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制辽源“文化佳肴” 打开群众“精神味蕾”

烹制辽源“文化佳肴” 打开群众“精神味蕾”
本报记者 汪琳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个性魅力的最佳体现,那么在辽源,文化活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节日符号,而是成为广大城乡群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因子。送戏下乡、举办各种免费培训班、开展大型文艺汇演、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市群众艺术馆竭力根据百姓需求烹制出多种“文化佳肴”,打开了城乡居民的“精神味蕾”,推出的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丰富着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
    备料:免费专业培训“送上门”,志愿服务在行动
    2012年以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和要求,市群众艺术馆率先免费对外开放,并逐渐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从“馆内培训”向“上门培训”转变,群众艺术服务不断升级,满足了群众对歌舞、声乐、戏曲、书法、美术、摄影等多方面需求。
    据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杨春峰介绍,近几年,该馆开展的免费培训包括声乐、合唱、书画、舞蹈、二人转、电子琴、古筝、葫芦丝、萨克斯、模特表演等十多种艺术项目,从最初每年举办十余期到去年举办了五十期,每年培训人数均可达到上千人,今年计划开展免费专业培训六十期。通过访部队、入机关、进学校、下乡村、走社区等提供免费教学培训,并根据需要赠送演出服装、声乐器件、舞蹈绘画工具等,不断扩大文化艺术的辐射群体,提高群众对文艺的兴趣与关注度。
    为使各项专业文艺培训同步有序进行,让更多人从单纯地玩乐到学习掌握专业化、规范化的文艺技能,市群众艺术馆多次聘请省、市级艺术家和专业指导老师对培训人员进行辅导教学,很多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农民在文化生活中找到了精神归属。
    康宁社区居民王桂娟退休之后参加了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免费培训,便对跳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她在社区组建了一支老年健身舞团,还当起了团长。王桂娟说:“很多人退休后容易迷茫,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免费培训指导,派专业老师为我们辅导教学,让我们这些老年人在文化、文艺中找寻自我,能够老有所用、老有所乐,每天大伙儿聚在一起唱唱跳跳,生活特别有奔头。”王桂娟告诉记者,在康宁社区有4个艺术团,而且这些团长都参加过免费专业培训,并成为社区的文化骨干和市群众艺术馆的文艺志愿者,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提供义务服务,将文化艺术、文艺理论、专业技能等传播给社区居民和文艺爱好者,大家学习文化艺术的热情十分高涨。
    据了解,在市群众艺术馆,像王桂娟这样的文艺志愿者有3000人,在充实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还竭尽所能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文艺志愿者樊景梅利用自己所学到的衍纸画技能,教授安家社区20多名贫困孩子学习创作,在陶冶文化情操的同时,将制作的衍纸画预订出售,解决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经济难题。
    杨春峰说:“文化艺术能够带给社会、百姓巨大的正能量。我们通过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和志愿服务,让文化艺术大众化、接地气,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精神素养能够得到提升,生活更加积极乐观。”
    烹调:搭建百姓舞台秀才艺,文艺活动“解渴”又过瘾
    群众列单子,文艺服务照“单”下。为了满足群众“人人想登台”“一展才华唱主角”的愿望,让百姓“解渴”、过瘾,市群众艺术馆不仅免费提供训练场地,提供服装、乐器、设施等支持,还搭建百姓大舞台,举办多种文艺活动,供群众观赏、参演,让学有所成的百姓尽情展示自身才艺,分享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乐趣与获得感。
    在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的有限条件下,市群众艺术馆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抓好文艺宣传创作工作,“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自掏腰包设计、举办和搭建了一批深受百姓喜欢、百姓乐于参与的赛事活动:秧歌汇演、新年音乐会、少儿联欢会、百姓春晚、东辽河文化艺术节、“理论大篷车”走基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送春联下农村、健身舞比赛、广场舞比赛等市级文艺活动演出多达近百次;吉林省“老年好声音”比赛、“长白之声”合唱节、吉林省群众舞蹈优秀作品展演、诗文朗诵大赛、吉林省艺术系列大赛、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汇演、春联剪纸大赛等省级以上文艺活动达五十多次;市群众艺术馆培训组建推选的艺术团和个人还代表辽源地区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老年合唱节、第四届中国“宝坻杯”环渤海评剧艺术节大赛两项国家级文艺活动。
    除了为百姓烹制“文化大餐”、提供实现梦想和展示才华的大众平台,市群众艺术馆还将高雅艺术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开展了“文化辽源”书画展、纪念红军长征书画展、“小画家”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吉林省百姓书画摄影展、吉林省农民书画展等文艺展览与赛事活动,不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绚丽耀眼的色彩。
    出盘:群众文艺成绩斐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珍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尺讲台”下,市群众艺术馆的群众文艺工作取得了“大丰收”:组织辅导的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文艺展演和比赛中斩获各种大奖,获得多项荣誉。2013年,荣获文化部举办的金山岭长城杯合唱节银奖;2014年,艺术馆王俊老师在第四届“宝坻杯”环渤海评剧艺术节上荣获“全国十大评剧票友”殊荣;近几年来,我市包揽了吉林省第六届和第七届“长白之声”合唱节金奖,吉林省群众文艺“金星奖”比赛金奖、银奖、优秀奖,吉林省“老年风采”大赛最佳风采奖、最佳表演奖等七十余项省级大奖,以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中国美协举办的“丹青扬州”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等三十余项省级以上书画大奖……注重原创、创新调研、培养和激发广大群众的文艺创作演出热情,市群众艺术馆和文艺团体不断推出优秀的原创作品,让更多文艺爱好者尝到文艺精品的“美味”、收获满满成就感。
    “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在于创作,更注重保护。”杨春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着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面对严苛的申遗标准,市群众艺术馆将“责任”二字书写在工作中,做了大量的细致调研,并以每年6月的“非遗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览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普及,提高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创造保护意识,进一步展现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
    目前,该馆已成功申报完成马记鹿茸制作技艺、东丰农民画、显顺琵琶、沙氏石木雕、葫芦雕刻、龙泉春酒制作技艺、孙氏速算、东辽满族剪纸、东辽二人转等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龙首山、东辽玉叶编、孙氏传统玻璃刻花等4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非遗传承保护资料,对非遗项目进行采样、汇编、归类,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文化雨露飘洒辽源大地,结出“新鲜食材”、烹制“文化大餐”,相信不久的将来,市群众艺术馆还会奉上更多“文艺佳肴”供普通百姓大快朵颐、尽享文艺的“美”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