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辽源“我们”很幸福……

生活在辽源“我们”很幸福……
——谨以此版献给第27次“全国助残日”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崇高伟大的事业。近年来,全市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民生工作重点,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各项扶残助残工程,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残疾人倾斜,千方百计地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为他们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广泛开展向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残疾人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在第27次“全国助残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残疾人和为帮助残疾人而辛勤工作的人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认识一下那些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而工作的人们,期望让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把党的关怀传递给残疾人是幸福的事业”
本报记者 李锋

 

    张晓冰,1970年1月出生,是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主任。作为为残疾人服务的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张晓冰本人也是一名残疾人员。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张晓冰先后在不同单位工作过。在每一个岗位上,张晓冰都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克服自身困难,作出了令人赞赏的成绩。由于工作需要,张晓冰于2008年4月调入市残联系统工作。到市残联工作以来,张晓冰视残疾人为手足兄弟,全心全意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在残联和残疾人之间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张晓冰很谦虚地对待自己在各个岗位上作出的成绩。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残疾人,我感觉能够通过做好本职工作给广大残疾人带来帮助是令人欣慰的。在工作中,我和同事们做的都是应该的,我们只是充当了党对残疾人关怀的传递者。当看到那些受到帮助的残疾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说到这里,张晓冰向我讲述了一名让他记忆深刻的受助者的故事。张明明(化名),是东辽县泉太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出生的时候左手残疾,仅有三根手指,左脚缺失发育不全。张明明10岁前,只能是一只脚落地,一蹦一蹦地走路。由于这样走路,他经常受到小朋友的冷落,没人愿意和他玩。回到家中,张明明默默掉眼泪,伤心地问妈妈:“为什么小朋友都不跟我玩?为什么我一生下来就没有左脚?”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就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心理阴影。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张明明的妈妈也曾想到长春为孩子了安装假肢,但是,由于家庭困难,一直也没有给孩子安装上假肢。一年前,孩子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市残联。经过检查,张晓冰和同事确认孩子可以安装假肢。安装完假肢后,张明明可以像正常小朋友一样走路玩耍了。在今年,张晓冰和同事来到了张明明所在的学校为他更换了新的假肢。当时,看到小明明和其他孩子一起欢快地蹦蹦跳跳地跑向教学楼的时候,张晓冰知道孩子不但已经完全适应假肢了,而且已经融入到正常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了。张晓冰说:“看着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孩子重拾信心、去除成长阴影,我感觉无比自豪,无比幸福!”


“赶上好政策,我过上了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本报记者 李锋

 

    郑存强,今年68岁,在他3岁的时候由于生病打针造成脚部变形落下了残疾。作为一名残疾人,他在就学、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比常人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天性乐观坚强的他不但没有在岁月的消磨下颓废,而且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退休后,郑存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满意,经常对人说:“作为一名残疾人,这一辈子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那是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好政策,那得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残疾人联合会啊!”
    采访那天,郑存强像往常一样在市全民健身中心打乒乓球。上午来打打乒乓球是郑存强退休后的习惯。郑存强从12岁开始打乒乓球,到现在已经有56年了。说起打乒乓球,他曾经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曾经于1988年代表国家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第8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说起自己能够有幸代表国家参加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他说:“这除了个人的努力外,更要得益于党和国家对残疾人运动的重视。那时候,祖国日益走上富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体育运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我才得以经过层层选拔而进入国家队。在那次比赛中,我虽然没有获得好的名次,但是,这成了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郑存强出生在1950年,那时候全国刚刚解放。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的新生活来了。回忆起过去的生活,他说:“作为一名矿工的孩子,我有学上、有饭吃,和党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上完学,我就面临就业了。在就业的过程中,我没有被身体残疾而被单位拒之门外。这要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一个残疾人哪里会有工作的机会啊!”郑存强到了单位,单位领导根据他的身体条件给他安排了合适的工作,不但让他了有自食其力的机会,而且也让他有活出尊严的机会。在工作期间,他每次代表市里的残疾人去参加比赛,残疾人联合会都会对他格外照顾。
    说起现在的生活,郑存强表示,他对现在的好生活很满意、很满足。他说:“退休了有退休金,衣食无忧,每天到全民健身中心运动健身多好啊。这些年来,要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残疾人联合会的关注和帮助,我的日子哪能像现在这样过得有滋有味啊!”


退伍不褪色的坚韧“好男儿”
本报记者 赵强

 

    5月17日,记者在东北袜业工业园淘宝孵化基地看到,29岁的小伙儿刘耀辉将一双双袜子装入精美的红色福袋中。一会儿的工夫,他头上的汗珠子就滚了下来,而他只是用袖子抹一下脸上的汗珠,又弯下腰继续工作。
    好好活下去,我曾是军人
    “80后”刘耀辉一直对军人很敬佩。2010年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后,他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当时,刘耀辉的很多同学都选择到“北上广”大城市闯荡发展,而刘耀辉却毅然选择了报名参军,成为一名鸭绿江畔的边防战士。
    2012年10月的一天,离刘耀辉退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天,刘耀辉身体极度不适,出现手足麻木、肢体无力、说话口齿不清等情况,紧急就医做脑部CT发现有阴影,经医疗仪器进一步检测,神经细胞功能受损,扰乱中枢神经系统,诊断为重金属中毒,因病被评为六级伤残军人。“当时心里特别痛苦和无助,那种消沉而又迷茫的心绪,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从困境里艰难走出后,如今再回想当时让他刻骨铭心的一幕幕,刘耀辉已经释然。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是一名军人的骄傲和自豪。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刘耀辉努力给自己灌输活下去的信念。正是因为心中有着这股子信念,刘耀辉退伍回到家乡后,摆过地摊、当过超市搬运工,在艰苦的日子里咬牙挺过一个又一个困难、挫折和打击。
    电商圆梦想,生活有盼头
    肯努力的孩子,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去年10月初的一天,还在市委广场摆地摊卖卫生纸的刘耀辉遇到了一位叫杨佳帅的“贵人”。杨佳帅是东北袜业电子商务园区某团队的投资人,他告诉刘耀辉,东北袜业工业园淘宝孵化基地有针对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创业扶持方面的优惠政策,建议刘耀辉去自荐一下。好心人“指点”的第二天,刘耀辉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东北袜业工业园淘宝孵化基地决定试一试。
    “只要你有梦想,想干、想学、肯吃苦,我们公司欢迎你加入!我们有免费的入职培训,针对你目前的实际情况,培训期间还会给你发放补贴……”刘耀辉没想到自己不费周折便如愿应聘成功,顺利成为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淘宝5000”计划第16期学员,当时内心很感动。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里,刘耀辉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电商规则、PS技能、电商推广等各类电商必备知识。后来,刘耀辉又相继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市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草根电商创富学堂线下培训,使自己掌握了从事电商工作的基础技能,为创业就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良好基础。
    “这款是‘状元袜’,袜子遵行中国的传统习俗红色调,配之祥云图案及‘金榜题名’四个大字显得尤为喜庆。1个多月就卖了1000余双,净赚4000余元。刘耀辉向记者展示他亲手设计并制作的“状元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每年还可以领取民政局的伤残军人抚恤金1万余元。这样生活过得有盼头,更加有滋有味。”刘耀辉眼神坚定,对未来信心十足,“等身体恢复后,我要带着军人的情怀和品格,尽我所能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软陶捏出名堂的“帅小伙”
本报记者 赵强

 

    造型别致的小白兔、憨态可掬的小乌龟、活泼可爱的小章鱼……这些萌萌的动物、生肖形象栩栩如生,很难想象它们是用陶泥捏塑出来的。5月16日,在位于友谊大路的辽源市梦园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内,总经理李恩庶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他们公司制作的软陶作品。今年27岁的李恩庶是一名残疾人,他从小患有脑瘫病,脑瘫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但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李恩庶没有悲伤、没有怨言,有的是“80后”阳光一样灿烂的笑容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李恩庶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
    软陶“小玩意”,捏制创业梦
    2013年6月,李恩庶毕业于吉林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分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他回到辽源,到朋友的一家广告公司帮忙,负责广告公司的礼品营销及日常广告设计、打字排版等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让李恩庶有了创业的梦想,踏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恩庶接触到了软陶这种“小玩意”。“看到软陶我十分兴奋,因为这种材料可塑性强,一块小小的泥巴便可捏出各种招人喜爱的小动物。”李恩庶说,将软陶手工作品定制成新奇的玩具和可爱的动物,不仅适合儿童,促进眼、手、脑协调发展,还适合都市成年人,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于是,一颗创业的种子在他心中萌芽——成立辽源第一家软陶工作室。
    李恩庶是个“行动派”,撸起袖子说干就干。而创业是需要本钱的,尤其这些年父母为了给李恩庶治病欠了不少外债。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李恩庶不得不四处求亲告友,张罗借钱。一番周折之后,2014年10月,梦园文化工作室正式成立,李恩庶终于有自己的工作室。
    改变“小作坊”,变身小企业
    李恩庶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创业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与童话幼儿园联合办学,开设软陶手工课。还有几家企事业单位与工作室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他们批量生产陶艺饰品。随着工作室的业务不断扩大和增多,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此同时,也引起了辽源市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领导层的极大关注。
    2015年11月,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鼓励和扶持残疾人优秀人才创业,产业园将李恩庶的工作室免费迁入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及基本办公设备,并助力其“小作坊”走向小企业,成功转型为辽源市梦园手工艺品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也由单一的软陶教学扩大到陶艺、泥艺等民间工艺品的加工批发零售。
    “这些年,蔡宏伟、汤艳、谭海等市领导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真的很感谢他们。”李恩庶说,公司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党和政府反映,市领导会帮助解决的。在公司创立初期,市科技局还帮助自己协调产业园,安排适当的厂地;市人社局扶持自己创业贷款,帮助实现稳定创业;市教育局畅通校企对接渠道,市区残联更是关怀倍至,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如今,李恩庶公司的软陶品种超过千余种,远销河北省20余所著名旅游景点,月销售额达3万余元。“能把自己喜欢的软陶行业做下去,我感觉很幸福。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软陶这项民间手艺传承下去,多为社会作一些贡献。”李恩庶表示,他热爱这行,今后他会把软陶公益培训继续做下去,还会增添新项目。


“吴妈妈”帮我圆了创业梦
本报记者 李锋

 

    5月17日上午,记者在龙山科技园区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顽强创业,用嘴叼筷子敲击键盘,书写坚强人生的脑瘫男孩齐贤达。
    齐贤达,1995年2月出生,出生6个月时,被诊断为小儿脑瘫,四肢不灵活,总是不由自主地晃动。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长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几万元外债。在贤达13岁的时候,妈妈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起初学习电脑时,他是用嘴咬着笔在键盘上打字,但是感觉太短,就改成了筷子。为了准确地按上键盘和掌握好力度,他的嘴经常被筷子戳破,流血,疼痛,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每天练习超过8个小时以上,每次离开电脑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他终于能够熟练地敲打键盘了。此后,他每天在网上自学初中的课程外,还自己找些电脑教程学习。渐渐地,他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对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感兴趣,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立志要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网络公司。后来在各方的关注帮助下,齐贤达于2014年4月,创立了辽源市自强网络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经自主开发11款软件。
    走进齐贤达的办公室,这位23岁的坚强男孩正在用嘴叼着筷子敲击着电脑键盘。齐贤达告诉记者:“我创业的公司名字叫作自强网络有限公司。我现在正在忙着开发一个有关‘残疾帮扶’的项目,这个项目开发并投入使用后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出行、工作和婚恋方面的服务。”说话间,齐贤达打开正在开发项目的界面,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公司最近的成果。记者看到,齐贤达所开发的项目不但界面设置合理,而且各个模块的内容也很实用。看着眼前的网页,记者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个脑瘫患者之手。
    创业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很难,更何况像齐贤达这样的男孩。想到这里,记者问齐贤达创业的秘诀是不是要归功于自己的坚强和勤奋?听了记者的问题,齐贤达这样说:“作为一个残疾人能够创业,我必然要付出个人的努力。可是,我觉得我能够创业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咱辽源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帮助。一个残疾人想要创业谈何容易。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设备,一张电脑桌和妈妈给我买的那台电脑就是全部家当。后来社区领导把我的情况向市领导作了汇报,市委书记吴兰妈妈到家里来看望我,为我排忧解难,助我走上创业之路。现在,我的公司也日渐走上正轨,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我真诚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那些好心人的帮助!


轮椅上乐观豁达的“阳光女”
本报记者 赵强

 

    搬进廉租房,房暖心也暖
    “看这屋子多豁亮,光线多好,比以前的房子强多了。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要不是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哪有能力住上新房子,一辈子只能住在破旧的平房里。”5月16日,家住我的家园C区的王志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早些年,王志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而搬进廉租房前,一家三口住在西安区东山街十一委处的一间平房里,面积还不足30平方米。改善住房条件是一家人做梦都想的事情。回想当天办理入住手续时,速度之快,让王志珍记忆深刻。据了解,西安区于2011年9月至12月落实了全市首批廉租房政策,一次性分配保障房280套。王志珍便是享受廉租房政策首批残疾人受益者,并赶在2012年春节前夕圆了多年的“安居梦”。
    今年54岁的王志珍因幼时患小儿麻痹致双腿瘫痪,目前一直未婚,前些年父亲去世后,她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因王志珍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政府每月发放的低保金生活,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母女俩从没有叫过苦,总是乐观地面对生活。“社区和残联帮我争取了低保救助金、分到了廉租房,我的生活有了明显变化。这么多年,母亲一直省吃俭用照顾我,我得好好活下去。我觉得自己挺幸福了。”王志珍一句很平凡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动。
    居家无障碍,成就好日子
    午时,春风正暖,阳光正好,家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王志珍在小区里晒太阳。“家里地面铺上了防滑瓷砖,门外台阶被改造成了坡道,卫生间坐便处安上了扶手……现在天气好的时候,我也愿意出去和街坊邻居们聊聊天,日子也充实起来了。”王志珍提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她说,自从西安区残联为她的房子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后,自己也愿意出去走走了,“以前轮椅下门外台阶太费事了,想出去晒太阳,对我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儿。”
    “改造前,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会走进残疾人家庭对无障碍设施改造需求进行摸底,和他们一起讨论改造方案,根据每个家庭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制定最合适的改造方案,实行‘一户一策’的个性化原则。”西安区残联福盛社区协理员孙丽华说,这种改造有着“量体裁衣”的味道,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改造内容主要涉及墙面粉刷、安装楼梯安全扶手等,以满足残疾人居住、出行无障碍需求。
    “前方的路还长,无论怎样,都要坚强。虽然我是一名残疾人,我依然坚强地活着。”王志珍这样坚定的话语,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她正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喜获佳绩

 

    日前,由省残联和省体育局主办、梅河口市政府承办的吉林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项目比赛在梅河口市隆重举行,我市共派出17名运动员参加。经过7天激烈的竞赛,我市代表队在乒乓球项目获得了1金3银3铜、羽毛球和象棋项目各获1铜的好成绩。在赛场上,全体运动员发扬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不论老运动员还是新运动员都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给现场观众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画面,也为我市争得了荣誉。同时,有5名运动员还获得了“优秀运动员”称号。 (杨庆义 曲远香)


用爱托起折翼天使“学子梦”
本报记者 赵强

 

    “如何让残障儿童更好地学习?”“如何让残障儿童更好地生活?”“如何让残障儿童更加快乐地成长?”……5月19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辽源市特殊教育学校。
    贴心的关怀,诠释一份爱
    “用行动延续爱与责任,一个残障儿童都不能落下,让他们享受公平与优质的教育是我应尽的义务。”已坚持两年多的“送教老师”吴井玲说,“为了孩子的需要,苦点累点真没啥,我会义无反顾地把送教工作继续下去。”
    该校校长张铁东向记者介绍,自2015年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以来,为我市偏远乡(镇)的13名脑瘫、自闭症、精神障碍等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达300余人次。“送教老师”在了解残疾儿童身体、心理、残疾程度、家庭境况后,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解决好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残障儿童进行运动、感知、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同时,学校还为每一位送教儿童建立档案资料,及时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等。经过两年多的送教,送教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据了解,学校除了开展“送教上门”,每学期还对残疾儿童家庭进行走访看望,为每名困难儿童送去米面油和文具等生活和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树立信心、刻苦学习,通过实际行动关爱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让残疾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希望的乐园,温暖孩子心
    近几年来,学校根据特殊学生的身心特性,探索出“特色+特长”的教育模式。除了语文、数学、美术等传统教育课程外,还增设了软陶、手编、乒乓球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学习才艺、强身健体、快乐成长。
    14岁的乔乔是智障班七年级的一名学生,经过该校乒乓球教师赵桂萍持续、渐进、耐心的教授,乔乔在近两年来的“全国特奥会”及“省残疾人运动会”女子乒乓球项目上获得一枚银牌、两枚铜牌的佳绩,为她点燃了新的希望。“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和成长,哪怕付出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也值得。”任教30余年的赵桂萍简单的一句话诠释着对残疾儿童的爱。
    “离开这些孩子,我一定会想他们的。”十七中退休教师李凤举免费为孩子们当软陶教师已经坚持了两年,她说,“和这些纯真的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很充实。在这里让我内心觉得更踏实、更有意义。”讲起茗茗,李凤举特别骄傲,因为茗茗是她教过的捏制软陶作品最好的孩子之一。这个13岁聋哑小姑娘给她的印象是“非常聪明懂事,也很乖巧”。
    在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该学校“律动功能教室”内的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跟随舞蹈老师学习跳舞,幸福而满足的微笑淋漓尽致地绽放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本文中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名字均为化名。)


身残志坚心更明的“励志哥”
本报记者 赵强

 

    不幸患眼疾,生命不绝望
    陈家胜出生在龙山区寿山镇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岁时,在一次工作中,木屑不慎飞入眼睛,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越来越差,直到几乎失明,并构成二级残疾。这样的一个结果,陈家胜一时间难以接受:“当时得知自己的病治愈不了,打击非常大,相当痛苦,瞬间就绝望地瘫坐在了地上。”
    起初,陈家胜不愿与人交流,甚至还想过寻短见。“幸好生命中出现了一个陪我走下去的女孩,她就是我现在的妻子于铁梅,她给了我生存下去的力量和前进的勇气。”陈家胜说,于铁梅在得知他因伤致残后,并没有退却,一直鼓励支持着他,义无返顾地爱他并嫁给他。
    婚后的陈家胜和妻子于铁梅育有一子一女,一家人住在农村简易的土坯房里,十分贫困。而妻子于铁梅从不抱怨、不罗嗦,在家干活一刻不停歇,洗衣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收拾家……这样的贤惠勤劳的好女人,让陈家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不能让妻子和孩子受苦,我要用双手和头脑来养活一家人。”为此,这些年他干些自己适合的工作挣钱补贴家里,他做过销售、擦过皮鞋、摆地摊卖过水果,从来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颓废。
    2013年,陈家胜在街边摆摊从事卖水果营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被推荐到另一位爱心人士那里免费学习盲人按摩。如此一来,陈家胜便有了学习手艺再就业的机会。通过一年时间刻苦学习盲人按摩技术,掌握了各种按摩手法、要领和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当陈家胜学成按摩手艺后,通过爱心人士的鼓励和赞助,于2016年7月创办了自己的“健康理疗室”。
    以炽热爱心,传递正能量
    “一个人哪怕再贫困,也要有爱心。”陈家胜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当陈家胜从广播里得知贫困儿童为上学缺钱而发愁时,第一时间踊跃捐款,而并不富裕的他,累积捐款500余元,资助10余名贫困儿童;他还常去市里的几处敬老院为老人做理疗按摩;当爱心志愿者发起给敬老院老人送“爱心饺子”时,陈家胜积极参与,一同与志愿者走进厨房包饺子;当陈家胜看病偶遇与自己患有同样眼疾的盲童时,免费让盲童到按摩店学技术,并供孩子吃住……陈家胜用实际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感召了很多志愿者一起投身于公益事业。
    “摆地摊卖水果时,常有爱心人士来帮助我称水果;父亲重病缺医药费时,好心人士知道后伸出援助之手;两个孩子上不起学时,社会各界人士默默地捐资助学;开健康理疗室时,好心人为我免费提供场所,还送来饮水机和电脑……政府给我解决实际困难,批准我的低保申请……”陈家胜回忆他人给予的关爱与帮助,至今印象深刻,“我接受过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这片土地是我生长的地方,到处都有着明媚的阳光。”话语中,陈家胜脸上洋溢着喜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虽然我现在看不到什么,但我能时时感受到新时代和谐社会的美好。”


“让孩子们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本报记者 李锋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但是,很多孩子天生就存在一定的缺陷。那些有缺陷的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的缺陷,都给其自身和家人带来莫大的痛苦与打击。这些天生有缺陷的孩子有些经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后,个人能力提高了不少。有的能够生活自理了,有的能够进入正常的学校上学了,有的能够参加了工作了……那些有缺陷孩子取得成绩的背后,蕴藏着从事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在我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就有一批一批爱岗敬业、呕心沥血的优秀教师,不惧难以想象的工作枯燥、长年累月与残疾儿童朝夕相处,把心血和汗水融入残疾儿童康复事业上,极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和社会负担,用爱心、责任心、耐心把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打造成了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
    来到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记者在该中心带头人李天华的带领下实地感受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恰巧赶上下课时分,记者看到走廊里有好几个孩子在老师的陪同下走动,而教师的办公室里则没有人回去休息。经李天华介绍,记者才知道在康复中心教师下课时很少有休息机会的,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有的教师和家长反馈一些情况,有的教师安慰鼓励那些信心不足的孩子家长,有的教师陪着一些没有家人陪护的孩子……李天华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每天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尽最大努力为每一名患儿做康复。”在启智部,记者和教师连薇简单聊了几句。连薇告诉记者:“教育这些天生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是要比教育正常的孩子难得多,他们一般不会一下就听懂老师的指令,一个指令你可能要说几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看到这些孩子我心里就燃起一种责任感,对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当看到孩子们有进步的时候,我心里感到很骄傲,觉得自己的工作值得付出!”今年35岁的胡黎明在该中心自闭症儿童康复部已经工作六年了。谈起自己的工作,她用“有辛勤地付出,也有很大的收获”来总结。她告诉记者:“我有一次教一个孩子做‘起立、坐下’ 的动作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这节课我一直在喊口令,嗓子都哑了。最后,这个孩子学会了这两个动作,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一名自闭症学生经过康复正常上学了,有一次还特意回来到中心看我,并对我说想我了。听到这话时我流泪了,这里面有感动,有幸福!”
    李天华说:“康复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我们的最大心愿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康复,更多的家庭过得幸福。”


有温度才幸福本报记者 李锋

 

    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是幸福的?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也许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生活在高楼林立、干净整洁的地方是幸福的,也有人说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城市是幸福的,有人说在人情味儿浓、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是幸福的。笔者非常赞同第三种说法,认为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其所居住的城市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只看速度和广度,还应看到温度。一座城市是否有温度,决定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否拥有足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城市,就会对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给予恰当的关怀,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人性化关爱和理解。我市不仅是美丽宜居的城市,也是一个有爱心有温度的城市。一直以来,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坚持不仅需要“高度”,也需要“温度”的理念,不但在创新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锻造出了这座城市奋进、友爱、包容的精神气质,城市有了更多人情味儿,给生长于斯的人们增添了守望相助的踏实感。
    城市有多少人情味儿更多地体现在对待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态度上。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最需要帮扶、最需要关爱的群体。残疾人是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把残疾人放在心上,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全市残疾人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生活品质,让残疾人群体能同全市人民一样共享发展成果。各级残联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着重加强残疾人教育培训、残疾人就业、助残扶困、康复等方面的服务,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传递给每一名残疾人,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浓郁、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帮扶、志愿服务活动,使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幸福,是心中的温暖,而这种温暖源于人们内心的感受。城市的核心是人。生活在一个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市民感受为导向、努力使发展更有温度的城市的人们是幸福的!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李及肃 王彦雨 摄
    本版策划 李及肃 杨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