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工程——圆梦安居 扮靓城市

棚改工程——圆梦安居 扮靓城市

 

    我市的棚户房大都是以煤矿区住宅为主,房屋年限久远,且分布较广。在很多老年人的记忆里,当年我市的棚户区房子密密麻麻、低矮破旧,人们在老旧房子前又搭出“房前房”“房后房”。从龙首山望下去,城市的一半地区都是棚户区。曾经,“住新房”是我市棚户区居民几代人最大的梦想。但在棚改之前,他们的美梦在一次次希冀之后悄然破灭。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筑梦。为了让棚户区居民从忧居变宜居,我市从2006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时光荏苒,转眼10多年过去了,不但大多数棚户区居民住上了楼房、圆了安居梦,而且整个城市也因棚改而实现了华丽转型。


    “煤城”力推“棚改民生”

    在城市光鲜和繁华的背面,棚户区已成为城市的一块“硬伤”,成了城市里最“忧居”的地方,破败、杂乱、拥挤、阴暗……棚户区,是民生之痛,也是城市发展之痛。
    我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辽源煤田开采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矿区的棚户区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住在棚户区,夏天屋漏雨、冬天墙透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排水难、出行难、入厕难、防火难等一系列问题十分突出。
    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是所有市民心中的渴望。让城市变得更加现代、靓丽,也是每一位市民的心声。
    为了改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把实施棚改工程作为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问题和调控城市房屋价格的民生工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性工作和促进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的重大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务实推进,把各类棚户区改造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千方百计破解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难题;棚改项目规划设计坚持做到高起点、高品位,不遗余力地推进棚改建设。
    在实施棚改工程过程中,我市遵循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集中、联片改造”的原则,以振兴经济为导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旨,统筹规划实施城市各类棚户区改造。鉴于我市棚户区形成时间长、面积大、数量多、分布广和改造难度高的实际,市委、市政府结合财力状况并区分轻重缓急,规划全市拆改迁造棚户区46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8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0亿元。
    为了推动棚改的顺利进行,把这项惠民实事办好,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举措全力实施,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主持全市棚改项目的谋划制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策棚户区改造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掌控。棚改指挥部实行每周例会调度制度、会商推进措施;各级领导深入工地现场办公、靠前指挥,拍板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经过10年不懈努力,建成了一大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住宅小区,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变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40片棚户区已经彻底改造了37片,累计完成拆迁9.39万户,占应改造户数的88.6%;拆除棚户区房屋435.69万平方米,占应拆面积的94.7%;开工建设回迁住宅771.33万平方米,占规划建设面积的96.4%;安置回迁居民房屋9.48万套。棚户区人均住房面积,由改造前人均的14.2平方米达到改造后人均21.2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9.3%。 
    棚改工程给了棚户区家庭一个温暖的“家”, 点燃民生温度,也是城市转型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剂,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有“靓”度。


    背后藏艰辛

    回顾我市10年来棚户区改造历程,毋庸置疑,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在这成就的背后却藏着很多艰辛。棚户区改造关乎城市形象、发展大局、群众福祉,是当前难度最大、关注度最高、敏感度最强的工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好棚改工作难度很大,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汗水和精力,而且还需要担当和智慧。
    做好棚改工作可谓困难重重。房屋征收难。国务院590号令出台后,强制征收受到极大限制,行政强迁被取消,司法强迁时间漫长,新《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期也由原来3个月调整到6个月,上诉期也增加到6个月,使征收期限延长,个别被征收人又利用司法程序和期限有意拖延,影响棚改小区回迁楼房及配套设施建设,致使绝大多数棚户区居民无法正常回迁安置;违章建筑鉴定与拆迁难。由于征收地块多和征收时间集中,加之我市居民棚户区形成时间长、违章建筑多,在认定和强拆过程中被征收人不配合,甚至出现暴力抗法行为,加大了房屋征收工作中违建房屋的鉴定与强拆难度;集体土地征收难。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林地的界址与权属不明确,存在争议地类;征地农户参保后个别被征收人漫天要价、拒不签字,直接影响司法强制执行;建设资金严重紧缺。国家为降低地方债务风险,2014年前以政府平台为主体的贷款方式将无法继续实施,融资难度大;我市棚改工程已使用的银行贷现已到还贷的高峰期。开行信贷资金虽然正在陆续拨付,但用于棚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仍然严重不足。
    棚户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面对困难,辽源市委、市政府把棚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破除畏难等靠情绪,树立锐意进取意识,大胆地进行“闯”和“创”,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加大依法强制执行力度,依法和谐合力征收,加速棚改实施进程;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开行贷款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社会闲置资金的融资力度,多措并举化解资金难题;努力提升棚改回迁小区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化、给排水和垃圾清储运等配套设施建设……
    风雨后,有彩虹;努力过,才收获。现在,大多数棚户区居民住进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安置房,开始了舒适幸福的新生活。曾经的那些成片的低矮棚户房,已定格为棚户区居民心底的记忆。


    让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搬棚户、住新房,是老百姓的心声。在以往的棚户房集中区,多数房屋已经破旧不堪,室内阴暗潮湿。区片内大约有两成的房屋属于危房,存在地面塌陷、墙体开裂、墙皮脱落现象,电线、管线、管道老化严重,人们生活极不方便且充满危险。
    实施棚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宽敞明亮的楼房替代了低矮阴暗的平房,9.48万户棚户区和沉陷区居民告别恶劣环境,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4.2平方米提高到22.3平方米;通过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和小区绿化、亮化、美化,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餐饮、超市等配套设施进入小区,使广大回迁棚户区居民也充分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能从旧房搬新家,人人心里乐开花,也圆了棚户区居民们多少年的心愿,让工矿棚户区的人们告别了那种住宅面积小、居住环境差,“主房接偏房、大房带小房、前房连后房”,放眼一片“棚户区海洋”;每天早晚市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生活状态。


    “辽源样本”受关注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市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建成了一大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住宅小区,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棚改造工程”社会效应成效大。我市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一直得到国家和省高度认可,《吉林日报》曾在头版和二版,以《幸福的滋味》和《万户居民圆梦安居工程》为标题,分别报道了辽源棚户区改造建设与回迁安置工作情况;省住建厅推荐我市代表吉林省在国家住建部交流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得到了大会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特别报道了我市保障房建设工作,我市成为欠发达地区保障房建设的“辽源样本”。


    让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

    我市棚户区改造解决的不仅是大规模的住房改造工程,更是一个大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棚改工程,正是这座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利助推器。
    实施棚改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破旧的平房变成崭新的楼房,大量违章建筑被拆除,大批企业迁入园区发展,城市功能分区更加明晰,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市政基础设施硬件不断完善,水、电、气、路全面配套,市区道路四通八达,城市出入口交通顺畅,通讯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承载集聚要素能力显著提升,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东辽河综合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得以全面展开,国家矿山公园、矿山湿地公园、废弃土地复垦等项目全面启动,市区综合生态环境进入逐步恢复和良性发展阶段;集中供热面积增加了285万平方米,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环境综合指标指数更加宜居。与此同时,我市将棚户改造与城市规划、经济转型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努力实现聚合式发展,实施了“南开北拓、西进东扩、建设三环、发展组团”的扩张战略,城市的发展空间扩展了,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


    有力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不但能够实现百姓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愿望,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棚改和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建筑业、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用工需求,加速了农村人口转移、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充足的房源也活跃了二手房交易,增加了居民财产性收入;城市路网建设还使周边土地增值,为政府经营城市、建设城市提供了更大空间;稳定的房价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客观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也使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相关决策部署在棚改过程中得到了有效融合与落实,在实践中探索了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实施。


    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通过实施棚改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一些长期积留的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城市居民共享民生成果和公共服务,阶层差距与矛盾逐步缩小,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特别是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1200户居民迁出垃圾填埋场区域,使这些年信访问题彻底息访;14686户居民迁出低洼易涝区,降低了安全和社会风险隐患;基层公安和社区办公用房在棚改中全部落实,公共服务向基层逐步延伸,社区体制改革、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工作顺利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棚改回迁小区“五一花园”楼房主体工程陆续收尾。


鸟瞰福镇街北侧棚改区,多数平房已无人居住。


经历岁月洗礼的老宅,如今只留有残墙碎瓦。


曾经,“翻山越岭”般崎岖难行。


棚改回迁小区“富国”,为人民群众提升生活质量构建出美好蓝图。


如今广厦千万间,实现百姓美丽和谐安居梦。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