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那层玻璃才会焕发更多活力

打破那层玻璃才会焕发更多活力
本报记者 王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可三十年的进程,也让我们意识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条路并不轻松。
    “我们有许多非常好的科研成果,但却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安立佳的话道出了科研人员的苦恼。安立佳说,身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渴望为家乡父老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但很多时候做的没有想的好。
    有着同样感触的并非安立佳一人,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贾平的话说,“科学技术的创新首先来自于需求的创新,也可以说,是需求带动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可很多时候科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距离。”
    专家说的没错,在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之间,有时候的确存在着距离,如同是隔着透明玻璃,彼此看得见但却摸不到,即使再努力,也不过是隔靴搔痒。
    怎样打破那层玻璃,在贾平看来,只有通过精准务实的对接交流,才可能充分了解需求,发现契合点,找准着力点,从而带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精准对接、充分了解、务实交流,这或许只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但搭建这样的平台,创造这样的条件,却是政府和部门职责所在,责无旁贷。
    为期一天半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县(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随行,32户企业积极参与,40余项涉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纺织袜业、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难题装订分发,辽源的这次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无疑是打破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之间那层玻璃的务实之举。
    十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科技展馆的实地参观,与各领域专家的座谈对接,每一次交流都意犹未尽,每一次碰撞都产生新的想法。
    可吸收的医用骨钉、可降解的农用地膜、能确认农作物身份的遥感技术、拥有1.5亿像素的摄录器材……
    在企业家看来,这些顶尖的科研成果让他们脑洞大开,思如泉涌。
    “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固态发酵沼气残渣深加工”“有机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技术与设备研发”“功能纤维应用”……
    在科研人员眼里,这些课题的提出让他们有了更加精准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走出去,请进来,打破隔在彼此之间的那层玻璃,激发出的是更多活力,更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