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像太阳一样的人走了
那个像太阳一样的人走了
——亲朋和师生眼中的黄大年
新华社记者 吴晶 陈聪 周立权 张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2017年1月8日13时38分,58岁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猝然离世。
从英国剑桥回国7年,黄大年忙得像个陀螺。透过亲朋和同事们的回忆,可以感受到他为祖国、为事业、为他所热爱的人们所交付的全部。
同事眼中,他就像太阳一样
2015年1月,在全时留在长春、圆满完成“千人计划”5年任期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续签第二个合同。
“当时,大年只提了一个要求:再延长两年,在吉大一直工作到退休。”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难忘黄大年在签约仪式上的一番话:“我是带着梦想回来的,梦想和现实应该在同一个地方找到完美的闭合。学校为我的成长和回归投入了这么多、团队成员也付出了这么多,我怎么舍得离开这片精神传承的归宿之地。这是我的母校,也就是我的归宿。”
黄大年的大学同学林君说,早在毕业留校时,我们就约定要共同努力,发展地球物理方法,研制属于中国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大年没有食言,他把对祖国、对母校那种深厚的爱都化作了行动,融入了生命。
吉林大学原副校长韩晓峰说, 黄大年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祖国,是他们这一群人的情结。
1993年,黄大年受国家资助前往英国留学,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婉拒了导师的挽留,没有耽搁一天就回到祖国。1997年,学校派遣他重返英国,继续深造,他在专业领域愈加崭露头角,最终跻身国外精英层,成为享誉国际的地球物理学家。
他生前的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说,在英国的18年间,黄老师对祖国的牵挂一刻也没有中断,回国交流,讲学,技术指导……常常是一下飞机就被某单位接走交流,妻子女儿被对方安排到某地度假,几天后机场会合一同返回英国。
2009年,他“任性”地放弃了在英国的一切——告别研究团队,说服妻子放弃事业,回到祖国,扎根母校。
“想回来,需要果断,就是这么简单。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也是从小父母的教诲——为国担当。”当时,回到母校,黄大年曾这样说。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肖晞说,国家有什么需要,黄老师就做什么,除了他已经承担的大量国家级科研攻关任务,他还做了很多看不见却很重要的工作。比如,为了提升中国深部探测技术的科学普及度,他在校内四处联络,找到我们帮忙编纂科普读物。为了凝聚更多海归人员参与交叉学部的科研创新,他又主动担任吉林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挤出时间联络大家联欢、调研。
很多吉林大学的教师忘不了,2016年5月校工会组织教职工南湖徒步活动的时候,黄大年背着大相机,好似旋风一样,走在队伍前面,有的青年学者一路小跑跟着他,他回过头来哈哈大笑:“你们走不过我吧?我们地质人,走路就是快,翻山越岭,走南闯北,身体好啊!”
“他是那样一个大科学家,却是那么热忱,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永远把阳光洒向周围的人。现在回想起来,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他早就知道,他就是硬撑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为了情义二字,为了报效祖国!”肖晞说。
学生心里,他是严师更是慈父
“常常有错觉,黄老师只是出差了。”学生张冲拉开抽屉,一大摞手稿都是黄老师的笔迹。
一天晚上,他正枯坐实验室,盯着一个公式发呆。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几天。这时,黄大年推门进来,随手拉把椅子坐下来,带着他返回到第一步,重新开始推导,一直熬到后半夜。“我是事后才知道黄老师刚出差回来。”
学生眼中的黄老师大都是两个状态:出差、加班。学生乔中坤说,黄老师出差前会布置学习任务,回来后查看教学清单,询问每个人读了哪些书、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问题。外出开会间隙,还要视频答疑,通过邮件批复学生的学习笔记和读书报告。
出差回来时,他总是这样笑呵呵地问:“晚饭吃了吗?”“程序做得怎么样了?”“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需要我帮忙吗?”晚上,他催促大家回去休息,而自己则要待到半夜两三点才走。
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说,大年带硕士博士,又主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新生入学,他走进学生宿舍,了解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学习初衷、发展意愿,逐个帮他们规划研究方向。他给本科生配备笔记本电脑,给研究生订阅电子期刊,他说:“信息时代就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搜索手段,追求先进的理念必须从细节开始。”这些经费不能报销,他就让助手直接从他工资里扣。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周帅一连发表了5篇SCI论文。周帅说:“黄老师帮我逐字逐句地审改,还帮我搜集国际学术资料,我想把老师名字署上,他却再三拒绝了。他说:这都无所谓,你们将来出息就行。但要记住,做科研绝不是写写文章就行。要耐得住寂寞,要坐得住冷板凳。”
春暖花开,他发动大家去徒步、爬山,“做研究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周末休息,他亲自下厨做油焖大虾,事后才知道他的鼻子油烟过敏;毕业时分,他一路相送,与学生们拥抱挥别,不知不觉,都已泪流满面……
学生高秀鹤说:“老师把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缜密的布置和规划这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可他唯一的疏漏就是自己的健康。在不远的将来,祖国的国防、科技和教育领域内,一定会收获举世震惊的成果,那将是老师作为战略家奋斗一生的追求,是老师作为科学家对祖国最大的回报。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看到!”
亲人记忆中,他忙得顾不得他自己
“晚上,不知道他何时回,起了床,发现他的被窝动过又冷了;做了饭,常常回不来,没做饭没准他又回来了。”“有时候放心不下,到办公室看看,发现他就搭着件夹克,在椅子上睡着了。”黄大年走后,他的妻女始终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现在,我们只能通过一些他人的转述,听到他的妻子张燕曾经发出这样心疼的抱怨。
很多人说,从黄大年进手术室那天起,张燕就几乎不再说话,她就像“失了心”,任凭人们在他的病榻前穿梭来去。
2017年1月4日,就在黄大年刚刚失去意识、进入弥留之际的时刻,他的女儿黄潇在大洋彼岸的英国生下了他的外孙。
2月26日,黄潇在给新华社记者的回复中写道:“你好,我有好多次试着开始写这个,不幸的是时间还没过去多久,那些关于他的回忆仍然深深影响着我和妈妈。(离父亲去世)刚刚过去8个礼拜,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全家在感情上都太脆弱、太敏感。对你们写这篇文章的努力我们很感谢,但对我而言,即使回忆那些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同样痛苦地不能面对。我希望你们理解。”
3月29日,黄潇在给于平的回复中写道:“我和妈妈又讨论了一下,我们给出的仍然是同样的回复:不要去家里。没有准备好接受采访……而今,我仅仅是想到父亲再也回不来,就根本无法控制我的情绪。在你们看来,他是大科学家,在我看来,他就是我爸爸。我和妈妈所失去的,是更加刻骨铭心的存在……我最后一次见到爸爸是在我的婚礼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是我们第一次跳舞,也是最后一次……我好恨!”
2016年5月8日,是他们一家三口最后一次相聚。黄大年终于排开了所有的工作,赶到伦敦参加女儿的婚礼。
照片上,他身着黑色西装,打着宝蓝色领带,笑容儒雅、目光欣然。他挽着女儿的手,穿过众人祝福的目光,再把她的手放进女婿的掌心,叮嘱对方“要好好待她”……
黄大年的妹妹黄玲说:“哥哥这一生都在忙,忙得顾不得他自己。如果不是看到那么多人来给他送别,我根本不知道他这一辈子干了那么多大事……”
哥哥这一生为什么要这么拼命?黄玲是这样解读的:“爸爸在哥哥去英国留学前曾对他说,‘很高兴你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可以自由学习、心怀梦想,为国家出力’。后来哥哥曾对我九岁的女儿说,‘要记住,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你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也没有任何理由不使自己优秀’。”
(新华社长春5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