”和“一张网”建设,实行权力“清单管理”,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对上级下放的权力进行有效衔接,特别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全力争取,确保上级下放的权力接得住、管得好。
    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在保障上下功夫。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将软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执法主体、深化行政执法改革,确保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指标,向社会公开发布。强化司法保障,依法为企业提供公正平等的司法保护,强化涉企司法案件调处,妥善解决涉企积案问题,拿起法律武器为企业保驾护航。加强“平安西安”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打造亲商安商的市场环境,在服务上下功夫。围绕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组织开展企业家座谈、重大项目前期攻坚和区级领导“六包保”等活动,严格做到“项目前期当保姆、项目建设过程当助理、项目建成后当保安”。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优年”和“软环境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工作理念,切实提高企业家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在监督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开展涉企“四乱”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涉企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严格落实涉企检查计划管理、处罚量化标准、收费目录清单等制度规定,严肃查处违规检查、违规处罚、违规收费、违规摊派等一些权力寻租、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打造外引内培的人才环境,在培育上下功夫。坚持把“人才兴区”摆上重要日程,坚持用感情留人、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全力吸引行业高端人才,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加强企业家后续队伍建设,营造多元融合的创新创业文化,选树一批西安“工匠”典型,打造西安区的知名品牌和百年老店。


    软环境办公室
    用“硬措施”建设“软环境”

    强化职责狠抓落实。专门针对企业家座谈联谊会上26家企业代表提出的32条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印制《2017年西安区包保项目、帮扶企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全程参与项目推介会、巡检、调研工作,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发展难题,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制定印发了涉企“四乱”集中整治等系列文件,在全区设立(聘请)了软环境监测点22个、监督员100名,并创建了QQ群、微信群等沟通载体。目前,全区软环境监督员登记造册和建档立卡工作已完成。与西安区国、地税联合开展了聘用监督员工作会议,与区司法局联合开展了法律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等,为企业提供服务。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进行宣传报道,结合“软环境建设宣传月”活动,定期发布软环境方面的政策信息,努力营造“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建设软环境”的良好氛围。


    司法局
    优化软环境 增强司法建设软实力

    坚持把建设软环境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通过召开局务会议、制订工作方案全面动员和部署。结合支部会议等组织学习软环境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经济发展上。同时,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12348”法律热线、“法治西安”微信平台,免费为群众解答咨询。


    消防大队
    贴心服务 营造消防执法软环境

    规范便民服务制度。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向当事企业宣传消防法律、法规,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能一次性办理的事项要当场办结。
    提高便民服务效率。推行包括全年无休受理、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受理程序等一系列做法。
    拓宽便民服务渠道。定期深入到企业,实时掌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打通沟通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指派专人现场办公,实地指导。并在拓展消防培训范围、畅通警企沟通渠道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


    环保局
    加强软环境建设 全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规范审批行为。围绕“审批简、服务优、效率高”工作主线,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通过“一条龙”审批,“一站式”服务,缩短审批时限。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项目审批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加强废固监管。对西安区内固废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向37家企业下达了《关于固体废物管理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应急管理等工作开展全面细致的自查。
    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执法文书,规范案卷管理,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进行系统填报和网上公开,让环境执法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吉林省云动力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文浩

    西安区对我们扶持力度特别大,组织发改部门帮助联系相关审批手续、文体部门提供健身设施等等,对我们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针对企业高新科技方面,区里还联系沟通中科院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项目。企业在落户期遇到很多困难,但正因为西安区党员干部对企业这种热情和帮助,让我们最终决定落户在西安区。


    仙城物流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影

    二手车市场和“一站式”服务大厅成立之初,手续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企业的难题,但西安区的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办公,陪同企业一同跑市里相关部门解决问题。项目开工后,还全程跟踪服务。在西安区发展,让企业有地方找、有地方诉,更让企业感到暖心、安心、有信心。


    隆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孟丽娟

    西安区的软环境建设非常“给力”,新项目征地时,区里相关领导亲自和我们一起工作,推进项目进度。企业遇到资金、供暖等问题时,区里的领导又主动协调银行、供热公司等相关单位,解决问题。这些种种贴心的服务,让我们这个民营企业有了“靠山”。


    新世界彩悦城副总经理 陈桂茹

    西安区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从解决商场的公交线路到解决项目资金短缺再到协调研究环保验收等问题,这里的领导干部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切实感受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根据企业提供的合理化建议,提供让企业满意的服务,凡事都“走心”,这种亲商、暖商、敬商、懂商的氛围,让企业家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温暖。


    辽源嘉隆长城4S店行政部经理 徐玉双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灯塔镇党委得知后,主动与我们对接,手把手的帮我们建立党支部,使我们的党员有了家。同时在西安区工会的帮助下,我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会,这两个组织的建立,对于企业受益很大,也规范了企业管理,让我们民营企业深深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


    吉林有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纪丽威

    青年人创业,十分艰辛。我的创业路上,西安区给我很多帮助,让我少走很多弯路。在创业初期,不仅从土地、资金、政策方面给了我帮助,还给我提供了多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思想得到拓展、生产模式上有了创新。应该说,我的企业是西安区一路扶持才成长起来的,也因为有了西安区做我坚强的后盾,让我遇到困难时不躲不避,更加刻苦钻研。

    本版稿件由张洪伟 李 贺 赵梓雯
    本报记者 于 蕾 采写
    本版图片由高 磊 黄建平
    本报记者 刘 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