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开启人们幸福新生活
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不仅能使千百万困难群众告别“忧居”,更能实现建设“新型城镇化”目标,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社会和谐。自我市启动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得以改善。由此,促进了城镇面貌更新和经济增长, 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棚改工程的成果到底如何?人民群众到底获得多少实惠?为了探求问题的答案,记者分别来到我市各个县(区)的原棚户区住户家里,去看一看他们的新家、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
棚改,开启人们幸福新生活
“棚改,让我们一家人住上新楼房”
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来到我市西安区阳光新城小区。这个新建才几年的小区就是由于棚改而建的小区,小区居民大多数是原先的棚户区住户。
循着小区里干净的硬化小路,记者来到18号楼下。记者随机走进了第三单元在二楼敲开了207室的房门。开门的是位50岁左右的女主人。记者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后,女主人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在门口,当记者要拖鞋进屋的时候,男主人自豪地说:“不用脱鞋了,小区里的路可干净了。”进屋坐下,记者和主人交谈起来。经了解,这家男主人名叫彭志南,今年52岁,女主人名叫彭贵香,今年54岁。他们在2012年末住进了现在65平方米的房子。彭贵香告诉记者,原来他们家住的是一间半平房,有30平方米大小,现在由于棚改自己一家不但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楼房,而且面积还大了一倍多。
说起今夕生活的对比,这对夫妻感触颇多。彭贵香说:“在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房子小倒不是最主要的困难,最主要的是生活太不方便。上个厕所就要出家门走好远。那个时候,这附近根本没有硬化路面,都是高低不平的土路,夏天雨水多,出门都要蹚水过,别提多费劲了。”接过话茬,丈夫彭志南告诉记者:“那时候最令我感到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家里用水问题。那时候哪里有什么自来水,用水就得去很远的地方挑水,每天都要来回几次,太折腾人了。现在可好了,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生活变化那么大,很大原因得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归功于棚户区改造啊!”
“没有棚改,咱还得住平房”
在西安区富国新村小区,记者遇到了76岁的马忠春老人。等了解到记者的意图后,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非要拉着记者去看一看他位于该小区29号楼1单元302室的家。
走进老人的家,记者发现老人的家虽然装修俭朴,但是非常干净整洁。通过老人介绍,记者得知老人的房子有50平方米,平时就自己和爱人两个人居住。当记者问老人对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看法时,老人高兴地说:“我对这棚户区改造工程举双手赞成,这对老百姓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儿,如果没有这个政策,绝大多数棚户区住户不还得住那低矮破旧的老房子?我都那么大岁数了,赶上这好政策、过上这好生活,很知足啊!”
说完现在的幸福感受,马忠春又向记者讲述了过去住在棚户区的心酸往事。马忠春的父亲是一名矿工,家里除了父母,还有7个孩子。就这样一家9口人住在一间平房里、一个炕上。为了节省空间,马忠春就睡在平时放被褥的隔板下面的空隙里,夜里连翻个身都困难。等过了几年,马忠春结婚了。家里没有房子,马忠春和妻子就住在家里放杂物的仓房里。在夏天,仓房没有窗户热得不行,冬天,仓房冷得让人受不了。又过了几年,马忠春的单位看他实在困难就想方设法给协调了一间平房。这平房马忠春一住就是几十年,直至棚改后住进楼房。
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马忠春满脸笑容:“低矮破旧的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小区里设施也很齐全,出门散步锻炼身体也方便,这在以前就是梦想,现在成真了。我们现在吃喝不愁,就得知道知足、知道感恩!”
“棚改,解决了我们家的难题”
龙山区盛世花园小区原本是一片老旧的小平房,如今却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房。62岁的郝永和老人和老伴儿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当记者说起棚改的时候,郝永和老人异常激动,拉着记者的手不停地说:“就是因为棚改才解决了我们家的难题!”
原来,在棚改前,郝永和一家三口一直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整个房间什么家用电器都放不下,转个身都困难,唯一的取暖设备就是烧炕用得炉子。更让一家人忧心忡忡的就是郝永和的老伴儿得了脑血栓,到现在为止卧床在家已经10年了,每天无论是上厕所还是吃饭出门都得有人陪着。郝永和老人说:“那时,我们家的房子实在是太小了,想去厕所只能去房子外面的公厕,由于我老伴儿早年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每天晚上一旦要去公厕,我和女儿就都得爬起来陪着她,夏天还好一点,一到冬天就得小心翼翼,就怕晚上起来路滑摔倒。不仅如此,出门也很不方便,门口的土道上面坑坑洼洼,遇上下雨天,那更是满地都是泥,又脏又滑,我得背着我老伴儿走才行,那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如今,郝永和老人一家住上了一间65平方米的新楼房,不但室内有了卫生间,家电也是一应俱全。提到这间新楼房,老人的脸上瞬间有了藏不住的笑意,他说:“这房子真是带给了我们家很大的方便,晚上我老伴儿再也不用走很远去厕所了,可以说以前是3个人住20平方米,现在是平均一个人就有了20平方米的地方,做饭、出门都很方便,楼下就有超市,这可真是给我们家解决了很大的难题,让我们的生活不仅轻松了很多,日子也是过得越来越好!”
“棚改,让我们晚年生活质量提高了”
棚改以前,74岁的徐延山老人一家住在东辽县白泉镇镇南委五组的一间又黑又潮湿的小平房里。由于棚改,今年4月份,他们一家搬进了白泉镇东辽大街聚龙水岸小区73平方米的高层楼房。
面对这样的改变,徐延山感慨颇多,他说:“以前住平房的时候烧柴烧煤,一不小心就弄得满脸都是灰,屋里还特别的潮湿,一到下雨天墙面阴的那是一片一片的,被褥几乎全年都不是那么干爽,全家人几乎都起过湿疹,电器就更别提了,即使有钱,家里除了电视机,别的也装不下。门口经常有积水和泥,特别难走,尤其是我们这些岁数大的,出去买点儿菜什么的也非常不方便。当时每天住在那黑漆漆的小屋,全家人都觉得不舒服,但也没办法,我和老伴儿都是工薪阶层,也没有足够的钱买房子。赶上棚改的好政策,还给了搬家费、租房费,而且就在今年我们一家还住进了这么好的小区高层楼房,那要搁以前住高层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徐延山老人的家不仅干净整洁,就连楼道的地面和墙壁都铺上了瓷砖,而且房间里都是明亮的落地窗,这样的情景和老人所描述的以前住平房相比,那真是天差地别。为此老人还特别骄傲地对我们说:“以前都是土炕,现在我们老两口儿住的房间是电热炕,插上电就热,不仅方便还特别舒服。厨房、卫生间还有净水器和热水器,无论是做饭、洗澡都特别方便,可以这么说,棚改让我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我由衷地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住上新楼房,生活真方便”
45岁的钱丽辉家住在西安新苑小区。在棚改以前,他们一家4口人住在一间面积不大且低矮的平房里。现在,钱丽辉一家人已经搬进新家近4年的时间了。
说起住楼房和住平房的不同,钱丽辉毫不犹豫地说:“住楼房不但干净,而且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随着谈话的深入,钱丽辉回忆起了那段住平房的不方便经历。首先是出行不方便。根据钱丽辉的叙述,记者得知,那个时候她家所在的地方,道路都是崎岖不平的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就是最真实的写照。钱丽辉说:“路不好,天一下雨路上全是积水,公交车也不通,出门都要穿雨靴踏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走,耽误时间不说,还严重影响出门的形象。”除了出门不方便,生活中的不方便比比皆是。住在平房里,夏天热得受不了也无计可施。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冬天。冬天很冷就得烧炕取暖,烧炕需要烧煤,灰尘四起,整个人都弄得灰头土脸。除此之外,买煤和往家里运煤也非常麻烦,虽然让人感觉很麻烦,但是又无可奈何。说完这些,钱丽辉又补充了一句:“那时候真是日夜盼望早点儿住上楼房啊!”
现在住上了楼房,圆了钱丽辉的梦。她说:“住上新楼房生活真方便很多,下楼就有公交车站点,出行很方便,小区内有好几家小超市,离小区不远还有大超市,购物很方便;楼房有电梯,上下楼也不费劲儿。除此之外,社区和小区物业的服务也很好,这都是在以前不能想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不但让我们住上了新房,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棚改,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感谢国家好政策,如果没有棚改我做梦也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这是刘德海老人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家住御水丹堤的刘德海是东青村的一位农民,也是第一个带头签约的被征收户。2012年,刘大爷通过棚户区改造离开了潮湿破旧的老房子,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加上政府的各项政策补贴,得到一套比原来更大、更宽敞明亮的楼房。“过去,我们一家5口人挤在一个7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采光效果极差,低矮又潮湿。一到冬天,取暖是问题,水缸都冻冰,晚上上厕所更不方便。现在好了,住楼房暖气停了也不冷,心里暖和……”刘大爷对现在的住房条件很满意。
同样,受益于棚改的不止刘大爷一家,于守祥一家也是如此。一间低矮破旧平房,一条泥泞的小路,天不亮就推车出去卖菜,晚上祖孙三代人挤在小房子里,这就是于守祥一家以前的生活状态。于守祥夫妻俩都靠卖菜为生,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儿子又面临娶妻生子,想买一套大房子是这一家人多年来最大的夙愿。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实施,终于实现了一家人的安居梦。如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于守祥夫妻俩告别了昨日的“苦脏累”,儿子娶回来个孝顺的媳妇,孙子也刚刚满月,享受着幸福的小康生活。于大爷高兴地说:“多亏国家的好政策,我原来老房子70多平方米,换了2个71平方米的房子,儿子住一个,我住一个,现在我打个零工挣点儿钱,一年下来收入也不比过去少。”
“棚改,让我这七旬老人住楼房的美梦成了真”
2016年对于74岁的陈桂芝老人来说,那是她“美梦成真”的一年。在这一年,老人一家都住上了站北新苑小区的新楼房。老人告诉记者:“棚改后给的漂亮的新房子,那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住进去的第一天就像新婚一样激动,这真是美梦成真了!”陈桂芝老人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还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家里参观。
走进陈桂芝老人的家,65平方米的房子,大大的窗户,显得客厅格外明亮,家具和装修虽然说不上豪华,但也算是时尚温馨,宽敞的厨房能容得下3个人。老人骄傲地对记者说:“我这房子采光特别好,还是南北通透的呢,入住的时候墙面就已经刮好大白了,连地热都给铺上了,其实当时不装修就能住进来了,就是我这都70多岁的人了,有个好房子是我半辈子的愿望,这下终于有了新房子,就想满足自己的愿望好好地装修一下,看着也高兴啊!”说到这老人很是兴奋,她表示:“这间房子不仅宽敞舒适,室外的楼道也是安静整洁,小区物业的管理人员总是天不亮就出来打扫,冬天的时候半夜还有人扫雪。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就我家的经济情况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有这么好的生活?”
当记者问到老人以往的生活情况时,陈桂芝收起原本的笑容,表情显得有些凝重。她说:“我们一家原来就住在这里,我和老伴儿一共有4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两个孙子。那时候,我们全家一共有10口人,住在一个只有27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晚上睡觉都不敢翻身,生怕吵醒了孩子们。当时房子后面还有个采沙场,每次一放炮,整个房子都会晃。我的小儿子还因为房子太小,转不开身,家里生炉子的时候他不小心坐到了炉子上面,现在还有一个伤疤,我当时心疼的不行。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就和老伴儿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盖了一间小房,家里才算是宽敞了些。对我们家来说,买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和老伴儿都打零工,即使找到合适的房子也一下子掏不出来这么多钱。多亏了政府的棚改政策,实现了我们全家人的梦。”
徐延山与老伴
钱丽辉(右)
陈桂芝
彭贵香
郝永和
马忠春
本版稿件由吴艳杰 孙硕琳 本报记者 李锋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