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发动春季攻势 助力脱贫攻坚战

东丰县发动春季攻势 助力脱贫攻坚战

 

    本报讯 年初以来,东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以“七个推进”为重点,发动脱贫攻坚战春季攻势,迈好2017年扶贫开发第一步。
    强化组织领导,推进落实扶贫包保责任。坚持以上率下,继续开展县、乡(镇)领导深入扶贫联系点督导调研活动,不断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拓展。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保、部门包保、企业包村和派驻第一书记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乡(镇)脱贫攻坚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分工、任务时限,确保脱贫攻坚任务按时高效完成。
    突出政府引领,推进壮大六大扶贫产业。依托肉鸡产业、肉羊产业、食用菌产业、黄牛产业、光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切实增强贫困人员的造血功能。仅文化旅游产业就可带动贫困户120户、300人,年人均增收1900元。
    注重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转移。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贫困人员就业技能培训。鼓励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开展技工教育培训。引导和支持用人企业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建立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助力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推进贫困村“吉林网姐”电商服务站建设,吸纳和安置更多的贫困妇女就业。
    深化“五点双享两救助”,推进兜底保障工作。推动“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和三减免”等补助政策落实,提高补助标准。建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或医疗救助、县级医疗基金”四道医疗保障网。做好“五点双享两救助”的排查、识别、公示和动态管理工作,切实加大对贫困人口、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目前,共办理“五点双享两救助”4385人。今年将为300名符合条件的对象落实该项政策。
    凝聚社会扶贫力量,推进建设扶贫开发大格局。谋划成立产业推进、基础设施、教育助学、医疗救助、就业指导、最低保障、金融推进、财务监督、项目监管、宣传报道、综合协调等推进组,全力实施“健康扶贫、教育脱贫、基础设施提升、兜底保障、帮扶济困”五大扶贫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村企共建、志愿者扶贫、县级领导包保贫困学生和“爱心捐助·圆梦大学”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扶贫开发大格局。
    加强宣传工作,推进社会舆论引导。建立扶贫先进典型台账,通过召开现场会、宣传典型案例等方式,强化正面引导,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脱贫导向。深化“新闻报道、市县简报、乡(镇)公开、村组专栏”宣传模式,创建东丰微扶贫公众号,营造浓厚脱贫致富氛围,大力提升困难群众脱贫的主动性、迫切性。
    严格考核监督,推进完善扶贫机制。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深入实施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和县直部门包保帮扶贫困村工作成效考核,建立月汇总分析、季点评通报、年度考核评比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明确精准扶贫奖惩措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按期完成。研究制定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规划引导、项目支撑,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实施金融联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安全。 (刘永来 赵玉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